X

新加坡华人五大籍贯居住地与从事的行业,你知多少?

只要一提起新加坡华人文化的起源,马上就会出现一道鲜明的分水岭。

有一大群人了如指掌,但年纪不算轻;大部分的本地年轻人则只要听到“华人文化”和“历史”这些字眼,内心和脸上不是写满拒绝就是问号。

新加坡年轻人最熟悉的华人文化,就是各个籍贯的美食。(联合晚报)

红蚂蚁还记得去年国庆群众大会李显龙总理用中文演讲时,曾说过:

“新加坡华人是经过了200多年才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我们的先辈为自己的祖国所做出的奉献与牺牲,是一种高贵的情操,也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遗产。”

当时他还说,新加坡的华族先辈有的来自中国广东、潮汕和福建,有的则来自邻近地区如槟城、马六甲和廖内群岛。

“他们来到南洋时,只把自己当成这里的过客,总有一天要落叶归根,他们还是中国人,也热爱着自己的家乡和祖国。”

本地画家陈初电绘制。(互联网)

到了上世纪50年代,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宣布中国不再承认双重国籍后,新加坡的先辈们面对一个人生重大抉择,继续留在新加坡,还是回去祖国?

“最后,他们大多数选择留在新加坡,并且和其他种族一起建立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和独立的国家。”

在很多本关于新加坡的旅游指南里,一提到新加坡华人,多多少少都会提及以下五大籍贯:

潮州、福建、广东、客家、海南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面簿)

上个月,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在推出题为“新加坡华人·探索本土华族文化”的展览时,在面簿上载了关于新加坡华人的一些冷知识。

首先是关于这五大籍贯在本地的分布。

新加坡公民当中,目前有约75%为华族。若以籍贯来划分,40%是福建人、20%为潮州人、15%是广东人、8%是客家人、7%以下是海南人,剩余的约10%则属于其他籍贯的华人。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面簿)

五大籍贯祖籍地

这五大籍贯华人的祖籍地主要来自中国的三个省份:福建省、广东省和海南省。

广东人和潮州人主要来自广东省;客家人则来自广东省和福建省这两个省份。海南人顾名思义,来自海南省,福建人则来自福建省。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面簿)

当初我们的华人先辈们远渡南洋,主要是为了拼搏挣钱,盼能给远在故乡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在排除万难抵达新加坡后,开始落户于不同的地区,也从事不同的行业。

有意思的是,当时同一个籍贯的人们就似一家人,会群居在固定的地盘上,各籍贯的宗乡会馆应运而生。就连从事的工作也像是刻上了各自籍贯的名称一般,每个籍贯最为出色的那些行业,也默默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根据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的资料,19世纪初,位于牛车水一带的厦门街、直落亚逸街和新加坡河等区域曾是福建人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也多居住在那。

三巴旺、汤申路上段和榜鹅则是潮州人的“地盘”。

白沙路、武吉知马、从樟宜延伸至义顺一带则是海南人选择落脚的地方。

桥北路、桥南路和大成巷是客家人的群居地。

广东人的落脚处则是在牛车水一带的水车路、登婆街和宝塔街。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面簿) 狮城谋生之道 福建人

19世纪的新加坡贸易行众多,主要是通过水路进行货运和买卖。

福建人这个新加坡华人圈中最大的群体,很多人来狮城之前,在祖籍地福建省所从事的,就是海上贸易等方面的工作。

新加坡河。(互联网)

他们来到狮城讨生活后,落户于新加坡河一带。这群“自家人”一聚集,再次燃烧起贸易之魂。当时水上贸易这个行业,可说是随便丢一颗小石子,就能打中一名福建人。

除了从事贸易行之外,福建人也有不少人选择投身于建筑行业,帮着筑起今日的新加坡。

还有不少福建人从事金融行业,新加坡早期开银行和金融服务的多是福建人。

广东人

提起红头巾,蚁粉们肯定不陌生吧?

活跃于新加坡建筑工地的的红头巾都是来自广东的女性。她们身穿海蓝色衣裳,头上戴着最具识别性的红色头巾,在劳动时保护她们的头。他们最主要的活动范围是新加坡河畔和吉宝港口(Keppel Harbour)附近的码头。

新加坡红头巾。(新加坡国家档案)

另一个较多广东女性从事的行业就是“妈姐”。“妈姐”是当时给予这些穿着白衣黑裤的广东帮佣的称呼。这些“妈姐”都是为了谋生,离乡背井千里迢迢来到新加坡,而且一辈子梳起不嫁人,膝下无儿无女。

在20世纪初期至中期,广东人所从事的工作开始变得较多元化,很多人当医生和老师。也有很多广东人选择从事手工行业,像是制作金银首饰的匠人和裁缝等等。

潮州人

潮州人曾一度是新加坡最大的华人群体,但后来逐渐被福建人取代。

早期在新加坡的潮州人多数经商,那时候在牛车水的商店几乎都是潮州商人经营的。他们那会儿垄断的买卖包括布匹和香料。

上世纪70年代的沙球劳路是“布庄特区”。(档案照)

由于主要的布商行业都掌握在潮州人手里,以致于后来好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把“新加坡布行商务局”误称为“新加坡潮州布行商务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商品来源吃紧,市场缺货,欧洲布匹奇货可居,一些布业行商乘机囤货居奇,因而致富,造就一批有钱的潮州人。

部分潮州人也从事捕鱼业,经营着俗称“海屿郊”的海味行。新加坡海味业经营者以潮州人居多,据说是与潮州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有关。

50年代的德光岛上,客家人占了华人人口的七成,其余的都是潮州人,主要靠海为生,不是经营渡船,便是出海捕鱼,此外便是做生意,经营杂货店,收集客家人的农作物,拿到新加坡本岛去卖。由此可看出潮州人天生就具有的“生意之魂”。

客家人

客家女性和广东的红头巾相似,也有从事劳动的女工,只不过他们佩戴的是黑色头巾。

早期,大部分落户于四成的客家人都以经营传统药材铺为生。除了贩卖中药材,他们也在眼镜行业和典当业上捞得风生水起。

1887年,英殖民地政府颁布开设当店必须申请执照且缴付码金200元,当时客家大埔人何云萼就一口气向政府申请8家当店执照,一共缴付1600元码金,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自那起,新加坡的典当行业就成了客家大埔人的天地。

恒生当店老板何谦训2008年曾撰写《新加坡典当业纵横谈》,由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的客家文化研究室以及新加坡当商公会出版。(联合早报)

目前新加坡当商公会旗下的200多个会员当中,仍以客家人占多数。

海南人

海南人是这五大籍贯之中,最晚踏足于新加坡土地的华人群体。

正因如此,许多在当时相对较容易赚钱的行业都被其他籍贯的人捷足先登了。

“姗姗来迟”的海南人并没有涉足其他籍贯的行业与他们分一杯羹,反而专心搞起餐饮业和传统咖啡店,并创造出远近驰名的狮城招牌菜——海南鸡饭(据说在海南省吃不到)。

(联合早报)

许多海南人的厨艺相当了得,对烹煮中西菜肴都非常熟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早期曾在欧洲的船只上当过厨师的缘故。

来到新加坡后,很多海南人开始“打洋工”,即到“白人”(洋人)家庭当厨师和佣人。当时海南人为洋人打工的家庭多来自英国。他们照顾英国人的起居饮食,也因此学会了做西餐、西式糕点。

许多海南人后来也开了传统面包店、西饼店等等。本地的“西菓店”大多数都是海南人经营的。也有不少海南人经营酒店和餐馆。

新加坡最家喻户晓的咖啡店品牌“亚坤”的创办人黎亚坤就是正宗海南人。他15岁从海南岛来到新加坡后,在一家咖啡店当了小伙计,很快就掌握了煮咖啡与做早餐的窍门,自己白手起家当老板。

海南人当中也有不少人有冒险精神,选择当海员依海为生。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面簿)

“新加坡华人”这个身份,一直都是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带点儿敏感和矛盾的存在。

对那些从未“移植”到其他地方的华人来说,新加坡华人身上具备的华族文化特点确实少了点,但对于海外华人以及本地的非华人而言,我们的华族文化特点还是相当丰富,而且融汇贯通了东西方文化。

红蚂蚁身为一名新一代的年轻新加坡华人,一直在寻找着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cultural identity),也一直挺好奇,“新加坡华人”身上究竟有哪些独一无二的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