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城门失火才会殃及池鱼,然而这回池鱼却是被一些可爱的本地“网红”生物折磨得惨不忍睹。
据一名蚁粉向红蚂蚁爆料,上星期一上午,新加坡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植物园突然出现了不速之客。两只水獭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原本只是在草地上晃晃悠悠,憨头憨脑地“逛公园”,来到园内养着许多鱼儿的池塘边时,突然画风一转,立即跳入池中大快朵颐,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刺身自由大餐”。
在场的目击者告诉那名蚁粉:
“根本没有人能阻止这些水獭,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屠杀!”
据说当时场面极为失控,数分钟后,池塘里便留下许多“无头鱼”。没错,水獭吃鱼时只吃鱼头,算得上是识货老饕,这一点倒是非常新加坡,毕竟许多新加坡人也很爱吃鱼头咖喱这道国家级美食。
水獭吃鱼专吃鱼头。(蚁粉提供) “凶杀”现场的两条无头鱼尸。(蚁粉提供)池塘里有许多金黄色的鱼儿因惊吓过度,两个小时后也纷纷一命呜呼。不止鱼被吓死,植物园内的一只公鸡也被水獭的横行惊得“呆若木鸡”(自己找找看这只公鸡在哪里),怕自己也成为体型比它大的水獭的盘中餐。
全岛各地狂吃霸王“自助餐”
这些水獭很聪明,他们一直在本地寻找免费的鲜鱼自助餐地点。
据现场目击者告诉蚁粉,本地有一群摄影发烧友一直紧密跟踪水獭的出没,也因此非常了解水獭的生活习性。
其中一名摄影发烧友告诉该目击者说,他们两周前曾在新加坡河畔看到水獭,当时就推断这些水獭下一站很可能会奔向植物园。果不其然,水獭也很配合,以实际行动应验了他们早前的猜测。
植物园并非水獭的第一个“干案”现场。在此之前,圣淘沙的升涛湾(Sentosa Cove)、巴西立鱼塘,甚至是本地一家酒店大堂内的鱼池的鱼儿,都曾惨遭水獭的毒手,成为一顿顿美味的“自助餐”。
长相可爱讨喜的水獭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坏习惯,就是喜欢“撕咬”龟类、折磨它们。
今非昔比,为了保护新加坡的生态环境,有关当局或许应该考虑对水獭的活动范围进行一定的限制吧?
新加坡水獭的“前世今生”
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新加坡的水獭原本生活在新加坡外岛和柔佛海峡一带。随着新加坡的水道和自然环境逐年改善,这些水獭于是决定在新加坡本岛落地生根,数量也从7年前的10多只增至目前的60多只。
水獭第一次进入本地公众视野是在2014年,当时有民众在碧山——宏茂桥公园内发现了5只水獭,将照片上传到网上,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隔年,国家公园局(National Parks Board)在面簿官网不定时发布水獭的图片和视频。从此,这些小生物一炮而红,成为新加坡的明日之星。
水獭数量增多了,自然会区分出几大水獭家族。据Otter City面簿官网显示,本地目前有18个水獭家族,分布于全岛各地,包括最先被公众发现的“碧山家族”、“滨海家族”等。
一些钟情于水獭的粉丝们甚至暱称这两个地点的家族为“碧山10”与“滨海湾5”,顾名思义,数字代表了海獭家族成员的数量。
2016年,第13届国际水獭研讨会(International Otter Congress)在本地举行时,时任国家发展部兼内政部高级政务部长的李智陞曾宣布成立水獭工作小组。
我国总理李显龙对此事喜闻乐见,当年在面簿上发贴文说:“我在英国广播公司 BBC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报道中看到了新加坡的海獭家族——碧山10的踪影。这些居住在城市里的水獭,经常在滨海湾花园或者碧山——宏茂桥公园里出没。去年我带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Tony Abbott)去碧山——宏茂桥公园出席新加坡独立50周年(SG50)的庆祝活动时,还很幸运地看到它们。”
李总理还在贴文中说,我们(新加坡)是个小城市,却能和如此有趣的野生动物共处,并呼吁民众尊重这些野生动物,保持我国公园和水道的清洁与绿化。
本月10日,有网友拍摄到盛港一带的水獭家族在狂咬鱼头:
8月26日,网友Jeff Tan也拍摄到市中心滨海家族的“吃鱼头”横行:
水獭啊,做一只“有头有尾”的水獭不好吗?至少这样能取得生态平衡,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与污染。
有不少网友在网上表示非常想将可爱的水獭带回家当宠物来饲养。红蚂蚁建议大家还是趁早打消掉念头吧。别因一时的心血来潮将可爱的水獭带回家,结果咬伤了家中小孩才后悔莫及。别忘了水獭在滨海湾曾有咬小孩的“前科”。
再说了,水獭在新加坡属于野生动物,在农粮兽医局的法令下是不被允许捕捉和饲养的,否则罪名成立很可能会被罚款最高1000元。别为了一时的心血来潮,搞得必须“破财消灾”。请神容易,送神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