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传媒8频道推出《星期二特写:钟声响起时》节目,介绍八所传统华校的转型和变迁历程。这八所学校是:南洋女中、华侨中学、立化中学、南侨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公教中学、中华中学及德明政府中学。第一批九所特选中学当中,中正中学、海星中学和圣公会中学这三所学校没有入列。在2000年成为第十所特选中学的南华中学也未获介绍。“红蚂蚁”找来中正、海星、圣公会及南华的校友执笔,补上这个缺。撰稿人从校友的角度,谈谈母校的特色和历史,并与读者分享回忆中,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
南华中学历经百年风雨,经过跨世纪的坚持,如今已成为了一所特选中学。身为南华校友,笔者为母校卓越的成就感到骄傲。最近,新传媒8频道播出的《星期二特写:钟声响起时》节目,介绍了八所传统华校转型和变迁历程,而南华中学却没入列,相信令许多年长的校友感到遗憾。笔者在此以校友的身份,分享笔者记忆中的南华中学。
前身是女校
回顾校史,南华中学的前身是“南华女子学校”,于1917年4月17日由熊尚父先生创立,学生人数少过100人,校舍位于哥罗门街(Coleman Street)。
南华中学的前身是“南华女子学校”。(资料图)1921年,随着收生人数的增加,南华女子学校搬迁至明古连街(Bencoolen Street)。学校随即在1941年设立位于亚迪斯(Adis Road)路为“总校”,而明古连街则是“分校”,主要开办小学课程。二战期间,学校关闭,日军用南华女子学校的“总校”为总部。1945年,新加坡光复后,学校经过重建,继续办校。1956年,南华女子学校改名为南华女子中学。
南华女子学校在亚迪斯路的“总校”校舍。(资料图)开始招收男生
1984年,南华女子中学搬到金文泰新镇,并开始招收男生,学校因此改名为南华中学。1986年,南华中学从政府资助学校改制为政府中学。2000年,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南华中学正式成为特选中学,并于2006年成为自治的特选中学。
笔者于90年代末到千禧年初就读南华中学,从邻里中学到特选中学,确实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当年的校舍位于金文泰一道,就在目前国大数理中学的位置。校长是骆良明先生。90年代末的学生身穿白色衬衫和白色裤子或裙子,衬衫的口袋上方戴着铁制的校徽。到了千禧年,南华中学招收第一批特选中学学生。虽然校服设计不同,但依旧保留全白色的传统。男生的发型和一般的中学一样,而校方则鼓励长发的女生绑起辫子。这是南华中学的传统,至今仍然延续着。
旧校舍载满回忆
南华中学旧校舍就如一般的邻里中学校舍一样。主要的教学楼只有四层楼高,没有电梯,基本设施也相当简陋。笔者平时上课都在课室里,有时到家政室、设计工艺室、音乐室、电脑室或视听室上课。体育课就在篮球场、操场或礼堂进行。千禧年后的南华中学就有两栋教学楼,一栋是原来笔者上课的校舍,另一栋是南华小学的旧校舍,就在南华中学的隔壁。两栋教学楼的距离非常近,有盖走道也是相通的。
说到旧校舍,食堂是笔者印象深刻的设施之一。每天清晨上学时,笔者从面向亚逸拉惹高速公路转弯处一带的小门进入学校,往前走不到50米就是食堂了。吃一盘热腾腾的炒面,配一杯咖啡或茶,填饱肚子后才去礼堂或广场集合报到。休息的时候,由于不想排长龙,又担心不够时间慢慢地享用美食,于是就买点点心,到食堂外边做功课边吃点心。校方也规定,休息时不能到隔壁校舍用餐,以免影响该食堂的秩序。放学后,笔者有时在旧校舍吃饭,有时到隔壁的校舍用餐,非常方便。
除了食堂,学生集合报到参加升旗礼的广场也使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的课外辅助活动为学生警察,是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制服团体。每周的其中一天包括星期六,就有几个小时的集体训练。每一次的训练少不了步操和体能训练,训练的地点就在广场内。南华学生警察的训练不分彼此风雨无阻,无论烈日当空或下着绵绵细雨,严格的步操训练和充满挑战的体能训练往往使笔者和队友们大汗淋漓。此外,为了一年一度学生制服团体的花式步操表演,笔者和队友们更是卯足全力,展现出南华学生警察的实力。
学校警察的日子
身为学生制服团体的一份子,每年得参加毕业暨颁奖典礼,主要参加的部分是检阅典礼中的学生警察仪仗队。有一年,主宾因公事繁忙而迟到大约一小时,仪仗队在毫无遮荫的广场上面向酷热的太阳站立了许久,大家的士气仍然不受影响。参加检阅典礼的学生制服团体还包括了学生军仪仗队、圣约翰救伤队仪仗队等等。
学生警察带给了笔者许多回忆,而且从中吸取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对国民服役有所帮助。在一场学生警察的结业典礼中,笔者获颁“卓越贡献奖”作为表扬和肯定。学弟学妹赠送的纪念品,笔者也一直保留着。
扮演林谋盛
南华中学的礼堂也使笔者印象深刻。由人文部主办的活动之一就是关于新加坡历史的小剧场。记得有一次在台上,笔者饰演林谋盛烈士,老师纷纷赞好。笔者也曾被推荐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在台上进行几分钟的演讲,深获好评。笔者来自于讲华语的家庭,能够精通双语,也要感谢母语部和英文部的几位老师悉心栽培和指导。
礼义廉耻,忠孝仁爱
值得一提的是,礼堂内的墙上挂着校训“礼义廉耻,忠孝仁爱”这八个字,而且都有英文翻译。
由于学校有不少马来人和印度人,因此校训都是以英文释义。身为英校生,笔者本来不知南华校训跟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儒家思想息息相关,就连老师、校长也不曾提过。学校没有孔子的塑像和“礼义之门”,也没办任何儒学营。笔者是在进修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之时,对儒家思想颇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还远赴台湾参加儒学论坛暨研习营,从中领略到原来南华校训跟儒家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虽然成为特选中学之前的南华人和之后的南华人在当时的传统文化教育上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戴过同样的校徽,唱过同样的校歌,这是世世代代南华人的共同记忆。
南华百年
今年4月21日,配合南华中学和南华小学建校百年,两所学府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欢庆活动。其中,压轴项目便是全体起立唱校歌。这也是笔者离校十多年后,再次听到耳熟能详的校歌。另外,虽然笔者没能出席7月15日的南华中学校庆晚宴,但从校方的社交媒体能够看到,当晚全体嘉宾也一同起立高唱校歌。
南华新校舍的“开放式”课室。(资料图)校歌有云:“立国大计须百年树人,我校同人以此自克励 / 小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五育平均发展相砥砺 / 礼义廉耻忠孝仁爱好校训,容忍谦让热诚负责相勉励 / 分工合作奋向万里前程,他日学成为国家效力。”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校歌的本义所在。
南华中学已正式迈入新的里程碑。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有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华中学的莘莘学子就像是种子和幼苗,在学校的精心照料之下,用心灌溉,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南华中学也将秉持着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弘扬儒家思想,为下个一百年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