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心痛!7岁女童眼被塞纸片,遭新加坡校园暴力该怎么办

近期国内最热门的电影《少年的你》也登陆新加坡了,易烊千玺和周冬雨的演技得到了大众的好评,同时这部电影本身的现实意义也引起广泛讨论。

电影涉及到一个敏感话题——校园暴力,一个在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略,被小部分人回避的问题。

电影放映的同时,现实生活中校园暴力也在发生,最近河南禹州就有一个7岁女童被男同学往眼睛里强塞纸片,对此学校校长承认该情况确实存在,但他表示这只是玩闹,七八岁的小孩,他们也没有啥恶意。

最后教育局发的通报:鉴于涉事学生比较年幼,以批评教育为主,这引起网友们的抗议,认为惩罚得太轻了。

校园暴力问题,一直是所有家长心中的一根刺。

新加坡被誉为全球最适合养娃的城市,校园暴力事件也没有完全杜绝!

新加坡校园暴力视频网上疯传

案例一:

2018年,一段关于新加坡女学生掌掴同学的视频在网上被疯传。在新加坡法制如此严格的校园,隐藏的阴暗角落被掀起,让大家看到血淋淋的真相……

案例二:

同年,裕廊的维林中学(Westwood Secondary School),一名男学生向一名坐在教室里使用手机的男同学丢椅子,第一张椅子抛空,第二张则砸中受害者的头部。

紧接着还将男生的桌子一脚踢倒,再对着他拳打脚踢,直到男生倒在地上仍不肯罢休。

案例三:

不仅仅是小学、中心,连幼儿园也存在这个问题。

今年8月,新加坡某间幼儿园的老师通知其父母他们4岁的孩子在学校不小心受伤了,让家长赶紧来,当家长发现孩子是嘴唇破皮流血时,老师回应是孩子间打闹不小心弄伤。

然而回家的路上,孩子说:“一直找我打架”,在进一步询问下得知,原来孩子的嘴唇是被5个孩子打破的,更让父母无法接受的是,孩子哭着说:“我哭着找老师help,但老师却骂我,说我太吵。。。”

父母要求学校调取监控录像后发现:事发当天,孩子乖乖坐在原地,忽然就被同学围了过来,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同学们对他拳打脚踢。老师在不远处铺床垫,对于发生的一切置之不理。最后,孩子狼狈地爬出人群。。。

想像一下这一幕,作为父母的心情如何平复!

校园暴力绝不仅仅只是身体上的,还有一种悄无声息的暴力——语言暴力。坊间流传在新加坡中学生最常遭受的暴力欺侮对待,不是肢体暴力,而是语言暴力与“疏离暴力”。

语言暴力不断用语言、行为等给其他同学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压力,比如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传播受害者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疏远暴力则是孤立同学,最终导致一些他们心灵受创。

校园暴力频发,根源在哪里?

学校本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但是当种种行为不断伤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冲击社会的道德底线之时,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变得暴戾?

在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中,最可怕的,是施暴者的不以为然。从一人欺负一人到集体欺负一人,有些孩子“天真地”认为暴力是最快最简单的解决问题方式。把暴力当作一个“引起关注”或“炫耀”的一种方式。从校园暴力里折射出的是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生理原因:青春期的孩子身心发育不完全,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失控、自我调节能力差是常见的现象,这也是导致青少年暴力行为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心理原因:校园暴力孩子的根源在于家庭,许多施暴的孩子都有被父母暴力对待的经历;家境优越,不管什么事情父母都帮忙摆平。做事不讲程序规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缺乏沟通,诸如此类的家庭环境,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孩子。

社会问题: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用暴力解决问题的情节,网络游戏里大量的打斗、杀人的情境,这些都会让孩子形成一种“心理免疫“。

总之当孩子接受了、习惯了暴力的环境,暴力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正常现象,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矛盾,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暴力行为应用到现实当中。

一般实施校园暴力的孩子通常都希望获取更多的关注与认可,且有部分暴力倾向。而生性怯懦,各方面普通而不受到关注,也不太合群的孩子容易成为被施暴的对象。

在遭受暴力时,没能第一时间保护自己,也没有寻求帮助,久而久之,被欺负变成常态。

如何对待校园暴力?

作为一个母亲,看完这篇文章痛心之余,也看到了最实际的一点,我们应该若何告诉孩子应对暴力?对此,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节目中给过这样一个答案:打回去。

这个答案当时引起了争议,被认为是“以暴制暴”,可是仔细听完李教授的话,就会觉得有她的道理。

如果不反抗,那个被欺负的孩子,会渐渐失去对世界的好恶判断,陷入坏人的恶里,终生受伤。那个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别人,伤害别人。永远不要低估了小孩的恶,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

其实,作为家长,我们不必狭义地理解“打回去”。

这三个字真正的含义在于,要让孩子拥有不打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欺负的气场。如果我们的孩子被打,记得告诉孩子,遇见暴力伤害,可以这样做:

1、严肃地大喊

第一时间,盯着对方的眼睛严肃地大喊: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迫于语言上的震慑,小孩子间的打打闹闹都会停止。她研究过很多校园霸凌案例,无一例外,沉默是被霸凌者的宿命,发声才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2、及时求助

在语言劝告后,对方继续动手,基本上就能断定并非玩耍打闹,大概率可能是恶意伤害。这时单纯的警告已无意义,教会孩子,在自己无法阻止暴行的情况下,一定要想办法借助其它力量来保护自己,比如告诉老师、向爸爸妈妈求助,或者打电话报警。

3、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他最坚实的后盾。无论何时,遭受暴力威胁,不要瞒着爸爸妈妈一个人默默承受,爸爸妈妈会无条件的站在你这边。父母的支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安全感,还有承担责任的勇气,保护自己的决心。

最后,我想问问,如果孩子被打,您会支持他/她打回去吗?

对于校园暴力您还有什么话想说?欢迎在评论去和辣妈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