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不同部门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公用局定下一些考量因素和指导原则,让竞标业者在设计海岸防护方案时作为基础。海岸防护措施须能融入未来的用地规划、能与现有和拟建的新设施结合,并具备多重功能。
平日供公众休闲踏青的公园,在暴雨来袭时能储存雨水,待雨势转弱后再让积水慢慢排出。公用事业局为西北海岸线第二部分研究招标,把如“可淹没的公园”这类多用途设施,列为可考虑的海岸防护措施之一。
全长约41公里的西北海岸线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长24公里,研究项目上个月颁发给盛裕集团(Surbana Jurong Group)。公用局昨天(5月20日)为第二部分研究招标,研究预计明年第二季开始,最迟2030年完成。
西北海岸线第二部分长17.1公里,占地93平方公里,从林厝港延伸至兀兰,可细分为林厝港、双溪加株和兀兰海岸线三个研究区块。这个地段涵盖多种不同用地,包括农地、住宅区、工业区和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例如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和万礼红树林泥滩。
为免海岸防护设施影响自然生态,公用局在招标文件中强调:“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是保护区的核心,因为它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敏感的生态栖息地。业者在设计海岸防护策略和措施时,必须严格谨慎地考虑这一点。”
近几年来,政府为我国西北地区制定了多项发展计划,包括把林厝港农地发展成高科技农业食品区、将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和周边自然栖息地打造为自然公园步道网络,以及建造双溪加株生态区。
考虑到不同部门有各自的发展目标,公用局定下一些考量因素和指导原则,让竞标业者在设计海岸防护方案时作为基础。海岸防护措施须能融入未来的用地规划、能与现有和拟建的新设施结合,并具备多重功能。
公用局以滨海堤坝为例说,堤坝既能供水和调节洪水流量,也是公众的休闲去处。同样的,海岸防护设施也应能让公众日常使用,例如“可淹没的公园”(floodable park)。
公用局也希望业者可以优先采用自然方案,例如利用绿色空间作为调节水流的储水池,或是通过种植红树林来巩固海岸线。
招标文件提到,研究范围内有好些敏感的生态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和公园,竞标者应在设计中结合自然元素。设计也应着重于维持,甚至是提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有助还原和保护环境。
公用局第三项海岸线研究
这是公用局招标的第三项海岸线研究,除了两项西北海岸线研究,当局去年5月启动了市区—东海岸的海岸线研究。有别于过往的单一阶段招标模式,公用局这次采用的是两段式招标。
这一轮竞标活动下个月30日截止,公用局会选出最多四家业者,参加第二轮于今年第四季度展开的竞标活动。
公用局海岸防护署署长邱翠妮向《联合早报》解释,西北海岸线第二部分有几个特点,包括土地用途多元、拥有丰富物种,以及各政府部门已制定了重要的发展计划。这一次既然要打造可持续和宜居的海岸线,概念设计就更加重要。
她说,两段式招标能让公用局选出好的概念设计。业者须在这一轮竞标活动中提呈详尽的设计概念,分别为三个研究区块列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和构想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