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择校 入读新加坡小学的英语测试将被剑桥英语证书取代

国际学生入读新加坡小学的英语考试将被剑桥英语证书测试取代,但申请者仍须参加数学考试。

新加坡教育部昨天发文告宣布,国际学生若要在2023学年进入本地主流学校就读小二至小五,以及中一至中三年级,须在今年7月提交国际学生入学考试(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AEIS)申请。

不过,从7月起,申请小学入学考试的国际学生不需参加英文测试,但须在报名数学测试前的12个月内,进行指定的剑桥英语认证(Cambridge English Qualification,CEQ)测试,并达到规定分数。

例如,学生入学那年的1月1日如果是7岁,须接受A2 Key for Schools基础英语水平测试,并获得100分或以上,同时申请新加坡AEIS二年级数学,即测试一年级数学内容,如符合相关录取分数要求,可能被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录取。

而相同考试的8岁和9岁学生须获的分数分别为120分或以上,130分或以上。(剑桥英语认证测试在超过130个国家进行,学生可选择在任何地点进行考试,不限次数。)

教育部表示,剑桥英语测试和在9月举行的新加坡数学测试的成绩都会纳入考量,以决定申请者是否获得录取资格。

但是,国际学生中学入学考试维持不变,要入读初级学院或励仁高中,应在12月直接向学校申请。

新加坡教育的优势

让孩子发挥所长在人生考场上绽放

学业成绩虽有一定的重要性,但不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指标。学习不应只是为了考试,在人生学堂里如何持之以恒不断学习,能否学得好学得快,才是关键。本月,新加坡教育部长陈振声重申,在新加坡唯才是用的制度中,无论人生起跑线或强项在哪里,只要愿意学习向上,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潜力。

不少家长送孩子上补习和增益课,有的只求孩子成绩不落人后,有的则细心栽培,希望孩子在学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教育部长陈振声认为,家长投入资源栽培孩子是人之常情,但他强调,在本地唯才是用的制度中,孩子无论出身背景或学习起跑线,都有机会实现潜能,而政府会致力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尤其会扶持弱势学生发挥所长。从唯才是用的角度来说,新加坡从来就不是一考定终身。

“不是说你小六会考中考得怎么好,或在中学时考得怎么好,你就是一辈子成功。其实在一个唯才是用的社会中,都有许多机会让不同的人发挥他们的所长。”

他指出,有些孩子发育和成熟得比较快,有些则比较慢。“不过,在我们的社会里,就是希望不管你跑得快,还是跑得慢,都有机会发展强项或潜能。”

对于近年来,有些人担心,随着社会愈加富裕,贫富悬殊会否导致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有不同的起跑点,加剧社会不平等。

确保教育体制 能支援不同背景学生

陈振声说,家长投入资源栽培孩子是人之常情,而有些家长也确实更有能力这么做。有鉴于此,他认为,要让唯才是用的制度发挥实质作用,必须同时确保教育体制能为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机会和支援,尤其是对弱势的学生而言。

教育对提升社会流动性起著至关重要的作用。陈振声指出,教育部非常有意识地为不同家庭背景,以及拥有不同强项和兴趣的学生提供更多元教育渠道。

“我们在各个学习阶段推出一系列改革。举几个例子,我们扩大直接收生计划、落实科目编班制、放宽理工学院预科班的入学条件,以及为工艺教育学院学生提供更多提升的机会。这些都有助打造一个不让任何学生掉队的教育体系。”

政府也为弱势学生提供更多资源和援助,包括确保优质的学前教育费用维持在人们负担得起的水平,以及通过“提升”(UPLIFT)社区网络和学校增源计划,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全面的支援。

陈振声指出,在新加坡,唯才是用的理念反映在社会各个层面,而这个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但我们对成功的定义不能停留在单一的层面。我们必须不断地提供多元的机会和渠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额外支援,确保本地教育能继续有效地发挥提升社会流动性的功能,让学生无论出身背景都能实现潜力。”

对于如何看待考试压力,陈振声说,每当他走访学校,总会鼓励学生思索,考试到底是要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还是为了超越他人?

“如果学生的目的永远是超越他人,那就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我们人生的态度是,在尝试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以超越自己作为一个人生目标,这比在考试中超越他人的短期目标,来得更重要。”

当教育部鼓励人们接受多元的成功定义,陈振声强调,这并不表示成绩或考试不重要,而是鼓励学生在较多的领域中各自发挥所长,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成功指标。

陈振声指出,很多较具前瞻性的雇主,最重视的并非应聘者成绩的高低。“差一两分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特长展现出来……成绩有它一定的重要性,不过出来工作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怎么去说服雇主,你能带一些特长或特别的技能到他的公司,加强整个团队的实力。”

如今网络科技发达,海量信息弹指间就能搜索到。陈振声说,人们的增值点在于能否“用今日或明日的知识去解决明日的问题”。有鉴于此,往后的考试会更看重学生能否展现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以及创新。

以上内容整理自《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