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研发和自产的第一批“淡马锡稻米” 。图:Netatech。
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世界各地的粮食安全,我国为此致力于打造可持续性的食物供应,这包括以垂直耕种法种植稻米以及研发植物性蛋白质。
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报道,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Temasek Life Sciences Laboratory)通过垂直耕种法,在组屋邻里生长“淡马锡稻米”,今年二月收成首批稻米。这种耕种法也将种植一公斤大米需要的水分从约3000升减少到仅750升。
报道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今年2月份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将增加亚洲发生热浪和洪水的概率,进而引发粮食短缺和健康等问题。
对于90%的食品依靠进口的新加坡而言,粮食短缺问题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我国也因此订立目标,到2030年使本地生产的农产品能够满足国人三成的营养需求。
积极研发替代蛋白质 包括蘑菇和昆虫
此外,我国也积极研发植物性蛋白质。据替代蛋白质智囊团The Good Food Institute的独立评估,我国目前拥有东南亚最先进的植物蛋白生产网络。
我国政府拨出高达1亿4400万元用于研发可持续的城市粮食生产,研发未来食品如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蛋白质替代品,以及食品安全科技和研发;永续发展与环境部政务部长陈国明上个月也指出,其中的7500万元已投入于30多个项目。
南洋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科技系主任William Chen教授认为,应对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的关键是找到并开发替代蛋白质,包括蘑菇和昆虫。“随着世界各地的紧张局势和对粮食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需要有更多的选择。”
他的团队目前正在与业内人士合作,利用蘑菇制作替代食品,因为蘑菇富含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
“我们不应该等到粮食危机到来时才开始行动,那时就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