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孙雪玲:迈向与病毒共存 社服领域须推陈出新跟上社会需求

文 / 孙靖斐

在新加坡过渡到“与病毒共存”的进程中,社会服务领域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以跟上不断改变的社会需求。

新加坡教育部兼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政务部长孙雪玲昨天在一项研讨会上这么说。这项名为“后疫情的挑战与社会服务规划”的研讨会,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社会服务研究中心举办。

孙雪玲说:“经济有困难的家庭往往面对多重而深层的挑战,导致他们难以摆脱困境,无法拥有更稳定自主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不同机构和组织的力量,从社交、健康和社区层面,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

有意加强数码与评估领域 社服机构可申请资助

她以今年第二季起扩大的社区关怀(ComCare)项目为例,指出相关的援助配套更全面简化,能更好地协助这些家庭。

另外,新加坡政府也将支持那些积极提升组织能力、培养人才和放眼未来的社会服务机构,为公众提供高水平、创新并且可持续的服务。

从4月起,有意加强数码或研究与评估等领域的社会服务机构,可以申请社会服务提升信托资助。

她也说,疫情虽然导致社区出现新的隔阂,并加剧了不同群体需要面对的困难,却也催生了新的方法来面对这些挑战,甚至拉近社会服务机构和公众的距离。

她指出,有效的研究和评估有助于了解后疫情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国家社会服务委员会也致力支持社会服务领域的研究和评估系统,例如设立社会服务领域的数据库和研究伦理审查委员会,以及开放让相关机构免费订阅学术论文。

去年,社会及家庭发展部也为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社会服务研究中心投入140万元,以支持社会服务领域的研究和评估。

配合国际社工日,研讨会邀请14名学者、研究员和社会服务工作者,针对后疫情的社区和社会发展、如何缓解疫情对青年和老年人福利的影响,以及疫情下的数码包容性展开讨论,约230人参与这场线上研讨会。

其中,护联中心(Agency for Integrated Care)主席余福金博士提出三个提升社区服务的方向。

首先,系统化思维有助于找出社会问题的根源。他说:“过去有许多社会服务虽然出于好意,却导致受助人长期依赖援助。未来的服务应该更多地协助受助群体建立自身能力,在帮忙他们解决迫在眼前的困难之余,还要解决根本的问题,让他们不必继续依赖援助,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能为他人伸出援手。”

余福金也认为有必要为研究数据库建立全国统一的分类法和词汇,才能有效分析广大的研究数据,从而真正了解社群需求。

此外,我国的多元文化和信仰形成不同的价值观,而深入研究个人经验的提问,难免会让人觉得侵犯到个人隐私,因此他也呼吁研究者更细致地处理研究问题和观点。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