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昨早,新加坡地震了?新加坡人吓坏了

昨天早上,就被一大波圈友、博友的图给吓懵了:

新加坡地震了!!!

啥?新加坡也会地震?难道是反应太迟钝?身处狮城市中心,却一点都没感觉到……

一查,真的不假!地震了!!但地震的不是新加坡,而是隔壁老王——印尼……

艾玛,真想不到,新加坡人这次没等来烧芭,却被地震吓得不轻……

往年印尼烧芭一个月,雾霾飘至新新加坡

倒不是新加坡人胆小,主要是这个地球小红点,基本没啥天灾。

其实,新加坡没天灾这个说法,也有失偏颇,下暴雨发大水的事还是有的……

其实,这已经不是新加坡人第一次被印尼的地震吓到过。

话说去年2021年4月,印尼附近海域北苏门答腊西海岸发生的里氏8.6级地震,新加坡也有人感受到了震感。

很抱歉,翼学姐同样没有感觉到……🥴

那么,问题来了:

新加坡为何没有大型自然灾害?

首先,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新加坡没有地震!

下面这张图是全球地震分布图,途中的红点和黄点,都是地震高发区。新加坡身处地震带边缘,完美避开黄点和红点的地震带!不仅如此,新加坡处在板块深处,也不是地震频发区,常年无地震。

其次,新加坡没有台风!

虽然新加坡属于热带气候,有着形成台风必须的温度和湿度,但由于新加坡足够的地转偏向力支撑暖气团转起来,所以终年难以形成台风。

但没有台风,不等于不受拉尼娜现象的影响,2020年,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就受“拉尼娜”影响,狂风暴雨。

新加坡发生海啸的几率,几乎是零。

虽然新加坡邻近的印尼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地处地震带,但在已记录的地震中,震源都在岛外的海洋深处。新加坡全被马来西亚和印尼群岛包围着, 因此被海啸袭击的几率是零。

就算全球洪水灾情频发,新加坡也可以安然无恙。

为什么?作为一个雨量充沛的热带岛国,其最高年降雨量在近30年间呈持续上升趋势,却鲜有城市内涝的情况发生。

那是不是,没有了这些大型自然灾害,新加坡就躺平,心安理得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了呢?

NO!NO!NO!

大概是地方太小的缘故,新加坡人很惜命,从城市规划到细节设计,处处都未雨绸缪。

没自然灾害

却有全球最牛的防灾设备

没有地震,却家家有防空壕

这点不得不佩服新加坡人,尽管没有地震,但新加坡人几乎每家每户,不管房屋大小,都有一个防空壕,一般是储藏室。组屋区楼下笨重的防空壕设施也是以备万一之用。

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新加坡公司曾为灾区修建“最牛抗震房”可抗八级地震!

新加坡地铁大门处处露出的厚实设计,也是天灾来临时避难处所。

常年有暴雨却不涝,得益于城市排水系统

新加坡地少人少,连喝的水都是进口的。所以新加坡人很重视通过高科技来解决水的问题。

不是常年暴雨么,那就设计一套科学、分布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然后搞些巨大的蓄水池,再搞些新生水出来……办法总比困难多~

另外,暴雨多却不涝,完全是因为新加坡人设计的这套城市排水系统。

新加坡通常在进行地面建筑的建设之前,会事先规划和设计好该建筑的地下和地面排水系统,因此每一栋建筑,包括人行道、马路周边都分布有一定数量的排水渠。

史丹福地下储水池和分水渠

图源:联合早报

这些排水渠与城市的主要排水系统相连,形成了遍布全岛的城市雨水收集、排放网络,保证了大量雨水能够及时、快速地排出。

不得不说,新加坡在城市规划这点上,确实很有规划性。翼学姐第一次到新加坡,就去看了城市规划展览馆。

新加坡政府目标长远,单是基础建设投资已规划到100年后。着重开发地下空间。

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划,2030年的新加坡将是这样的:

牛气的城市规划专业

翼学姐经常感叹,虽然新加坡小是小,但危机意识很足,而且对于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确实很有一套,这当中离不开城市规划师的功劳。

你知道吗?亚洲第一个城市设计硕士项目,即Master of Arts in Urban Design (MAUD),就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在1998年创办的。

MAUD项目的四个重点领域是:

1) 高密度城市的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

2) 新技术方法和数据增强设计;

3) 城市设计中的社会参与和社区发展;

4) 系统性思维和跨领域协作。

MAUD项目基于两门城市设计课(studio),以及一系列理论、方法论和技术课程,实现跨学科教育。

MAUD与新加坡规划、建设、住房相关的公共部门(如市区重建局URA等)和知名设计、咨询机构(如DP Architects等)建立了多样的合作关系。这些企业为MAUD学生提供优先实习机会。

课程设置:

城市设计硕士有全日制(一年)

非全日制(两年,仅针对新加坡居民)

核心课程:

城市设计理论 (4学分)

城市设计1(8学分)

城市设计2(8学分)

城市设计分析架构 (4学分)

城市设计技术方法 (4学分)

城市经济学(4学分)

当代城市设计评论(4学分)

*城市设计2课程通常包括一次实地考察,学生将由导师带领,到某一城市进行为期7到10天的考察,学习在当地环境下的城市设计实践。学生将能够与学者、行业从业者和政府官员互动,获得对实践的洞察,并探索城市,观察和体验城市空间。

申请要求:

因名额有限,本硕士项目基于择优录取原则。申请者须满足以下条件:

建成环境学科(建筑学、城乡或空间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或其他相关学科(如房地产、交通规划、建筑环境、项目管理、人文地理学)学士学位;

有城市设计相关实践经验者优先;

申请者需提交个人在建成环境设计和场所营造方面的设计作品集。对于集体作品,须明确阐述申请者在作品中的贡献。对于在实践机构中完成的作品,须提供表述申请者在项目中贡献的证明。

作品集

托福(网考)92分及以上,雅思6.5分及以上。

*注意:托福、雅思成绩需在2年有效期内。过期成绩将不予考虑。

可能有面试,非本地生源将通过视频面试进行。

学费:

全日制一年学费为41000新币(含消费税)

*大学保留审核调整学费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

毕业要求:

修读并通过所有44学分课程。(具体课程要求请参考课程结构)

累积平均分(CAP) 达到⾄少3.0 分( 总分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