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每逢春节胖三斤,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是否已经满足了我们空虚的胃呢?吃多了油腻的菜品,不如来看看新加坡特色的清爽素食,给自己的肠胃减轻一下负担。
1. 擂茶饭(Thunder Tea Rice)
图片下标模板, 来源:维基百科
擂茶是客家传统的食俗,它源于中原地区,南宋诗中有“渐近中原语音好,见客擂蔴旋点茶”等诗句。近代作家汪曾祺先生引用成书于南宋端平二年的《都城纪胜.茶坊》中出现的“冬天兼卖擂茶”、“冬月添卖七宝擂茶” 来说明历史上南宋偏安,人口众多,擂茶相当普及。
客家人热情好客,传统上擂茶是客家族群招待贵宾所用的茶点也是最普遍的礼节。传统做法是将小米、花生、芝麻、生姜、黄豆等食材经复杂手续加工而成,呈粉末状。食用时冲入开水调匀成糊状,或加入凉水在铁锅中煮开调匀,调匀之后的擂茶具独特的香味,微咸,美味可口。
擂茶饭则是先将米饭放置碗底,随后铺上满满的蔬菜和配料,如:包菜、萝卜、九层塔、豆腐、菜心、花生等,最后浇上香气扑鼻的擂茶,一碗热腾腾的擂茶饭就做好了。
2. 苋菜汤(Spinch Soup)
来源:grab
可以说新加坡几乎每个食阁都会有至少一家买苋菜汤的店铺,为什么它这么受欢迎呢?其实是有原因的。苋菜通常是很好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包括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而且还是不多见的含有全套20种氨基酸的食物。其所含的蛋白质不包含面筋,因此可以又作为面筋过敏的人群的替代主食。
苋菜汤的做法是将皮蛋、咸鸭蛋分别切碎,和红辣椒,姜,蒜一起翻炒,再放入苋菜翻炒片刻,最后倒入少许清水烧开,加入盐、鸡精、胡椒粉、香油调味出锅即可。
在吃腻了大鱼大肉的时候来一碗清淡又有营养的苋菜汤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3. 酿豆腐(Yong Tau Foo)
来源:维基百科
“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镶”或“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内馅的豆腐”之意。
客家先民因为岭南地方多产大米,少产小麦,面粉很少,酿豆腐则成为替代饺子的食物了。久而久之,酿豆腐就变成了客家三大名菜之一。
把羊肉或猪肉用刀反复剁蓉、调味做成馅料,在豆腐块中对角切出十字纹,或用手指轻轻插一个小洞,塞入适量以肉类为主的馅料,然后以煎、焖、煲、炸或蒸等烹调方法烹调至熟。
如果想吃素的酿豆腐也很方便,因为每一个售卖酿豆腐的店铺都会提供无数的蔬菜和主食供食客选择。
4. 叻沙(Laksa)
来源:维基百科
说到新加坡的素食,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叻沙了。叻沙的马来语是Laksa,是一道起源于南洋的面食料理,有非常多不同的种类,一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人所指的叻沙多为咖喱叻沙(Curry Laksa)或亚参叻沙(Asam Laksa)。其中亚参叻沙在2011年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旗下的旅游网站 CNNGO,选为全球50大美食中的第7名,而咖喱叻沙则被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评选为死前必尝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
咖喱叻沙是新加坡最出名的叻沙,最大的特色是使用加了椰奶的咖喱汤头,味道较为浓郁,同时带有淡淡的甜味,微微有一点辣味。咖喱叻沙的配料多使用豆芽、鸡蛋等等,主食则为面条或者米线。
而另一种经过改良的叻沙叫加东叻沙(Katong Laksa),源自于新加坡加东,做法与咖喱叻沙差别不大,最大的区别是面条的部分使用濑粉,同时将面条切成小段,所以吃的时候是以汤匙为主要餐具,不需使用叉子或筷子。
5. 煎蕊(Cendol)
来源:维基百科
煎蕊(Cendol),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地区的传统冰冻甜点,流行于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泰国。
最基础的配料是在刨冰上加入由糯米粉和斑斓叶制成的绿色粉条,再淋上香浓的椰浆和椰糖,最后撒上蜜红豆、玉米、糯米和仙草等等辅料。
煎蕊已经成新加坡美食甜点的精髓,也是街边小贩、小贩中心售卖率很高的食品。在新加坡,有的煎蕊还添加了更多的西方元素,最常见的加香草冰激淋以及菠萝蜜、红豆沙或榴梿等等。
6. 罗惹(Rojak)
来源:新加坡旅游局
罗惹 (rojak) 在马来口语中意为 “大杂烩”,而且实至名归。其食材反映出新加坡的多元文化,将风味浓烈的不同食物融合在一起成和谐的美味。
它是一种混合了蔬菜、水果和油条的本地沙拉,覆有浓稠的黑色酱料,缀以碎花生和芬芳的姜花末提味。
酱料是决定罗惹是否美味的关键,其酱汁由虾膏、糖、青柠和辣椒酱混合而成。它必须是一款将甜酸辣味巧妙结合的开胃酱料。人们一般用木勺在大木碗中调制酱料。只有在调制好酱料之后,才添加所有食材混匀。
这些食材包括白灼通心菜和豆芽、鲜脆黄瓜和沙葛、口味强烈刺激的水果如切片黄梨、青芒果或莲雾(jambu)、炸油条和烤豆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