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超过半数新加坡雇员疫情期间需加班 中层管理人员最惨工时最长

(海峡时报)

作者 侯佩瑜

冠病后遗症其实还有一种,就是: 超时工作!

当中又属中层管理人员最惨。因为他们须对上司交待,又要监督下属工作,所需承担的工作量更重,投入的工作时间自然也更多。

《海峡时报》近期针对新加坡员工在疫情暴发后的这两年内,每天投入的工作时长展开了民调。

这项在今年1月委托市场调查机构Milieu Insight进行的民调共有1076名上班族参与,其结果显示:

有54%的本地雇员工作时间更长;

三分之一(33%)的加班者每天加班超过两个小时;

三分之一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这比疫情前的8%有明显上升;

59%的专业人士、经理、高管和技术人员 (PMET) 的工作时间更长;

非PMET里,只有37%加班;

出现加班现象的领域主要是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发展、维修业、承包行业等;

多数员工(84%)每天工作七小时或更长;

近半数雇员(49%)觉得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太多了;

有超过一半(53%)加班者希望在2022年换工作。

工作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居家办公的安排难以划清“上下班”的界限;

增加了其他行政工作等任务;

必须承担起离职同事的工作。

(海峡时报)

不过人力专家指出,虽然雇员反映工作时间拉长了,但他们的实际工作量未必增加。

现实情况可能是,居家办公的员工可能得在上班时间兼顾其他私事,例如照顾孩子等。

人力资源公司仁立国际的执行董事梁昌国说: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压力可能增加,因此认为他们在工作上花了更多时间。”

36岁的业务经理James Ong自从居家办公后,工作时间就从9小时拉长到11小时。不过他认为,这是公司允许他在上班时间灵活处理家庭事务而导致的。

毕竟孩子必须居家学习,他和妻子都需要在家轮流照顾两个孩子。

他说:

“大家都明白,上班族在工作之外还有其他责任。有些人可能得在开视像会议时抱着孩子,一些人可能需要先解决家中的紧急问题,然后再回去工作。这都是工作新常态的一部分。”

面对冠病疫情、健康因素和经济衰退等引起的压力,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包括增加胃酸分泌。(新明日报)

梁昌国也指出,由于一些公司在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裁员,留下来的员工就得承担起额外的职务和工作量。

观察人士认为,这项调查的结果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经济系高级讲师佘教锺博士指出,在传统的办公室工作安排下,人们比较容易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与工作切割开来。

“人们不觉得他们需要检查和回复电子邮件,或参加会议。但有了居家办公的模式,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

(海峡时报)

另外,调查也显示:

61%的受访中层管理人员说,他们每天都得加班;

相较之下,只有49%的受访董事级以上员工需要加班;

资历较浅的员工中,只有54%的工作时间被拉长。

新加坡人力资源学院主席刘碧琴表示,中层管理人员“往往承担最大的工作量””,因为他们必须管理员工和运营。

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集团的新加坡区域经理张玉清说,在疫情期间,中层管理人员得花更多时间与员工互动,并照顾他们的福祉。

张玉清说,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推高了劳动力成本,让企业寻找合适人才的成本高昂。如果在等待招聘过渡期间积压的工作越来越多,中层管理人员就必须介入并完成工作。

调查也发现,出现加班现象的领域主要是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发展等。

以人力资源来说,相关员工的工作量增加,主要是因为他们得执行政府的冠病安全管理措施。

(海峡时报)

那大家在2022年的工作时间还会再拉长吗? 观察员的反应不一。

有些认为,雇主会更加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另一些则表示,由于切换的工作安排已成为常态,员工可能需应付更长的工作时间。

张玉清说,雇员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如今疫情结束的曙光迟迟尚未明朗,但各大领域内的大部分员工,其实已经快要疲倦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