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在中国有房不住、有车不开!1个月花10万房租,“自讨苦吃”来新加坡陪读,她为了什么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陪读妈妈下南洋!

这位妈妈在国内有房不住、有车不开,花著一个月十万的房租,“自讨苦吃”地来新加坡陪读。

她笑言:“孟母三迁我是做不到的,一迁还是能接受的。”

看了她的故事,我发现无论是几迁几地,大家一番折腾都是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 这背后,都是为人父母的用心良苦啊......

陪读新加坡

得与失

素材 等灯 (小红书ID 777671954)

西瓜汁整理

新加坡

疫情期间的最优选

我们家是一个女儿,马上就要5周岁了,让孩子低龄留学是我的主意。

不希望她错过绝佳的语言期、培养国际化思维等,这些留学中介老生常谈的话术是初衷。

另一方面,我其实是自己也想要在没有衰老之前再去读书提升,看看不同的世界。

新加坡显然是疫情时代最好的选择了。

小留的申请过程

我们申请的流程很简单顺利。找好中介、敲定目标学校、缴费。

一开始就只考虑了国际学校,一是希望她接触不同国家的人,感受不同的思维,二是担心早期变Singlish扭转不回来。

孩子正式读幼儿园是20年9月,当时我们已经在申请德威和UWC,21年1月其实已经拿到了德威的offer,但是因为德威是21年8月开学,所以我们在对口的公立幼儿园先读完了小班。

再说说我自己,在坡备考雅思GMAT,申MBA,按部就班。不得不说,在英语环境备考还是轻松蛮多的。

陪读的得与失

失去篇

有得必有失,等价交换是自然界的真理。

01 我失去了社交圈

虽然这边有很多先生的朋友,但是他最近一年还是会呆在国内,因此对于我却是基本百分百的陌生,加上疫情紧张,社交精简。

基本上是两点一线的接送娃。

02 孩子的适应期并不那么舒适

在国内我们学完了所有的英语自然拼读以及常用语,但是显然并不够用,在沟通上,语言障碍短期必然存在。

孩子也会说,想国内朋友,问我还要在这里呆多久?我用大人对大人的沟通方式告诉她未来一段路怎么走,最欣慰的是——虽然只有5岁,但是她能懂。

03 计划太匆忙

离开国内走的其实挺匆忙,北京一台车,杭州两台车都没人管了两个月,我跟老公开玩笑说邻居大概以为我们跑路了。

他也很感慨,说孩子读个书,家里有房不住、有车不开,跑去各地租房。

我们新加坡+上海+北京房租一个月就差不多十万!

上海+北京是老公目前的工作地点,所以都租了房。这些开支其实一开始我们根本也没有考虑,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我们也时常开玩笑说感觉这是自找苦吃呀,还要一家分离。

想想确实是这样,过来两个月时间,老公只陪了21天就回国工作了,后面从租房、配齐家具、换陪读证、孩子入学到这边看车买车,全部是我在孩子读书间隙时间搞定。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有时候也会灵魂拷问自己,“搞咩啊!”

陪读的得与失

所得篇

01 全新的挑战

离开舒适区,进入未知领域,在不确定中找寻新的自己。

其实,我早在孩子三岁多时,就开始规划她的幼儿园,和爸爸商量后不想走高考路线。

我咨询了杭州的一些双语/国际幼儿园,对比后发现:一是身份的要求;二是教学质量、内容的差异,以纯中国人的身份在国内读国际学校的可行性并不高。

所以就开始做海外功课,新加坡的双语和距离都让我比较喜欢。

02 环境和事业

之后我们家爸爸的事业也有计划的在往这边倾斜,我也在准备一月份MBA的入学了,所以这是一个以点带面的长期的考量。

综合了文化差异、商业环境以及未来,还有把爷爷奶奶接过来养老的需要。加上新加坡丰富的公共设施、自然资源、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等,都很合心意。

03 教育和亲子时光

当初的目的,和比较重要的所得,还是教育的考虑。

上学日早上都是我开车送她,路上会聊一下她今天在学校的安排,比如学校有时候会有forest school或者celebration。

算是一段交心的亲子时光。

下午坐校车回来。一周会上两次思维课一次美术课,现在还计划安排个运动类的课程。其他时间海边野餐、游泳或骑自行车为主,周末基本上混迹于动物园和各种博物馆。

来新加坡也结识了蛮多新朋友,有在坡工作的、有同是中国妈妈的,孩子上课时间就会简单的social。

孩子刚来还是会想念国内的小伙伴和家人,现在她熟悉了同学以后就好多了。

圣诞节爸爸也会过来,明年计划请奶奶来待一阵,一些阶段性的困扰都是有途径解决的。

关于我自己

来新加坡之前,我是在自己家的公司负责电子商务的工作,工作时间比较弹性。

过来之后其实时间更多了,但是社交则精简了,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因为我来了以后就一直在准备MBA的申请,也报了一些“兴趣班”,所以生活还是蛮充实的。

以前说起来惭愧,在国内其实奶奶带娃比较多,孩子只有晚上睡觉了才回我们自己家,有时候就睡奶奶家,经常是爸爸妈妈出去约会了,孩子跟着奶奶或者外婆混。

到新加坡了当然就亲力亲为了,所以我女儿很高兴,她终于可以一直黏着我了。

我的一点心得

做出留学+陪读的选择前,要想清楚这些。

首先是整个家庭的意见要一致,有人会说陪读就要一家人分开了,这样对孩子成长不好,对夫妻感情不好。我的想法是以家庭长远的目标来衡量得失。说直白一点,假如有一天你们两口子离婚,你还想不想孩子出国?答案如果是想,那为什么要焦虑于没发生的事情呢?

第二是海外求学要进可攻、退可守,有人说新加坡是跳板,话糙理不糙。比如我女儿,她出生的时间很好,赶在疫情前去了不少国家,虽然她未必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是我给她看当时的视频,她已经有自己的喜好了,她会说妈妈我以后要去英国读大学。我没理由不顺应她的意愿。当然,我觉得在新加坡读高等教育和发展也是很不错的。

另外,国内我们也不是说就完全抛弃,也考虑了孩子的适应问题。我们买的是学区房,小学很好,对口幼儿园也是省级重点,目前办的是休学,每年学费我们还是续缴,至少两年内我们想回国都还可以继续原学校读下去。这是我做的plan B,也是出国前要去考虑的。

第三,关于未来,我其实是比较佛系的妈妈,本来就是不想让孩子卷才出国的,也是不想她卷才读国际学校的,所以还是会遵循快乐童年的原则,新加坡的博物馆、公园很多,让她多看多跑,自己体会吧。

最近,明星离婚事件闹得轰轰烈烈! 不少单身女网友直呼,“不相信婚姻了”、“打死不生孩子”、“女人就要自己活的精彩......”

人生苦短、经风历雨后会发现,那些精彩与顺利, 和结婚生娃与否关系不大; 依托的最终还是我们的追求、能力和选择。

最后,无论你作何选择,我们都祝福你成为一个,心存梦想、看轻得失、活出精彩的女人!

来到新加坡,你又有什么得失体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