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两国又一个高层双边对话会议,第17届新中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JCBC,即将举行。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将受邀主持会议,探讨新加坡如何能够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区域经济体间的联系。
图源:新加坡通讯及新闻部
王瑞杰,日前也在《联合早报》及ThinkChina正两大媒体平台专栏,发表了他对于新中两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在他看来,两国之间的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不久后的将来,两国将实现连通性更强、更有可持续性的互惠互利发展。
王瑞杰认为,虽然疫情让全球供应链都都陷入了混乱,但是两国之间的交往依旧密切。
以连接中国西部和东南亚的中新(重庆)互联互通项目旗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做对比,王瑞杰指出,这套货运通道在2021年上半年的货运量,比2020年同期提高了35%。
这条贸易通道连接了“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非常重要,图源:信德海事
货运量的提升,关键在于数码化的发展和应用。
数据的无缝流通和电子文档的使用,优化了供应链的运作,加快了货物通关、贸易融资、保险和其他相关活动的速度,让国与国之间的货物流动更加通畅。
新中两国间的数码合作,推动了东盟(东盟)与中国之间的数码一体化发展,让两国企业都为此受益。
东盟各国在过去几年的数码化进程,图源:联合早报
因此,新加坡未来将着眼于与中国和其他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加入数码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国家间的双边合作,扩展到多边合作的平台。
当然,前进的道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在诸多问题上,王瑞杰认为虽然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存在着体量上的差异,却共享着相同的挑战。
其中一个着重提出的,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
图源:中国新报融媒网
根据官方数据,近年来,中国老龄化人口的数量和占人口比重在逐年上升。
图源:见水印
而新加坡也面临着相同问题,新生儿出生率在降低,老龄化人口在上升。
因此,王瑞杰呼吁两国在这个议题上扩大合作范围,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照顾年长者,并加强社会政策和良政方面的交流,探讨如何更欣然接受多元化社会、对世界保持开放,以及维持社会流动性等议题。
另外,王瑞杰还提到了新加坡希望与中国恢复连通性的意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新加坡希望与中国互相承认双方的新冠数码健康证书。
说起来,这已经不是新加坡第一个政府官员呼吁与中国恢复互通了。
就在前不久,新加坡外交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沈颖,在接受中国媒体记者采访时就表达了相似意愿。
沈颖希望中国要开放更多国际航班时最先考虑新加坡,同时在新加坡跟中国互相承认证书后先开放试行给留学生和旅游团。
同样的,王瑞杰也表达了相同看法,希望两国最终恢复跨境旅游时,优先考虑两国的年轻一代。
王瑞杰原话,来源:联合早报
就两国交往历史看,只要疫情稳定,那恢复正常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事。
新加坡的发展,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不小助力,中国官方甚至将李光耀称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为了感谢付出,李光耀在庆祝大会上获颁“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成为仅有的10名外籍人士之一,也是唯一的东南亚国家政治人物。
他被中国官方评价为“推动新加坡深度参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政治家”。
图源:海峡时报
在新加坡政府几十年的互帮互助下,新中两国开展了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1994年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2008年开始建设的天津生态城,以及2015年正式启动的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而中新广州知识城则在2018年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
中新广州知识城现状,图源:知识城官方
作为新中合作的重点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成立。虽然当时已退居二线,但李光耀依然积极推动两国之间的交往和发展。
通过苏州工业园区项目,新加坡帮助培训了不少中国官员,也分享给中国吸引外资以及建设工业区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现在,苏州工业园已经是中国的一张名片(也是新加坡给世界看的一张名片),也是集休闲娱乐发展为一体的中心。
图源:苏州工业园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生物医药成了热门行业,而苏州工业园里有超过1900家生物药企,年产值现在已经达到了215亿新币!
其中一家企业艾博生物,自主研发的mRNA疫苗ARCoV,已在中国启动了三期临床试验。
这款疫苗实现了中国mRNA疫苗零的突破,图源:苏州工业园
在过去的一年里,据《海峡时报》观察,疫情下的新加坡经济体现出了5种新趋势。
越来越多新加坡人,将手中的钱投在了另类投资上,包括但不限于加密货币、手表及非同质化代币。另外,也有越来越多人参与网络投资,购买股票和证券。
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在新加坡这个数字经济崛起的大环境下,开始利用数字平台进行筹款。泰国最大的私人知识产权管理和娱乐投资公司之一 T&B Media Global 就是其中之一。
图源:T&B Media Global
当然,疫情也给新加坡带来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问题。稳定物价上涨幅度,是未来新加坡将要尝试解决的挑战之一
疫情让更多新加坡关注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让他们更加看好绿色产业。新加坡的发展和风险并存。
实际上,有关气候变化的课题,也是王瑞杰将在会议上与中国探讨的另一重点。
绿色和转型金融的融资需求,是世界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之一,也是新中两国即将加强的合作领域。
王瑞杰专栏文章的英文版本,可点击阅读原文Read More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