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什么玩具是小男孩们都喜欢的?
答案一定有工程车!
患有自闭症的8岁新加坡小男孩Mark(化名)也是一样,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坐进大卡车里。
在陌生人的帮助下,这个梦想实现了。
8岁自闭症男童圆梦坐进大卡车
李先生是新加坡一家货运公司的掌门人,旗下拥有各种重型卡车,包括新款斯堪尼亚S500自动挡牵引车。
这款车被称为公路之王,价格合人民币过百万,高度将近4米……这样的威猛“巨无霸”,对于小男孩而言,绝对是吸睛利器。
从9月初开始,李先生就接连看到有对父子站在大卡车前,一站就是好久,目不转睛地盯着看卡车。
李先生不免心里有点犯嘀咕,出于好奇,他走过去和那位父亲打招呼。
原来小男孩名叫Mark,今年8岁,患有重度自闭症。Mark直到6岁才开口叫“爸爸妈妈”,平时无法和人沟通,却对重型车辆情有独钟,每当看到卡车时,他都会兴奋地指著,重复说“卡车、卡车、卡车……”
爸爸艾迪舔犊情深,为了让儿子开心,每天清晨送他上学前或者傍晚接他放学后,都会陪他到工业区的停车场看大卡车,一看就是近1小时。
李先生也是为人之父,家里有5个孩子,深知养孩子的不易,得知这个缘由后感动不已。于是,他主动邀请男孩坐上大卡车的副驾驶座,还给了他一把备用钥匙,让他假装开车过把瘾。
坐进卡车的Mark兴奋地手舞足蹈,咿咿呀呀地喊著、笑着。看到他如此高兴,李先生承诺,有机会一定用卡车载着他出去兜风。
这些年,艾迪带着自闭症儿子,承受了太多的白眼。曾经在理发店,因为Mark对声音敏感,一直叫喊,引来一对年轻夫妇的不满,他们嘲讽地建议理发店老板“以后要准备耳塞给顾客”。当时,艾迪百感交集。
面对李先生突如其来的善意,艾迪感动不已,激动得不知所措,只能不停道谢。
小小的善举
竟引来总理夫人点赞转发
李先生把这件事发在了个人社交账号上,没想到竟引来主流媒体的关注,大家纷纷夸赞李先生的善举。
这份从心而发的善意,正是当今有些冷漠的社群所缺乏的。
还有网友提到,自己目前照顾的63岁的自闭症患者,因为父亲是一位卡车司机,至今沉迷于巴士和卡车。
可见即便是无心善举,也可能对自闭症患者产生长久的影响。
以为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吗?
不!善意还在持续。有网友说,他可以考虑提供“open truck(开放卡车)”的服务,像开嘉年华会一样,将卡车停在路边,并提供气球和饮料等,一定很酷。
在和网友的互动中,李先生表示:他和妻子,正在酝酿一个大计划,呼吁更多朋友了解并帮助自闭症儿童,为他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更加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新加坡总理夫人何晶竟也专门转发了这篇报道。
虽然意料之外,但也情理当中,何晶一向都非常关注自闭症问题,她的面簿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关于自闭症的:
自闭症关怀月默默分享。
少儿节目“芝麻街”出品自闭症相关影片,她也积极转发。(普通小孩如何跟自闭症孩子交朋友?这部全球经典动画片提供了最佳模板)
积极分享新加坡和自闭症有关的活动。
还有亲身为自闭症儿童代言。
2016年她随总理出访美国时,手里拿的蓝色恐龙图案包包,就是自闭症青年的作品。不但获得时任美国总统夫人米歇尔的关注,更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目光。
2018年在阿根廷出席G20峰会时,何晶(前排右二)在和各国领袖夫人合影时所持的古铜色长型包,依旧出自自闭症患者之手。
比起养育自闭症孩子的苦
陌生人的善意更催泪
养育自闭症孩子很辛苦,但这种苦,很多家庭咬咬牙都能坚持。然而,陌生人善意的举动,却总是能惹人泪流满面。
在大米和小米的后台留言中,不少家长分享了被陌生人触动的经历。
@Josephine
我儿六岁多了,重度自闭儿,有一次在拥挤的地铁没位置坐,站着很挤很闷,他突然放声大哭,用手打头,用头撞地铁封闭门。
刚开始大家指著议论纷纷,我跟大家说不好意思,他有自闭症,可能这个狭小空间他受不了。有人点点头表示理解,有一个老大爷说他可能热的,把他外套脱了吧,这样舒服点。一个女孩马上站起来说,“给他坐这儿吧。”
小女孩还不忘给我提建议说下次带点他喜欢的东西转移注意力。当时我就觉得很温暖,小女孩手上还拿着很多东西。
@ 萍萍
好些年前,因为儿子大运动落后,每个月都带去医院做康复干预。
老公工作忙,很多时候都是我一个人带着儿子去医院办住院。有一次是晚上过去的,司机看我大晚上拿着行李带着宝宝去医院,多问了几句。最后下车的时候默默把单子免单了。虽然钱不多,可是,真的很感动。
@ 荟生活
孩子读幼儿园时,我每天都是中午接他回家,下去再去干预机构。有一天经过一家包子店时,他要吃红糖馒头,从那以后就基本每天都要去买。后面为了加强锻炼他,我给钱他自己去买,也让他对钱有概念。
老板是一位善解人意的阿姨,对于我家娃的各种问题都不厌其烦地解答说明,也会很友好地引导他各种发问,孩子进步了他还会给一个馒头作为奖励。他们家的馒头很好卖,有一次卖完了,看到孩子挺失望的,从那以后,她就专门给他每一天留下一个,等他来买。
作为家长我真的很感动,他不会多问孩子怎么了,为什么每天都接回来,只是夸赞他越来越有进步了,说妈妈每天这样很辛苦也很伟大,当时听到泪如雨下。
有多少家里人都无法理解我们每天这样的辛苦,听到一个外人说出来时,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也是给我一种坚持的动力。
2019年这位“红糖阿姨”因为要照顾老人回老家了,临走前还特意给我们家孩子带一些他们老家特色小吃。
再去那家店买馒头时,我家娃说,红糠阿姨什么时候回来啊,他们家的老人还没有好吗?我很想她了,妈妈,要不我们去他们老家看看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