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建筑业举步维艰 今年首8个月已有1500多家相关公司结业

位于淡滨尼北的一处工地,以及建筑工人。(联合早报)

作者 侯佩瑜

蚁粉还记得前阵子,正在兴建五个预购组屋工程的建筑公司Greatearth,因周转不灵而宣布破产的新闻吗?

Greatearth并非首家无法完成建屋局工程的业者。自去年2月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建屋局已经终止了两份建筑合约,理由是承包商一直无法如期完工,其中一个是榜鹅Waterway Sunrise II预购组屋项目的承包商。

据新加坡会计与企业管制局(ACRA),截至8月31日,本地共有5万3707家建筑相关的注册公司。然而,光是今年前八个月,就有1538家倒闭,约占总数的2.86%。

建筑行业究竟正在面临着什么困境?为什么国人的房子交付日期一再延后? 综合各媒体的报道,红蚂蚁总结出该行业的四大“惨况”:

人工成本上涨

材料成本上涨

客工感染冠病需隔离,工程走走停停

建筑业履约宽限期将在9月30日结束,一些公司可能面临合同纠纷和索赔

一、人工成本上涨

(刊登在9月4日的《联合早报》言论版)

我国严格的入境管制,限制了客工的流入,不仅导致工程延期,还推高了人力成本。

去年,入境我国的外籍建筑工人减少了5万2800人。截至去年12月31日,本地外籍建筑工人总数约为28万8700人,他们多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国,少数来自中国、缅甸和其他国家。 人工成本约占建筑总成本的40%。

疫情前,引进一名客工,(无论来自哪个国家)费用都在1000新元以下。如今因隔离和检测等额外费用,引进一名印度和孟加拉国,费用都在5000至6000元;引进一名中国客工,费用则在3000至4000新元。

政府与新加坡建筑商公会(SCAL)合作推出“保留计划”(Retention Scheme),为雇佣被终止的有经验建筑业工作准证持有者配对新雇主。一些客工则“吊高来卖”,一些承包商大打挖角战提高工资吸引客工跳槽。

一名建筑商告诉《海峡时报》,一些客工原本日薪约20至30元,如今要求50元,否则就跳槽。

SCAL指出,与冠病疫情暴发前相比,工资成本平均上涨了46%。

基础技术工人的薪水从每月800元涨到1168元。技术较高的工人的薪水则从每月1600元涨到2336元。这还未加入每月需支付的每名客工的300元至900元不等劳工税。

去年2020年8月至今年5月,建筑、海事船厂及加工业都享有外籍劳工税回扣,每名工作准证持有者的回扣额为90元。今年5月起至12月,增至250元。

另外,为缓解人力短缺,当局今年7月推出试点计划,让客工在当地接受隔离,确保安全后才入境我国。

截至8月31日,透过这个试点计划引进了540多名印度客工。接下来,当局计划从其他国家引进更多的客工。

有些建筑商为确保工程项目能如期完工,必须聘用临时工。据了解,以前请临时工的工钱一天不到100元,现在却提高到约150元,有些更是要价200多元。

二、材料成本上涨

巴西班让货柜码头。(联合早报)

疫情导致世界各地相继实施封锁,直接导致材料供应中断也影响到工厂的产量。加上港口出现疫情不得不封锁,推高了货运成本,导致建筑材料成本飙升,加剧了本地建筑项目延误。

建筑商公会的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以来,钢筋价格上涨54%,铝材价格上涨59%,铜件价格飙升81%,混凝土价格上涨逾20%。

为协助结构工程延误的承包商免受钢材价格波动的影响,当局将为承包商提供额外九个月的钢材价格保护期限,降低钢材价格波动。

现有的钢材价格保护期限为18个月或22个月。若承包商有需要,当局也会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混凝土材料,以进行预制构件的工程。

另外,运费在这段期间也上涨了200%。去年6月每四十英尺货柜的运费少过3000美元,如今却要价1万美元以上。

三、客工感染冠病需隔离,工程走走停停

双溪登加客工宿舍。(联合晚报)

建筑商公会估计,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的成本约占总建筑成本的3%。

但更大的问题是“一旦发现阳性病例,停工令所造成的生产力损失,进而延误工程”。

本地客工宿舍近期又出现新一波疫情。截至(9月26日),北海岸宿舍有247起病例,兀兰宿舍有104人确诊。Avery Lodge宿舍出现238起,Blue Stars宿舍283起。武吉巴督路和田园弯的建筑工地宿舍则共有30人确诊。

四、建筑业履约宽限期9月30日到期

兴建中的Marsiling Grove预购组屋项目。(联合晚报)

由于疫情对整个建筑环境价值链造成冲击,我国政府在2020年11月通过冠病(临时援助措施)修正法令,让无法履行合约的建筑公司暂时免除法律责任期,得以延至9月30日,给予承包商更多时间完成工程。

另外,合约各方须共同承担不包含人力成本合格延工费用的规定,也同样将在9月30日,即三天后结束。

义正律师事务所(TSMP Law Corporation)合伙人Derek Loh说,基于上述临时法案,开发商在宽限期内应该不会向承包商施加压力。然而,下个月起,开发商可能就会开始施压追债了。

这么一来,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可能会倒闭,许多中小型企业也会面临财务困境。受影响的程度,将取决于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债权人的宽容程度。

立杰律师事务所(Rajah & Tann)企业重组和破产主管沈观杰则告诉《海峡时报》,现金流对建筑行业的生存至关重要。

“当承包商因劳动力短缺而无法尽快完成项目时,他们的付款能力将受到影响。毕竟他们名下的硬资产已经抵押去贷款,从开发商或其他雇主那里得到的应收账款也被先分配给放贷方,公司还剩下多少钱可用来偿还债务?”

回到Greatearth。

上个月突然宣布停工后,几家分包商因被Greatearth拖欠款项,加上无法从工地取回Greatearth还未支付费用的建筑材料,可能会面临巨额损失。而2900多名等待交付预购组屋者的“拥屋梦”,也直接成了一场漫长等待。

现在市场最担心的是,接下来还会有多少个承包商会面临Greatearth的厄运?

建筑公司清盘所引起的经济和社会骨牌效应都不容小觑。受影响的不只是主要的承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等,银行业和外籍劳动队伍,还是许许多多的家庭,也都深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