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三个月,直到发现食堂新开了家肉骨茶店,才突然发现自己有些想念新加坡了。想念一个人走过的滨海湾,看到不远处的金沙酒店;想念一个人坐在榜鹅海滩,等著日落看着海浪;想念一个人穿过牛车水,到 Maxwell Food Center 排队吃一份海南鸡饭。
想念,在新加坡的那三个月。
曾经很向往,后来又放弃,现在又糊里糊涂有了这么一个机会。等我真正感觉到有些出国的感觉时,已经到了樟宜机场。在地铁上,初来乍到的丝毫没有闲情感受这座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只是一个劲儿地盯着站点,生怕自己坐过站然后蹲在异国的一个角落里默默哭泣。
绿线从地下钻到空中的高架,看着外边阳光火辣辣地洒在绿树、楼房街道,而我被车厢里的空调冻得不由一个寒颤,还好机智入我,长裤外套丝毫不慌。“Next station Pioneer.”走出高架上的地铁站,我就发现我错了,赤道的阳光真的不是我这个萌新可以轻易承受的,防晒霜是必须的,长裤外套...还是算了吧。
后来渐渐适应之后,又觉得新加坡的阳光也没有那么吓人,起码在和师妹比气温的时候,师妹说我去了个假热带之后,我更加觉得福州的夏天更加难熬一些。何况走到每一个室内,冷气都足到吓人。一次短袖短裤的在实验室(我错了我不应该穿成这样来实验室的,这不符合 NTU 的规定)被冻得发抖,才发现小小的实验室,中央空调居然开到了 19 度。好想问问实验室的印度小哥哥,你不冷么(苦于我英语实在太烂)。
逛了好些天,越来越怀疑自己到底在哪里。有次在 NTU 的 canteen1 吃午饭,听到一个档口“叮咚~~请xx号取餐”,瞬间空间错乱以为我还是在福大京元餐厅前等一碗炸酱面。嗯,Canteen1 的凉面真好吃,还有 NIE canteen的冬阴功粗面,怨念的是7月份老板换了,巨难吃。
学校环境是真的好,学校感觉活脱脱是藏在一个森林公园里似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山坡,对我这样缺乏锻炼的懒骨头来说实在是个不小的调整。不过也许是我不做实验老跑出去玩,每到周末就每天2.5w 步的原因,回国之后惊喜地发现我瘦了12斤。新加坡挺好吃的,只是一个人实在提不起兴趣去一家一家的打卡。不过 Pioneer 那小姐姐的炒粿条现在还是十分想念,还有超市的100%纯果汁和薏米水。
在一次因为公交车不报站,导致我坐过3个站之后,去哪我都会选择坐地铁到附近之后,再靠我的大长腿。我喜欢坐新加坡的地铁,也很好奇那些站点的名字,会怎么去报站(好像有点恶趣味),感受到各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在这座城市和谐地并存在一起。刚开始在街上看到印度裔人还会有些...害怕(没有歧视的意思)?不过后来就觉得稀松平常,大家都在这座城市,这么为了忙碌而奔波,为了快乐而欢笑,为了悲伤而流泪。
就像NE线牛车水(Chinatown)的下一站就是小印度(Little India),在华人聚集的牛车水也能路过印度教寺庙一样,新加坡就是这样一座“混搭”的城市。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很小很“无聊”,却也五脏俱全。作为一个外来者,本来以为三个月就能逛遍新加坡的大街小巷的我,还是太高估了我的大长腿,太低估了新加坡的内涵。
七月份的时候,一个朋友问我说,有个跟团的新马游在新加坡停留两天够不够玩。我看到行程表里打卡鱼尾狮,逛逛圣安德烈教堂的行程,吃惊地问她,你真打算去环球影城嗨一天,在达士岭组屋的空中花园俯瞰坡坡,不去找找各种不一样的教堂,然后再去甘榜格南看看苏丹回教堂,顺便逛逛哈芝巷拍拍拍么。
不仅仅是鱼尾狮,新加坡拍照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只每天背着相机的我,却没有一个给我拍的小姐姐或者小哥哥。实在是遗憾,但是更加遗憾的是,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好好地去过,走过吧,还有很多当地的生活没有去体验。
感觉还有很多精致特色的小店,藏在某个小街小巷里,就等一个转角,遇见发现的惊喜。
还有好些在游记攻略里发现的冷门地点没来得及去打卡,还有好些新认识的朋友,还没能发展成饭友酒友就只能说再见,不知道下次相见会是何时。
生活便也是这样,遇见,离开。尽管不舍,但是我还是只能排著队,拿着号码牌,等著开往下一站的地下铁。我也便这样,遇见又错过了新加坡的这三个月。
很想念你,希望以后我们还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