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无堵城市”打造:新加坡的交通规划

《狮城规划录》“名家讲堂”系列今天推出第七篇文章《“无堵城市”打造:新加坡的交通规划》。这是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中心顾问罗兆广先生最近为浙江交通投资集团培训时的讲课摘要。

“无堵城市”打造:新加坡的交通规划

罗兆广

先生

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

中心顾问

新加坡陆交局原副署长

城市交通影响居住、生活、工作、学习、休闲和生产的可达性,从而对经济活力、环境可持续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进一步说,它将影响城市的竞争力、可持续发展与宜居度。新加坡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其内在的支撑要素之一就是保持了城市交通的便利与通畅,实现了基本无堵的目标。用数据说话:在新加坡,市中心平均车速为每小时28公里,快速路平均车速每小时60公里,超过95%的快速路和主干道在高峰期没有拥堵。

图片来源:RSP雅思柏陈红女士

然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的市区交通拥堵严重,马路也常常变成公共停车场。新加坡如何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这样的蜕变?有哪些良好的治理机制、愿景与策略?如何实现土地使用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统一?如何落实公交优先?在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中心与新加坡盛裕集团(淡马锡控股企业)合作,为浙江交投集团举办的“新加坡智慧交通”培训中(2018年9月26日至9月9日),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原高级官员、新加坡著名交通规划专家、M&Y新加坡城市发展顾问中心顾问罗兆广先生,系统回答了以上问题。

新加坡国土有限。目前住房用地占总国土面积的14%,而交通及其基础设施用地却占了国土面积的12%。传统上,通过拓宽道路确保城市交通的通畅,不是可持续的做法。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困扰许多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新加坡采取以下五个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从行政架构上,建立一体化的陆路交通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1995年9月1日,合并了新加坡地铁公司的车辆管理所、前公共工程局道路交通处以及前通讯部的陆路交通处,组建陆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LTA),负责主管除驾照与交通执法(由交警负责)、公交票价及票务咨询(由公共运输理事会主管)以外的其他所有陆路交通管理职能,包括制定交通发展政策与战略,道路、轨道交通与公交车网络规划,道路、轨道与乘客基础设施发展与设计和建设项目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包括非法停车执法),道路结构与设施维护以及监管公共运输和车辆等,有效避免了“政出多头、九龙治水”的低效率。作为交通部下属的一个超级机构,目前有7000名官员(其中技术和专业官员数量约为3500名)。

其次,实现陆路交通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的统一。从1971年起,新加坡的陆路交通规划正式与土地使用规划统一。经过40多年的实践,陆交局与其他政府机构密切合作(包括建屋发展局、市区重建局、裕廊集团、国家环境局、公用事业局、教育部、国防部、卫生部、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等),确保交通的规划与发展与这些机构的项目发展有效衔接。

第三,提出建立“以人为本的世界级陆路交通系统“的愿景。 为了实现该愿景,在2008年出台的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Land Transport Master Plan)中 ,提出三大策略:(1)使公交为出行首选;(2)管理公路使用;(3)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在2013年出台的陆路交通发展总蓝图中,更进一步提出要实现“更好的连接性、更好的服务、宜居和包容性强的社区”的目标。

第四,确立公交优先的政策。(1)通过大规模兴建轨道交通,实现市区、片区中心、商业次中心和24个组屋卫星镇的轨道连通。(2)不断完善公交网络,通过快速路实现各个重要交通节点的衔接。(3)地铁和公交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实现无缝换乘和一卡换乘。(4)兴建覆蓋全岛的全长200多公里的有盖走廊,确保无论刮风下雨,居民和工作人士从家里、办公室到地铁站和公交站点的舒适和便利。(5)建立完善的无障碍通道和设施,实现无障碍出行。

图片来源:RSP雅思柏陈红女士

第五,按照科学合理的道路等级建立完善的快速路和城市道路网。在新加坡,道路大致分为四个等级:快速路、主干道、集散路/次干道和支路,快慢分流,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满足不同的交通需求。由大小和主次公路相互衔接组成的公路网里,车辆可沿着快速路,从一个地区直接到达另外一个地区,而后从一处道口转入主干道再折入次干道和支路,进入生活的小区,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