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直说自己没有自然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那么新加坡为什么能在被踢出马来亚后不久迅速回血并取得成功?杨建伟教授在新加坡36周年国庆日当天撰文分析。
忧患意识: 新加坡的国魂
新加坡是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国家,地小人少,没有资源。但是,建国短短36年以来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早已超出了这个小国的疆界,为全世界所瞩目,所称赞,所钦佩。
新加坡的成功来之不易,就象一个三房式组屋家庭出身的孩子能够获得总统奖学金,完全是靠自己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新加坡的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她从昔日的一个破渔村、贸易站和海军基地发展成今天这样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拥有媲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是新加坡政府领导全体国民36年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的结果,是各族群人民勤勉、刻苦、不敢偷懒、不敢懈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36年前的8月9日,新加坡奉命脱离马来西亚,迫不得已宣布独立,自己走自己的路。新加坡的领袖非常清醒地知道,这个位于东南亚的城市岛国不是个自然形成的国家,而是人为产生的。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新加坡可怎么生存?
得知新加坡被踢出马来亚的消息,李光耀止不住流泪,图源:诗华日报
那个时候的新加坡可谓困难重重,生存机会非常渺茫。政治上,新加坡地处东南亚的腹地,面对的是邻近国家最直接最本能的猜忌和疑心,被不太友善、不太和谐的周边环境所包围。经济上,当时的失业率高达14%,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英军如果撤退,还将丧失很大一块开支,这项开支占当时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同时,还会失去三万多份的直接工作和四万份来自支援服务领域的间接工作。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开国的领袖充满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他们知道的是新生的新加坡要在夹缝中求生存,要时时事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的明天在哪里,独立的路到底能够走多远,命运将会做出什么安排。他们对自己的前途忧心忡忡,不敢有丝毫的乐观和侥幸。不过,他们非常清楚的是,新加坡要成功,必须做出非比寻常的努力,人民绝不能有依赖援助的心态,必须自力更生;国际社会没有责任为新加坡提供生计,新加坡不能够靠讨饭钵过活。
36年后的今天,当建国初期的许多梦想都已成为现实、许多国家都被新加坡远远地抛在身后的时候;当新加坡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货柜码头、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樟宜机场和新航连续十多年蝉联世界第一的殊荣的时候;当她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和东南亚的工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交通中心的时候;当她的人口只有中国的三百分之一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中国的三十倍并跃升为中国的第五大投资国的时候;当李鹏前总理1997年8月来访新加坡时感叹中国和新加坡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及朱熔基总理1999年11月来访新加坡时邀请新加坡政府帮助中国发展城市公共住屋建设的时候;当相当一部分新加坡人面对自己祖辈和父辈的出生地所流露出极强的优越感、不屑一顾并充满鄙夷之意的时候……新加坡的领袖仍然是那么冷静,头脑那么清醒,仍然是充满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
新加坡几代领导人对水资源都心心念念,图源:搜狐
他们清醒的知道,无论新加坡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就,都无法改变她在东南亚的特殊位置和特殊处境,都无法改变周遭邻居的敏感、猜忌和疑心。他们知道新加坡国还是小国,民还是寡民,还是那么脆弱,还是要低调和夹着尾巴做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和危机四伏,还是不敢有任何的偷懒,不敢有任何的懈怠,不敢有丝毫的骄傲自满,不敢有丝毫的掉以轻心。他们知道新加坡从挖坑入厕到住进冷气房的时间还太短,基础还不够牢固,还是要时时如临深渊、事事如履薄冰。他们遵遵教导自己的国民不要视新加坡的成功为理所当然、一成不变和一劳永逸,稍有疏忽、失误和差池,三十多年的成果和心血便会毁于一旦,新加坡便会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申奥成功和加入世贸对中国、对亚洲、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他们十分清楚中国吸去了本区域70%的外来投资将使新加坡面对更加艰巨的挑战和竞争。他们的远见卓识和高瞻远瞩使他们预见到50年之后的中国可能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苦口婆心地告诫自己的国民不要作井底之蛙,不要目光短浅,不要低估12亿中国人民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和学习精神。他们也要求自己的国民要善待外来人才,因为他们知道人才是知识经济的载体,将来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
他们已经预见到新加坡必须不断努力提升才能保得住自己的竞争能力,否则50年之后可能会风水倒转,要到中国去学习和取经。他们知道任何国家要从中国的崛起中得益,先决条件是必须对这个庞大的经济体有最新的认识,而且对那里的商业运作有很好的了解。他们更及时提出要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会,要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就要事不宜迟而且群策群力地迅速加强对中国的认识、随时留意中国的变化和深化中国专长,将来无论中国如何发展,新加坡都知道该如何对付……
新加坡这个小国能够在强手如林、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可能有一千条、一万条的宝贵经验,但其中的核心和关键还是新加坡政府和领袖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生存意识。准确地说,忧患意识是新加坡的立国、强国之魂。
(原文2001年8月9日刊登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经作者授权新加坡眼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