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个多元民族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这个小小的岛屿上,和谐地并存和交融著。早期离乡背井到新加坡再创家园的移民者将各自的传统文化带入新加坡。经过了各种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后,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新加坡是一个拥有多元融合的文化特色的花园城市。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家长将新加坡作为留学目的地,这个位处马六甲海峡的国家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本期内容,我们将从不同维度来一窥究竟。
关于文化:多元文化的完美碰撞和融合
以人为本的新加坡
新加坡的“以人为本”在学校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
魅力狮城
中国的校医室或者医务室,在新加坡有着一个新奇的名字——学生病休室。新加坡的病休室为水蓝色装修格调,气氛很是温馨。而中国的医务室里冰凉的常用药物和古板的诊所氛围,看起来只是一个迎接检查或救急的场所,很难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在新加坡学校的病休室,再孤单的孩子都不会觉得无助,因为他会感觉像躺在妈妈的摇篮里一样的安全舒适。这是属于新加坡学校病休室独有的温馨氛围,充满着丰富的人文气息。
新加坡的校长办公室也非常特别,首先,新加坡称校长办公室为校长会议室。整个风格不死板,不说教,完全按照家居会客室的标准设计布局。学生们来到了校长会议室里,就像到了一个温馨的客厅,根本不会紧张的哟!
想到教师办公室,第一感觉是不是应该很狭小?一个小小的格子间,凶巴巴的老师在办公桌的后面,冷著一张脸准备训你……
而新加坡的教师办公室却不是这样的。在新加坡,教师办公室一般是一百多号人在一间宽大的办公区域办公。不同的年级,科目、年龄、种族、教育背景的教师齐聚一堂。虽然有那么多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教育精神和对学生的关爱。正是基于这一共同点,这众多的教师在一起,但是又能拥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无线空间。
话说,有这么美好的环境,我要是作为学生也是很想到学校的呀!所以尽管早起晚归,但上学时光是每天相当幸福的。
重视双语文化
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淡米尔语。其中,英语为本地教育、科技、行政、政治、经济、法律等公共领域的高阶语言与主导语言。
新加坡在学校语言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执行双语教育政策, 这使得国民的英语水平很高, 大家几乎都可以毫无语言障碍地直接吸收西方丰富的信息,学习和掌握各式各样的科技知识及管理经验。与此同时,不同种族的新加坡人,还掌握了他们的母语。这使得新加坡不仅培养出了双语者, 更是培养了双文化者,进而培养出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关于节日:多元民族共生共存的独特魅力
新加坡的四个种族是——华族,马来族,印度族,欧亚族。不同的民族,有着色彩斑斓的文化,新加坡的多元性,也在各种民族节日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新年
最能代表华族的节日,毫无疑问肯定是农历新年。
每年快到正月的时候,新加坡牛车水的街头就会有亮灯活动,生肖彩灯、红灯笼……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为了庆祝新年,政府还会组织一年一度的妆艺大游行活动,绚烂多彩的花车、精彩绝伦的表演、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都会出现在这个有四十多年历史的“亚洲狂欢节”里面。
具体到每一家人来说,庆祝新年的方式,便传统了很多。大家会精心准备除夕的团圆饭来与亲人一起守岁,会组织一场又一场的捞鱼生捞它一个“风生水起”,会包好红包给家里的小朋友,会在大年初一去人潮汹涌的寺庙中抢头香……
新加坡虽然没有冬天,但是在这些习俗和庆祝中,正月的狮城依然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开斋节
开斋节是马来族的重要节日,在开斋节来临之前,穆斯林们已经斋戒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省察己躬,洗涤罪过,不仅拒绝享乐,而且每天从黎明前到日落后的时间内都不能进食。
直到开斋节,他们才可以恢复饮食和各种享受。所以,在这一天,马来族会全家人一起穿上马来族的传统服装,然后到苏丹回教堂参加宏大的开斋仪式,最后在特色美食中感谢真主赐予他们的坚定信仰。
屠妖节
对于印度族来说,屠妖节无疑是最重要的节日了。
屠妖节是财富女神希拉什米(Narakāsura)的节日,也是一个“以光明驱走黑暗,以善良战胜邪恶”的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印度教徒都会在家里点燃象征光明的蜡烛和油灯,在摇曳的灯火中,他们虔诚地祈祷著希拉什米女神能把幸运和财富赐予他们。
在屠妖节的前夕,新加坡也有很多别具特色的庆祝活动。一路欢声笑语,载着女神斯里蒂劳柏迪安曼 (Sri Drowpathai Amman) 雕像的银马车游行,在马里安曼印度庙里众多信徒赤脚踩炭火的蹈火节,小印度里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的集市……这些元素一起组成了一个流光溢彩的印度风情世界。
圣诞节
在新加坡,西方节日的气息亦是非常浓厚。一年一度的圣诞亮灯活动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在近四公里的灯火璀璨中,不知道留下了多少欢乐的照片与珍贵的回忆。
在圣诞节前后,不管走到哪里,都有着那么一颗精心装扮的圣诞树,各种圣诞礼物更是少不了。各个商场更是抓住机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圣诞活动和圣诞大促销。不论哪个民族,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个西方的节日感染,投入到狂欢中去。
其实,在新加坡的每一个民族节日,都不仅是本民族的节日,而是整个新加坡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是新加坡的公共假日,在每一个节日里,大家都会走向街头,感受着不同民族的文化风情,并给予对新加坡和在新加坡生活的每一个人最美好的祝福。
关于美食:让所有旅行者徜徉忘返
作为一个拥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新加坡自然也少不了多元的美食。
肉骨茶、辣椒螃蟹、海南鸡饭、印度炒面、咖喱角、罗惹……这么多的新加坡美食,究竟哪一个最能代表狮城呢?这些新加坡美食的起源都是哪里呢?
外国人来到新加坡旅游,必不可少的推荐美食总会有肉骨茶的身影。炖得烂烂的排骨、浓郁的骨汤与琳琅满目的小菜在一起,便成就了一道完美的肉骨茶。
其实,炖肉骨茶的时候,并不需要加入真的茶叶,只是因为福建人在吃炖排骨的时候喜欢配着乌龙茶解腻,所以才有了这个特别的名字。
另外一道外国人必尝的新加坡美食便是辣椒螃蟹了。
辣椒螃蟹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而这道色香味俱全的海鲜硬菜,也体现了新加坡多元文化融合的一面。
辣椒螃蟹用的是马来的香料,烹饪方式则是用的华人的技法,而且最初辣椒螃蟹配的是法式面包来蘸酱料,到了后来才改成馒头的。小小一只螃蟹里,结合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了。
海南鸡饭的名气也非常大,不输于肉骨茶和辣椒螃蟹。而新加坡海南鸡饭的发源地其实并不是海南,而是广东白切鸡与海南文昌鸡的做法融合而成。而一盘完美的海南鸡饭,还要搭配上南洋风情的酱料与班兰叶煮的饭,这样才最新加坡,最正宗。
就像海南鸡饭不是起源于海南一样,印度炒面也不是起源于印度。
这个面的原材料有酱油、番茄酱和咖喱香料等,起初,印度炒面是由印度的回教徒小贩骑着三轮车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中叫卖的,所以才有了这样一道如今的印度餐厅里必有的美食。
炒面不是印度的,那么咖喱角总归是了吧?
虽然咖喱角的名字中有“咖喱”二字,但它的来源还真不一定是印度。
咖喱角的身世非常复杂,它与马来的小吃有渊源,又和英国的馅饼比较像,还与葡萄牙的卷饼有几分关系,在各个民族美食的糅合下,出现了这样一道街头巷尾流行的美味小吃。
罗惹则是一道其他地方的人很少听过的新加坡菜。其实罗惹是马来语“rojak”的音译,意思为“大杂烩”。
这道菜由名字便可以知道,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是由各种东西杂烩而来。黄瓜、黄梨、豆芽、油条……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与风味酱料结合在一起,便有了罗惹这酸辣鲜甜的独特风味。
新加坡有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文化,这么多的风情,不是一道菜可以概括得了的。这些美食结合在一起,才组成了舌尖上的狮城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