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全球城市规划模范城市

经过数十年的周详计划,新加坡城市规划成为了完美的楷模吗?

1965年9月12日,新加坡被逐出刚成立不久的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未几,总理李光耀站在大会堂,向大群支持者说︰“我们从零开始、从这片泥滩建设起这个国家!十年后,这里将成为国际大都会,我们没什么好怕的!”

这番预言,怎么说都是大胆之言,甚至是目中无人的妄语。虽说新加坡受英国殖民统治150年,将港口附近打造成繁荣的转口港,公务员系统运作畅顺,岛国南端尽是新古典主义和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物,景色壮阔迷人,然而中心商业区以外的地区就尽是泥滩、沼泽及穷乡僻壤。国内人口大多挤在肮脏的廉价套房内,食水供应不稳。事实上,1959年的新加坡百姓,生活水平犹如1860年一般的美国人般贫苦。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豪言十年内跃升为国际都会谈何容易!不过历史已告诉我们,李光耀的大胆设想实现了,而且更不止于此。

今天,新加坡是璀璨的未来之都,亦是全球金融中心。这个广植树木的都会内,挤满了令人目眩的建筑大师杰作,贝聿铭、丹下健三、Paul Rudolf、Zaha Hadid、Ole Scheeren、Norman Foster、Richard Meier及Moshe Safdie的作品毗邻而立,蔚为奇观。新加坡的公共基建规划齐备,包括完善的交通网络、教育制度及宽阔平坦的道路,在仅72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服务约580万人口。

新加坡仰赖长远规划才能拥有今天的成就。这个国家面积细小,岛国四面环海,更显寸金尺土。规划的大原则包括多建高楼以善用空间、细心调度各建筑物的功能以平衡发展、引入大量绿化带、有策略地在中心商业区外发展市镇,以及透过填海扩阔土地面积。当中更重要的,是确保房屋供应充足。

李光耀为人津津乐道的政策成果,是逾九成新加坡人及永久居民拥有自置物业,全因他确信,自置居所是建立国民身份认同及累积财富的不二法门。他深信物业拥有权令星洲人落地生根,留在国内工作,组织家庭,扎根社区之中。

宜居城市研发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刘太格表示︰“早于1985年,我们已拥有一切所需基建。”他认为新加坡城市规划之所以如此成功,应归功于政府领导有方和政治局势稳定。他解释道︰“我们透过可负担的资助公营房屋,彻底解决住屋供应不足的问题。当时地下铁路首阶段工程业已展开。我们早已快人一步,考虑到全球暖化的影响,引进相应的建筑标准,减低大楼吸收的热力。我们积极绿化公共空间,特别着重于道路沿线广植树木。国内大小基建都经过精心规划,连行人路和公共建筑物的有盖通道也没有遗漏。”

在2010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名为“1000个新加坡:小巧紧密的城市典范”的新加坡馆,展示了一个惊为天人的构想:那就是如果沿用星洲的都市规划模式,只需1000个新加坡(大小约相等于地球陆地面积的0.5%,或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面积),已能从容地容纳全球人口。

配资源,包括土地发展,毕竟国家土地供应非常有限。故此,商业及社会遵从可持续及均衡的城市发展方向,亦促使政府巨细靡遗地规划土地应用。”

Richard Hassell的建筑公司WOHA在行内独占鳌头,是新加坡多个著名建筑项目的幕后旗手。他同样对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模式引以为傲︰“一个城市怎可能完美无瑕?新加坡以惊人速度晋身国际都会行列,生活水平甚高。政府更不断改善及优化基建设施,不论交通、各行各业,以至商业区都发展蓬勃,成绩有目共睹。加上规划当局目标清晰明确,旨在把新加坡建设成生活、工作及娱乐皆宜的活力都会,配合绿意盎然的热带景致;凡此种种,有关当局皆一一实现。新加坡的整体发展可谓优秀非常:食水供应、废物处理、排污系统等等,水准皆为全球之冠。”

难怪近日一批接一批城市规划专家和政府官员,自中国、东南亚、南美洲及非洲远道而来,负笈南洋理工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及宜居城市研发中心,入读为官拜至市长级的海外官员而设的城市管理及规划、由专家教授的领袖及其他实用课程。

对刘太格来说,新加坡城市规划的成功之道,在于胆色、努力、卓越的政策领导才能,及以社会共同福祉为本的抱负。他说︰“你希望人民安居乐业,但要在新加坡这样的城市缔造传奇,单凭侥幸岂能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