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用餐后不归还餐具就罚300新元 小贩中心卫生新条例打脸新加坡人

新加坡人在小贩中心用餐后,都没有收拾桌子归还托盘餐具的习惯。(海峡时报)

作者 祥子

星期六(5月15日)中午,到文庆路小贩中心去排队买牛肉粉,排队当儿,无意中发现许多经收碗碟工人收拾后的桌子显得比平常干净,桌面没有油污;再注意工人的工作态度,一块抹布是在一小桶的水里先过一下,挤干才抹桌子。

这跟往日清洁工人“一块布抹全场”,随便抹一下做做样子,并顺便把桌面的骨头残渣扫到地面的情形比较,他们现在显然比以前更加认真,更加“专业”。

(联合晚报)

这个“异常现象”是好现象,值得点赞。 不知是否已成为全国小贩中心的标准作业方式,还是个别市镇会的表现?可惜没时间到其他组屋区的小贩中心做田野调查,以解心中的疑团。

上星期五(5月14日),国家环境局公告新加坡人,9月1日起,食客在小贩中心用餐后“被强制”用托盘归还餐具,也不能留下纸巾盒“菜渣骨头”等垃圾。这项条例也将从今年第四季度起扩大到咖啡店和食阁。

任何人不听话,饱餐之后还不好自为之,拍拍屁股走人,被抓到的初犯者先给予警告,第二次被抓到就要罚款300元销案,第三次的“惯犯”就择日送上法庭。

用餐后归还餐具。(海峡时报)

新加坡人有三个月时间适应新条例,做好心理准备,这未来三个月得好好做个新时代好市民。 三个月时间学习如何收拾桌子,归还托盘餐具,应该足够。三个月时间还学不会的人,不是学习能力差,就是心态的确有问题。

这个维护公共卫生的新政,其实是不得已的下策,对新加坡人是一次狠狠的打脸,好好的宣导不听,就该罚。

环境局去年底的民意调查,支持归还碗盘运动的人还有九成以上,但实际情况是,各个小贩中心的环境卫生并没有显著改善,还引来乌鸦八哥鸽子等不速之客来帮忙收拾桌子上的残局。

(新明日报)

鸟患给公共环境带来另一层公害,当局多年来治鸟无方,不只是鸟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人的问题。

早在2003年,环境局便推出归还托盘试行计划,人们反应欠佳,当时不少人还理直气壮地说,收拾桌子是清洁工人应该做的事,食客不要跟他们抢饭碗。

2008年至2012年,当局不气馁再度推出归还托盘计划,并在全岛各地小贩中心遍设托盘架子,目前已多达900个,今年2月还推出“保持桌面整洁运动”,为“运动”多多的新加坡,又增添一项全球第一。

清洁工人将肮脏的碗盘放在推车后,就会将碗盘运到托盘归还处分类清洗。(联合早报)

MTExLjY1LjM1LjEyMQ==

三个月后的今天,又隆重出台罚款条例,这简直是在新加坡人脸上不客气地打了一下。

这是正式宣告新加坡人市民意识不高,素质跟不上国家发展脚步。身处第一世界,公共场所的个人行为表现却像第三世界的人民。

国际上一向认为新加坡的纪律和公共清洁是靠罚款,果然并非虚言。 既然归还托盘餐具成了强制性,我们也得设想当局执法时可能碰到一些为难之处。

譬如,走路颤巍巍的老人或是柱著拐杖的伤障者,餐前餐后自己端著托盘,捧著餐具,有点强人所难,这些人的不便之处应该得到体谅。

(海峡时报)

此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常见小贩中心采用的塑料托盘因为久用而变形,盘面不平,中间微微凸起,碗碟杯子放不稳,容易打翻,也许这也是许多食客不愿意用托盘的原因。

环境局多次提醒食客用餐后不要把纸巾丢进碗碟餐具里,但常见清洁工人收碗盘时同样把桌上纸巾残渣都“扫”进碗里。

所以,一纸新政并非就此解决公共卫生多年来的顽疾,清洁工人的训练和公众教育还是应该继续下去。

至于鸟患,小贩中心若没有什么好料留给白吃闲杂食客,鸟儿自然没有兴趣来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