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来新加坡读书,我和我经历的这些“不一样”

Iris Chi(池慧珏),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新开设的硕士专业——营销分析与决策硕士项目(MSc in Marketing Analytics and Insights)录取的第一届学生。她来自中国广州,毕业于985高校,纯工科背景。

这是她人生第一次留学经验,新学期过半,她发现自己的留学生活像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很多新鲜的、受挫的、有趣的、有收获的体验。

Iris把想法记录了下来,想给和她一样,对新加坡留学生活有期待,有想像,以及正准备申请的小伙伴们一点参考。

Iris Chi(池慧珏)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营销分析与决策硕士2019级

新加坡四季如夏,但十月的几场“秋雨”,还是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变化。眨眼开学已经两月有余,变化不止时间,还有心境。

与初来乍到时迷茫失措不同,两个月已经足够让我摸著一些门道,明白自己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需要保持和改变的是什么。

困境与探索

对于工科本科的我来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商科知识难免感到无所适从。一句话都没能插上的第一次小组讨论,实在令我永生难忘。

讨论结束后,一句句发自内心深处的拷问从我脑子里闪过。

“我还能顺利毕业吗?”

“是不是选择转专业真的错了?”

“我是不是天生不太适合读这个?”

“是我太笨了吗?”

……

像一个旱鸭子被丢进大海中,卖力扑腾却发现自己在往下沉。

幸好有同学在此时此刻拽了我一把,“你真的一点也不差。你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看低你,但能抬起你的只有你自己。”

“我们班的人背景太不一样了,你无法跟所有人横向对比。你要做的是跟自己比。每日进步,不虚度光阴。”

说不感动是假的,因为这两句话深深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主楼大厅的小圆桌从早到晚都能看到聚在一起学习的同学们

事实证明,跟优秀的人在一起,peer pressure会使人变得更优秀。虽然离优秀的同学们还有很大差距,但比上一个月的我,上一周的我,能有进步,就值得开心。

虽然还处在艰辛的爬坡路上,但我已会欣赏沿途的风景。

互动与交流

不同于我在大学本科课堂的被动接受,国大商学院的课堂非常强调主动输出。

这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参与感,更促使我们主动思考。许多开放性的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但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思路逐渐明朗。

对于习惯了老师一提问全班就变得鸦雀无声的我,上课之中打断老师提问,是宛如托福听力中才会出现的事。

而真正体验过后不禁感叹,比起一堂课后学生已将当时的问题情景忘了大半,这样的确才是效率最高的方式啊。

除了课堂上的互动,课下也有非常多交流。

即便不是硬性要求,为了完成更高质量的课程项目,师生之间也会多次沟通讨论,保证教授持续性的指导以及学生的想法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多元与尊重

以包容开放与兼收并蓄的文化闻名于世,新加坡的确是一个文化大熔炉。

这里的包容开放,是每个锋芒都无须掩饰,每种偏好都得到满足,是无论人种出身与习惯习俗都能和平共处。这里的兼收并蓄,是相悖的意见能共存,是合理的权利得到保证。

这一特点,体现在生活中,是人文与建筑城规的融合。

坐在靠窗的位置随着双层巴士摇晃,能看到摩天高楼与三层平房在错落中有秩,看到公路与绿化带相互纠缠却从不打架。

惊叹于城市设计之初便给每个租屋小区都配给了足够的配套设施,惊喜于从健身娱乐到自习生活,校园中的各个角落为你打点好一切,除了埋头学习并无后顾之忧。

这一特点,体现在学术中,包容开放是约定俗成地对多样视角、不同观点的理解与尊重。一个班级的同学们来自天南地北不同国度,也许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与背景,因此可能从不同的视角阐述著不同甚至相悖的意见。

幸运的是,正如现实,许多问题本来就并非非黑即白。而课堂中,教授不仅只是尊重意见多样性,更是鼓励大家有不一样的思考。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李文正大楼(Mochtar Riady Building)

课堂教给我最重要的一点,是完全无须担心成为“一群白羊当中的黑羊”,因为说不定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在陌生的国度开始新的生活需要一些勇气,适应左向的车道和不报站的公交车也并非容易。偶尔,会怀念家、熟悉的食物和那些闭着眼也能认出的路口。

但踏进这座玻璃幕墙与阳光交相辉映的大楼,我相信在这里即将打开的,是我的视野以及非常广阔的未来。

图文:池慧珏

(NUS商学院营销分析与决策硕士2019级)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关于NUS营销分析与决策硕士

我在新加坡的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