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因担心游客太多旅行质量不高,外加自己需要值班,所以哪都没去。正好挤出空闲时间整理手机和相机里沉睡已久的旅行照片,配上些自己的记忆碎片,就成了游记。游记、日记、甚至朋友圈几句话的记录都是很有必要的,多年之后,这些记录会成为我们怀旧的素材,也是我们生活过的证据。第一篇:新加坡。
选择去新加坡的理由:旅行之看,大致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来说,我更偏向人文景观,去看一个地方的人和人的行为、街道布局、建筑风格、文化习俗、去领悟不同地域的组织体系、历史渊源、去体会不同制度带来的不同人文与不同的文明发展程度。 新加坡是华人主体组成的发达国家,一党执政且高度法治化。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多元文化汇聚,弹丸之地、资源稀缺、却可以爆发出高效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我最喜欢的城市香港有颇多相似之处(同为亚洲四小龙)。所以想深处其中感受一下。
飞机马上要着陆时,从窗户望下去,可以非常直观的感受到“世界航运中心”的名不虚传,海面上一大片一大片的全是各种货轮,非常壮观。新加坡港是世界最大的货柜港口之一,以到港船舶总吨位来看,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还未下飞机,那成群的货轮已经昭示了这个国家的经济之本,这注定是一个散发着海洋气质的国家。
花包山上远望,是新加坡的工业生产区。据导游介绍,为了保护市区内的环境,新加坡政府一般会将重工业以及可能污染环境的化工产业规划在海边的人造岛屿,或者其它远离人群的地方。
而从山上远眺另一侧,前景的植被隐喻着花园城市的空气指数,远处的确看不到工业区的踪迹,一山两侧的远景,住宅区与工业区泾渭分明。
下山近距离的去验证一下。我仔细观察了道路的路面、绿化及卫生情况,至少所到之处的路面的确没见到垃圾、烟头、口香糖、动物粪便等。立体垂直的绿化,乔木、灌木、草坪相映成趣。对街道和建筑的总体印象是比较干净。以下是用手机随手拍的几张。
MTExLjY1LjQ0Ljgz
新加坡两个绰号。“花园城市”鉴定完毕,看狮子还得去鱼尾狮公园,这也是到新加坡必打卡之地。背靠新加坡金融中心,感受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金钱跳跃的节奏,对面是著名的金沙三栋大楼。
(远处的绿色穹顶是新加坡高等法院,因为是跟团,所以没办法近距离瞻仰)
牛车水一带是新加坡的唐人街,古时候,全市所需用水都得用牛车自市郊载到市中心,再由市中心转往市内各地,故名牛车水。这个区域除了中国元素,还有印度教庙宇以及伊斯兰教堂多元文化汇聚。
跟团游最精彩的却是“脱团时间”,晚上的自由活动时间,我和倔姗以及德州老乡一行四人来市区找海南鸡饭,长途步行正好可以观察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晚上遇到很多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夜跑者,也目睹了排队上公交车的打工人,在一个不起眼的餐厅吃上了心心念的“海南鸡饭”。之后打了一辆TAXi,克莱斯勒的车子,司机是华人后裔,会说两句中文,他是中国人下南洋几世之后的缩影。
住处附近私人游艇密布,远处的高楼灯火通明。驻足回想:导游多次提到新加坡淡水等自然资源匮乏,面积小寸土寸金,它是如何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呢?我想:虽然经济体系中的农业和工业相对缺少,但新加坡有辐射全世界的港口、信息和金融。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现金流活跃了整个经济运行,在世界经济分工中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高,所以不需要自己发展太多的农业和工业,只需利用货币的交换价值,就能换来周边农业或工业国家为他们本国人民提供的各种产品。
最后点评: 新加坡,感觉像是在一个巨型植物园里建造的城市,健全的制度不适合土豪和投机分子生长,依法治国的典范,精细的分工和精英主导下的社会系统高效运转。信息化水平较高,福利制度齐全,自来水随便喝,各种族相处和谐,社会治安良好,公共空间井然有序,公民平均素质较高,语言沟通比香港方便。只是地处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缺少了春夏秋冬的丰富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