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教育如何能做到“成就每个孩子”

最近新侨学校落地广州引起了择校家长圈子的不少瞩目,

以“精英教育”为长的新加坡教育到底如何在尊重孩子的差异的情况下成就每个孩子?在中国的落地能否因地制宜?

也有家长期待这种“东西合璧”能够既有好的成绩又关照到综合素质的发展。

带着家长们的疑问与期待,“知适探校”走进新侨学校,尝试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了解,并结合我们的理解,给家长们参考。

本文我们首先来了解新加坡教育之所以受世界瞩目的原因;再来看它落地广州进行的课程设计。

新加坡教育模式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亚洲为代表的“应试教育”和以欧美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是东西方在教育方面的两大差别,而近些年,我们看到两者在逐渐向中间靠拢。前有英国引进中国小学数学课本,中国老师走进英国课堂,传播中式教学方法;后有新加坡进行教育改革,不断弱化成绩在学生评定中的占比,增加学生自由发展的课外时间(留白教育)。

最新出炉PISA(学生能力国际评估报告)测试报告中,新加坡中学生的国际化素养排名第一,在27个国家和地区中的表现遥遥领先。其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全民教育质量也得到国际广泛的认可。新加坡政府投入在教育上的经费仅次于国防,极其重视师资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的本科率已远超美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辍学率近0)。

PISA

01 “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意味着:勤奋刻苦的精神、优良的品德、高强度的学习、和激烈的竞争。

和国内类似,新加坡的基础教育充满了竞争压力和评估考试。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对参加基础教育的学生采用分流的方式。“分流”在小学六年级开始,这次考试被称为小六会考PSLE,堪称新加坡的高考。如果按年龄算的话,新加坡的孩子要在12-13岁的时候,就要参加“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比中国学生提前了六七年。该项考试决定了小学毕业生未来进入何种类型的中学甚至大学。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就会不停的参加测试。非正式的测验几乎每堂课都有,以此检测儿童的学习进度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如果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02 真正的因材施教,成就每个孩子

与其他一些国家表面上的教育公平和暗箱操作并存不同,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并不是唯分数论和筛选论。相反,新加坡教育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正接纳每个孩子的不同,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得到适合他的教育,并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不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接受同样的教育,或者只有进入学术大学(接受精英教育)才是最好的结果。因此,虽然无法以优异的会考成绩进入快捷源流,学生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特长(如动手能力、艺术能力、体育能力)进入其他学校(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进入国内外优秀的大学),并获得良好的教育。

新加坡教育模式最值得称赞的地方,就在于传统学术教育与特长教育的平衡,师资培养、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并没有因为学习的领域不同而严重倾斜。无论学生是否能进入精英教育的通道,他们都可以获得全面的素养教育,而不会因为学校的不同大打折扣。

但是新加坡教育并没有止步于此,在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栋梁之才的路上,他们探索的更远。为了打破精英教育潜在的标签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尊重,2014年,新加坡开始在12所中学推行科目编班制度(subject-basedbanding),并计划在2024年全面取消分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和学习空间。中学不会按照学生的成绩分班,而是按照学生选修的课程分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不同难度级别的课程。

我们己不再需要让鱼儿在三条不同的小溪里面游,而是在一条宽阔的大河里一起游,而其中每一条鱼都可以规划自己的旅途。

——王乙康 前新加坡教育部长

03 坚实的基础课程和丰富的课外活动

新加坡学生必须接受双语教学,并确保自己的英语水平。其实,除了时下国内流行的新加坡数学外,课外活动也是“因材施教”能够具体到人的重要方式。

新加坡中小学每天的学科学习(上课)时间为半天,剩下半天为课外活动(CCA,Co-Curricular Activities),包括体育、艺术、自然科学等不同形式的社团。这些课外活动都是正式的项目活动并严格落实,旨在充分发挥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与合作能力。

在新加坡的教育模式中,既能看到国内推崇的学术能力,也能看到真正的素养教育。

学生在踏实且丰富的学校生活中,能够找到自己的特长并挖掘自身的潜力,因而可以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给每个孩子适合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并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加坡教育来到中国.广州

新加坡教育中著名的教育品牌——华中校群,是由陈嘉庚先生发起的新加坡第一所华文学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作为新加坡华文教育的堡垒,华中校群下的华中国际学校与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均在学术方面成绩卓越,几乎百分百的毕业生升入世界一流大学。

广州新侨学校是在中新双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促动下,引入国内的第一所学校,非常值得期待。

家长在考察国际学校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选择的困境:以“快乐”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的西方思潮和以勤奋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中国方式究竟如何取舍,教育结果与昂贵的学费是否能够匹配。广州新侨学校给出了答案: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让因材施教更适合中国孩子。

学生可以通过扎实的基础学科培养和科学严谨的学术探讨获得自我成就,获得“满足”感和内驱力,而不是课业轻松带来的“快乐”感和“松懈”感。同时,学校提供综合培养和评估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每一个孩子”,学生可以全面看待自身长成,养成优良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面对未来的诸多变革与可能。

1 扎实的双语教育和科学素养

新侨学校的小学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和纯英文教学(中文课除外)。学习内容不仅包含国家义务课程(语数外),还有艺术、科学以及IB小学项目。课程配比均衡,各领域齐头并进。

相较而言,国内其实只有语数外为主课,英语虽在其中却远远达不到使用双语的标准。为了应付考试,主课教学也成为内卷战场,其他领域更是可增可减,甚至到考试前一并取消,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学成果都参差不齐。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说,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勤奋特质的关键期,新侨学校的课程设置能够让儿童感受“有趣”,也能促进儿童“努力”。

2 博雅教育打造人文情怀

新侨学校的初中,接续小学科学与人文的课程体系,中学内容更加细化和深入,通过博雅教育让初中生活丰富且充满挑战。

博雅教育又称通识教育,在挑战学生时间规划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以体育、人文、艺术、科学为依托,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积极的认知方法、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视角。新侨初中为学生提供各种技能的训练机会,诸如研究、沟通、思考、社交与自我管理。这些元素有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元认知能力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方法的基础,同时也能预测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表现。

在新侨学校,入读初中便开始搭上了“六年直通车”,即:经过小学阶段的“分流”,中学阶段在新侨学校将不再面临“中考分流”,初中与高中完整结合的六年体系,为高中后的优质升学提供保障。这也是华中校群之所以能够成就100%名校的重要设计。

(小升初家长的高光)

如上图

跨学科探究课,知识与视角课,JCAS课,学习方法课...从语言,思辨,研究能力,国际情怀各个方面,为高中阶段进入项目研究做出了准备。

3 海外名校直通车

当同龄人在题海中挣扎时,新侨高中部的学生已经在准备研究项目、专题论文和A-level考试了。A-level是英国高中课程,也是英国大学的入门考试课程。A-level共有70多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3-4门进行学习并以考试成绩申请大学的相应专业,与国内高考有很大的区别。

通过扎实的小学教育和广博的初中教育,新侨学校的高中生已经进入学科融合与优势精进的阶段。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修专业,并申请海内外名校。未来的高校会更加看中申请者的社会服务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勇气与毅力。

想了解更多关于新侨学校的理念,及时了解学校发展动态,欢迎参加3月13号上午在文华东方酒店举办的宣讲会。邀请到广州新侨学校彭大伟校长和袁拔执行长和大家分享,站在新时代国际教育环境下,如何让孩子成为符合自己心中所想的栋梁之才,如何拥抱属于自己的世界。中西教育融合的标杆新加坡,拥有独特的教育特色,博采众长。广州新侨学校将秉承“留白教育”与“数学思维”的教学特色。在广州新侨学校接受国际教育的体验如何?学校的制度如何制定?进一步阐释广州新侨学校将为学生带一个怎样的世界,一个怎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