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走不出的就业寒冬,遭殃的还是外籍人士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让全球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十分依赖于全球化和贸易的新加坡自然难以独善其身。

虽然新加坡政府推出总计近千亿新元的抗击疫情财政预算案,但从根本上缓解和阻止疫情冲击,仍步履艰难。

根据经济指标显示,202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萎缩5.8%,好于经济学家预期的萎缩6%。

这是新加坡自半个多世纪之前独立以来经济表现最差的一年,也是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年度萎缩

一场新冠疫情成为新加坡经济的黑天鹅,直接导致有史以来的最大衰退,也引发了多诺米骨牌效应,由于就业市场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击,2020年新加坡总就业人数创下20多年来最大降幅,其中外籍人士工作岗位受到的冲击最大。

新加坡人力部称,去年不包含外籍劳工的总就业人数减少166600人。非永久居民的就业人数则萎缩181500。整体年平均失业率升至3.0%的10年高位,但没有超过2003年和2009年经济衰退期的水平。

人力部表示,“尽管2021年开局较2020年更加稳健,但就业市场状况仍不确定。就业市场复苏可能是是渐进的,而且各个部门的情况并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