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财政纪律须是基本国策

在发表2021年的财政预算案时,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及财政部长王瑞杰宣布,消费税仍将按计划在2022年至2025年调高至9%,而且宜早不宜迟。不少国会议员在三天的预算案辩论中,纷纷为民请命,提出各种不同税收和收入建议,以便减轻民众的生活负担。王瑞杰在总结辩论时,一一予以回应,并解释了提高消费税的必要性。他也利用这个机会,重申了财政纪律的重要性。作为基本国策,这也是适时的回顾和提醒。

议员所提出的建议,包括征收财富税、调高房地产印花税、出售国有土地、动用更多来自储备金的净投资回报、发行公债等等。这些建议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来支付不断高涨的支出,避免提高消费税等加重民众负担的税赋。议员的建议出自良好的动机,部分也获得王瑞杰的正面回应,表示政府会纳入考虑;但总体而言,很多建议可能抵触了自建国以来便确立的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长远来说恐怕弊大于利。

为了避免未来的政府挥霍国本,推行利用赤字来笼络人心的民粹主义政策,政府在1990年代修改宪法,规定历届政府必须保持财政平衡,不能轻易动用国家储备金或随意举债,所有经常性支出都得以经常性收入支付。这么做有几层积极意义。

首先,它确保政府不会为了短期政治利益而牺牲长期发展规划;

第二,它保护新加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储备金得到善用;

第三,它保障未来世代新加坡人的利益不会被提前蒸发。

王瑞杰在回应议员的建议时提出了两个重点。第一是储备金所带来的净投资回报,目前已经是财政收入的最大宗,高于个人所得税、企业税和消费税。第二是随着人口老化,公共医疗支出不断提高,加上教育和国防等的需要,就算提高消费税2个百分点,也不够偿付持续增长的开支。这意味着今后的政府必须更审慎理财,要不尝试削减开支,要不就得提高税负。

尽管表示政府会予以考虑,王瑞杰也坦言财富税并不足以应付增长的开支;针对高价值房产的房地产印花税虽然也有累进税的公平性,但特别是额外房地产印花税等税种,主要目的还是在调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不在增加政府收入。至于出售国有土地,王瑞杰提醒说这会导致两大弊端,一是土地价格起伏会影响财政收入稳定;二是政府会形成依赖,并人为推高土地价格且增加售地,影响长期的城市规划。

把出售土地的获利放入储备金投资,是比较有持续性的做法。由于净投资回报已经成为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仅动用50%而再投资其余50%,才是让储备金继续增长,为后人保障源源不断的财政来源的负责任做法。诚如王瑞杰所警告的,为了减轻眼前负担而使用更多的净投资回报,最终将坐吃山空。同理,发行公债只能用在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而不能应付经常性开支,否则也等同于在花子孙的未来钱。

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新加坡小国寡民和天然资源匮乏的先天不足并不会改变,建国一代为国家所累积的庞大储备金,让政府去年能够调拨款近1000亿元来应对疫情,协助国人渡过冠病疫情这个世纪难关。所以,今人也有同样的义务,为后人未雨绸缪,因为未来的世界形势会更加充满不确定性,挑战会更为艰巨。守住这个保护国家命运的根本,必须是历届政府首要的责任,而履行这一神圣责任的办法,就是严格的财政纪律。换言之,量入为出的财政预算案必须是一以贯之的基本国策,应当在每一年的预算案辩论中反复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