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新加坡的私会党最猖獗,到处收保护费,动不动便喊打喊杀,谁都不敢惹他们。小坡三马路,属小义和的一八党派,常和白金龙开片,打起架来,刀棍全上,路人碰到,有多远走多远。附近的白沙浮,私会党也最凶悍,几乎每天都有殴斗事件。白沙浮有间酒楼叫龙奕记,烧乳猪的刀叉都在门口,私会党打起架来,见到刀叉便拿,谁能不怕。行动党1959年执政,第一件事便是取缔黑社会,抓了几个“大哥”,无恶不做的私会党,才不敢到处闹事,也不敢到处收保护费。那年头,解仇结怨都在咖啡店。
1990年和谐星王沙出席一个讲座,讲题是《海南人咖啡店话旧》。
讲座结束,王沙说主讲者讲得很精采,收集很多材料,可惜没有提到“咖啡店诐”。
什么叫“咖啡店诐”?王沙说,那个年代,江湖上走动的人,谁都知道什么是“咖啡店诐”,讲到“咖啡店诐”,大家都怕怕。
结霜桥一带的咖啡店,常见私会党在那里解仇化怨
一言不合咖啡店变战场
我小时候住在小坡,附近有个铁巴刹,巴刹对面有个叫“月兰亭”的咖啡店,这里常常出现王沙说的“咖啡店诐”。我年轻时,被一个同一条街的孩子敲诈,他用脚车撞我,却硬说我撞他,要我给他30元,我不答应,他便向我放话,要我在某个时间到“咖啡店诐”。那个咖啡店,便是月兰亭。后来我找一个过气的黑老大出面,到月兰亭“去诐”,给了对方10元才解决问题。
王沙是潮州人,“咖啡店诐”是潮州话,“诐”是“讲”的意思。潮语讲古大师黄正经当年讲古,便叫“诐古”。但,“咖啡店诐”的真正意思,是到咖啡店谈判。去那里谈判的当然是凶神恶煞的私会党徒,一旦“诐”不好,一场江湖风波马上爆发,咖啡店就成了刀光血影的战场。
警察在牛车水缉拿私会党徒
大批巴冷刀和匕首暗藏在长板凳下,准备一言不合就开片
王沙回忆,那个年代的私会党猖獗,帮派很多,动不动就打打杀杀。“咖啡店诐”是一句很流行的话。人民行动党执政后,惩治私会党徒,做得很成功,“咖啡店诐”这句话也就消失了。
王沙早年住在潮州街附近,看到潮州街的咖啡店,常有私会党员进进出出,也看过私会党徒在咖啡店里谈判的经过。谈判得成功,一场江湖恩怨就此化解;谈判失败,有些就在咖啡店里大动干戈,汽水瓶、玻璃杯等瞬间变成武器。
他说,每次看到双方人马,杀气腾腾到咖啡店来谈判,店里的伙计便紧紧张张地把面包刀收起来,怕一声喊打,看到什么便拿什么来做武器。
谈到私会党与咖啡店的故事,做了几十年咖啡店生意的王兆炳,知道的当然不少。
王兆炳曾是琼侨咖啡酒餐商公会主席,从小在潮州街附近的一间咖啡店成长,晚年又在大巴窑开咖啡店,肚子里装满了咖啡店的故事。
他说,到咖啡店来谈判的双方头目,谈判的时候都背向墙壁,以防被人从后面偷袭。头目很重要,被偷袭倒下,什么都完了。
他说,福建、广东、海南等的私会党谈判,很少用“诐”,都直接说去咖啡店“讲”等等。不管是“诐”或“讲”,黑社会谈判离不开咖啡店。黑道人马通常选在较少人的时候去咖啡店,人少方便谈判。
警察扫荡私会党
按一般情形,私会党徒谈判时,通常会请双方都尊重的人物出面当鲁仲连,如果有鲁仲连在场,谈判很少会破裂而大打出手。
没有鲁仲连出面圆场,“破水”(谈判破裂)的可能性较高。不过,当时的私会党一般都讲义气,谈判如果破裂也不会马上动手。他们会一方放时间,一方放地点,然后照约好的时间与地点开片(械斗)。
不过,有时双方只是宣布“戒严”,并没有放出时间与地点。所谓戒严,便是你的人不能到我的地方,我的人不能到你的范围,如果有谁违规,见到便打。
有一年小坡有个私会党徒被人杀死,便是因为他在戒严时间,走进敌对党的虎口(地盘),结果白白送命。那天是过年前夕,这个送命的私会党徒,如果是在晚上12点过后,走进对方的“虎口”便不会出事,但他大概一时忘记,在过年前的几分钟进入禁区而丢命。
芽笼有不少“数字帮”的私会党党员,谈不拢就大动干戈。图为警方人员抬走伤者
上世纪50年代,我有个叔叔在海山街开咖啡店,店里也有过“咖啡店诐”的事件。他记得有一次,两派人马在他的咖啡店谈判,中间坐了一个请来打圆场的鲁仲连。这个人烟抽不停,满身花纹,年纪很大,看样子是已将退下的老大。
叔叔说:“这个前老大滔滔不绝,希望对方看在他老脸上不再争吵,和气收场。但由于一方不肯让步,越吵越凶,前老大眼看情况不妙,再说下去也是徒然,只好悻悻然离开,先走为妙。”
前老大走后不久,双方便大打出手,汽水瓶、茶杯和椅子,都成了那些前来谈判的私会党徒的武器。
喝咖啡缔结良缘
在历史长河里,传统咖啡店除了曾是私会党谈判的地点之外,很多人的相亲,最后结成美满良缘,也是在咖啡店。
那年头流行相亲,而咖啡店则是相亲的好地方。因为在咖啡店相亲,不用花多少钱,只要几杯咖啡,几块蛋糕即可。
作者的父亲1950年代在新世界开的咖啡店,是男女相亲的好地方。对面那时是著名的大光戏院。私会党也在这里打过几次架
大坡的珍珠巴刹,晚上最热闹,到处都是咖啡摊和煮炒摊,来这里相亲的男女最多,如果一见钟情,便买票到附近的大华和东方看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相亲”便没有白相了。
所以那时的珍珠巴刹,有人说是婚姻介绍所,一点不假。可惜1966年,快要过圣诞,一把无情火,烧毁了巴刹,烧毁了相亲的一个好地方,变成了今天的珍珠大厦。
小坡也有多个相亲的好所在,奥迪安戏院附近的月兰亭,便吸引了很多相亲的男女。
月兰亭是大型的咖啡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美食,隔壁是奥迪安戏院,对面是“光华”,直上是“首都”,戏一散场,咖啡店门庭若市,要找一个位子难如登天。相亲的男女,知道戏散场时咖啡店爆满,一椅难求,于是都在戏未散场时来相亲。所以,月兰亭的生意,一天忙到晚。
戏院附近,还有庆昌、津津等海南人的咖啡店,也做不少相亲的生意。
1960年我的堂姐,在我家后面的端记吃暖炉相亲,没多久便结婚,家庭很幸福,现在已做了奶奶。
新世界也是相亲的好所在,咖啡店多,有歌台又有戏院,更妙的是,还有一个坐鬼车的地方,相亲那晚如果情投意合,大多选择坐鬼车,进了鬼门关,里面黑摸摸,女的又惊又怕,大喊大叫,男的乘机做护花使者,马上护出爱的火花。
一分钟了解私会党的兴衰始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私会党非常猖獗。或许很多人不敢想像,新加坡的私会党势力曾经庞大到敢于把犯人劫走。在50年代,私会党人也涉入政治斗争,以至在1954年的立法议会选举中,有五名市议会成员因涉及私会党活动而被捕。在1957年的选举中,也至少有六名候选人被指直接或间接获得私会党的协助与支持。
据1970年刑事侦查局的一份报告,当年共有200个私会党,成员多达1万人。私会党徒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格斗,不仅使用巴冷刀、匕首、菜刀、棍棒,连摩多单车的链条都当武器,并用敲破的啤酒瓶猛插敌手的腹部。
新加坡《星洲日报》1963年7月13日报道,私会党囚犯在安乐岛大暴动
1959年人民行动党上台执政,把解决私会党问题当作重要任务。治安当局宣布让私会党徒有个自新的机会,即从那年10月19日到11月3日的16天内,让愿意改过自新的私会党徒前去劳工与律政部自首,当局基于“抗拒从严,坦白从宽”的原则,不拘留这些坦白交代的党徒,还为他们安排工作,给予生活出路。结果有818名私会党徒自首。宽限期一过,警方马上展开全岛大扫荡,逮捕了40多名私会党头目,将私会党的气焰打下去。
俗称“第55条款”的刑事法(临时条款),可说是对付私会党的“尚方宝剑”,允许警方在未经审讯下逮捕危害公众安全者。在70年代全盛时期就逮捕了600多人,把各大堂口老大一网抓进樟宜监狱,有的一关就是10年,令本地私会党由盛转衰,销声匿迹。
资料自新加坡报业控股档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