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NTU 学者研发新设备,可在10分钟内生成皮肤3D图像

编者按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个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便携式设备,该设备可以在10分钟内生成人类皮肤的高分辨率3D图像,可用于医学,健身等领域,潜力巨大。

新式皮肤检测设备

已发表文章

近日,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School of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的人体皮肤检查和测绘设备,该设备可以在10分钟内生成人类皮肤的高分辨率3D图像,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反响喜人。

NTU环境工程学院

设备原理及使用

研究小组表示,该皮肤测绘(成像)设备可用于评估皮肤状况的严重程度,例如湿疹和牛皮癣。而这个3D皮肤映射功能将会对临床医生有很大帮助,因为大多数用于评估皮肤状况的设备只能提供皮肤表面的2D图像。且由于该设备还可以绘制出最多2mm的皮肤脊部和凹槽深度,因此还可以帮助监测伤口愈合情况。

该设备的关键组件是一种称为PEDOT:PSS的聚合物,通常用于太阳能电池板中,以将光转换为电能。但是,研究小组发现其导电性有另一种用途:在镀金膜上再现皮肤图案。使用金是因为它具有出色的导电性和柔韧性。

金具有极佳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该设备将专门设计的胶片压在对象的皮肤上,以获得长达5到5厘米的印记,然后对其施加电荷,生成3D图像。研究人员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生物塑料聚乳酸(PLA)设计并用3D打印机制作了他们设备的原型。该设备由电池驱动,规格为7cmx10cm,而重量仅为100克。

NTU制成的原型机是用具有相似功能技术的设备(例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机器)的一小部分成本开发的,如果按照现有的设备标准,每台样机制作成本都可能高达上万新元,且重量会达到达30公斤。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machines

研究团队反馈及各方评价

NTU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Grzegorz Lisak领导了这项研究。他说:“我们的新设备简单且廉价,可用于补充完善目前的临床皮肤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由于机器本身就具有图像生成和分析功能,所以连未经医学培训的人员都可以使用该设备制作皮肤图,并将其发送给医生进行评估,满足了病人居家诊断的需求。”

新加坡国家皮肤中心顾问皮肤科医生,南大李光前医学院助理教授Yew Yik Weng博士就该设备对临床医生的实用性发表了独立评论。他说:“该技术用一种有趣的方法绘制了人体皮肤的表面纹理,是一种全新的以3D方式绘制皮肤纹理和伤口愈合的方法,这在研究和临床试验中尤为重要,因为该设备是电池供电的且便携式的,所以它有很多发展成为临床护理中辅助评估病情工具的潜力。”

新加坡国家皮肤中心(NSC)

Yew博士补充说:“该设备在涉及伤口愈合的研究中可能特别有用,因为我们现在缺乏绘制皮肤脊的长度和深度的工具。目前,我们在试验中只能依靠照片或测量数据来对2D数据进行评估。”

Yew教授在评论该设备的潜在用途时补充说:“该设备可以协助进行指纹识别,可以在法医分析中广泛使用。由于其图像具有3D性质,因此当区分相似的打印件时,该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准确性。”

(a) skin stamp sampling

(b) 3-D skin patterning

(c) prototype of the portable skin mapping device.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来自南大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博士生Fu Xiaoxu说:“ 该款3D皮肤测绘设备易于操作便于携带,最重要的是,仅需要1.5V干电池就可以运行该设备。正因如此这也是电化学非常有效的应用示例,因为该设备不需要昂贵的电子硬件。”

该技术在本月已经于科学期刊《Analytica Chimica Acta》上发表。

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功效,该小组正在探索和策划于今年年中时候正式进行临床试验,以测试其装置以及其他潜在治疗用途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NTU Singapore team develops portable device that creates 3D images of skin in 10 minutes." NTU Media Release;

2. "Diagnostics of skin features through 3D skin mapping based on electro-controlled deposition of conducting polymers onto metal-sebum modified surfaces and their possible applications in skin treatment", is published in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5 January 2021. DOI 10.1016/J.ACA.2020.10.056

*本文图片来源:NTU官网,SMELab,KWIPPED,NSC官网,Analytica Chimica A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