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舞狮半世纪 新加坡老师傅老当益壮

鸿杰体育会永久荣誉顾问蔡来福1965年15岁就拜师学舞狮。(龙国雄摄)

作者:吴庆康

舞狮是流传已久的传统表演艺术,被认为是驱邪避凶的吉祥瑞物,每逢新年或节庆必有舞狮助兴,长盛不衰。已过古稀之年的舞狮师傅,早年刻苦学艺,晚年仍高举狮头传承技艺,只望后继有人,延续代代相传的醒狮雄风。

71岁的蔡来福是鸿杰体育会的发起人和永久荣誉顾问,体育会虽然只创办了10年,但蔡来福自15岁起就已经拜师学艺。

15岁学舞狮,半个世纪以来,蔡来福秉持信念,精进与传承这项传统技艺。

那是1965年,石叻道联络所成立醒狮团,从小爱看武打片,最崇拜电影人物黄飞鸿的蔡来福立马和一众好友报名参加,当时任教的是冈州会馆非常有名气的师傅之一李炳鸿,蔡来福在他的严格指导下,练得一身好狮艺,自此开始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扎马步、打拳、打鼓,以及舞狮生涯。

蔡来福回忆过去半个世纪的舞狮生涯,难掩兴奋之情。他分享说:“舞狮和武术分不开,讲究基本功。马步和打拳,甚至是打锣打鼓打钹都得不断练习。我刚学的时候,一个星期四个晚上,每晚两个小时,虽然很花时间,但喜欢,因为学习的时候有很多人看,觉得很威风,一点都不觉得辛苦。”

少年蔡来福什么都学,最后让师傅看他最精通什么。“我喜欢狮头,因为可以发挥感情。单是舞狮头,我当年就跟师傅学了一年半,直到师傅去世为止。之后我们师兄弟继续研究招式将之发扬光大,很多时候周末都会一起出去舞狮,是年少时的主要休闲活动。”

71岁的蔡来福专长舞狮头,当年单是学舞狮头就学了一年半。(龙国雄摄)

这些年来,除了在春节和一些重要的节庆拿起狮头,蔡来福几乎每年都会带学徒参加义安城全国舞狮锦标赛,让学徒有机会表演。他透露,自己最后一次表演是上世纪70年代在国家剧场,随着年龄增长,他最后一次和众学徒一起舞狮,是2018年在新加坡冈州会馆庆祝成立178周年的游艺晚会上,而最后一次在过年舞狮头采青,是三年前去徒孙的家。

蔡来福回忆说:“以前过年舞狮采青,最少30人出动,有36种青,72种阵,人多势众,气势磅礴。但现在的采青活动简单很多,懂得这些阵法的人已经很少。以前舞狮,重要的是马步和基本法。现代化的舞狮者,真正扎得稳马步的已不多,现在舞狮的动作比较自由发挥,水准参差,看了有点感慨。”

更教蔡来福难过的是,今年因疫情导致舞狮形式和人数大受限制,大大灭了舞狮的威猛。“我们明白今年的情况特殊,严格来说,舞狮很难只有八人,因为这是动作剧烈的运动,师兄弟们得接力上场。要戴口罩打锣打钹也有困难,因为那很耗力,还得随鼓乐呐喊,要在这些限制下舞狮就没什么意思了。”

蔡来福说,鸿杰体育会第一代会员的平均年龄介于50岁到70岁,为了会员的健康安全,体育会决定今年完全不参与任何春节采青活动。由于平时会员上课都不收费,春节期间多达50、60团的采青活动几乎是会馆一整年唯一收入来源,这也意味着今年不会有什么收入来维持体育会的经费,会员们得自掏腰包了。

陈文山(后排左起顺时钟)、陈南利、韦邦运、余思文、陈莲清、蔡来福、陈文财、李祖华。(林国明摄)

授课半世纪

舞狮半世纪,蔡来福说他最辉煌的年代是1970年代初,服完兵役后22岁就出来收徒授课,1976年加入健强国术体育会教舞狮,一教就几十年,直到1985年体育会关闭。2010年,健强国术体育会会员找蔡来福重开会馆,鸿杰体育会因此创立,由当年健强国术体育会创始人余秀清的儿子馀思文(64岁)担任会长,与其他会员一起合力将体育会搞起来。

过去10年,鸿杰体育会不间断收徒授课,甚至有以前的会员带孩子来学,至今已有第三代学徒,甚至连4、5岁的学徒都有。虽然年龄渐长,但蔡来福为传承这优秀的传统文化,仍坚持一星期授课一次,每一次两个小时。“我现在有大约50个第三代学生,主要教一些基本武术,以及舞狮头的基本动作,其他的留给我的第二代学生传授。”

谈到从前与现在学舞狮的不同,蔡来福说,以前要学很久的基本功之后才可以碰狮头,但现在的学生专注力不足,因此师傅得先让学徒玩狮头,引起他们的兴趣。“以前是师傅看学徒精通什么,现在要看学生对什么有兴趣,传承文化的出发点一样,但传承的方式不一样了。”

蔡来福透露,相比过去,现在的学生较顽皮不专心,不能像以前般被打骂,加上家长会来看,因此做师傅的不能太严厉。他说:“我们得用新的方式授课,比如把舞狮动作录制下来,回播给学生看,或放上社交媒体。现在的小孩,学习两年后可以表演基本的舞狮,但没法和当年的我们相比,尤其是基本功。”

首两年只学扎马步

在鸿杰体育会的醒狮活动中负责鼓乐的陈文财(52岁)回忆当年当学徒时的情景,就与现在的学生有天渊之别。陈文财对舞狮的兴趣,是小时候在乡村过年时看采青活动引发的,后来当然也受电影的影响。

在一家防水公司担任营销的陈文财说:“我1979年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加入醒狮团,参加后发觉与想像中的威风凛凛完全不同,训练非常辛苦,起初两年只学扎马步的基本功,每次都要扎一炷香的时间,每一次上课藤条就在一边,是会辛苦到流眼泪的。现在学舞狮的小孩,连骂都不行了。”

陈文财的姐姐,负责鼓乐的陈莲清(55岁)也回忆说:“以前我们要在沙地扎马步,会有师兄站在我们的腿上,一旦支持不了跌倒,马上破皮流血,很辛苦的。每次我们练习完毕,连下楼梯都很难,脚会发抖,现在的小孩不可能这样吃苦。”

陈文财记得,当年入会学舞狮的人数原本有20多人,但因为训练艰辛,两年后熬得住留下来的,只剩下六个,可见淘汰率之高。“剩下几个学徒后,师傅才真正开始教舞狮的动作和打鼓等,一样一样教,每个动作只教一小部分,哪个动作过不了关,就得一直练下去,直到学会为止,才可晋升学其他的。”

陈文财当年学狮艺很勤奋,虽然一周只到会馆学习两次,但其他时间他都在家里勤练,因为只要没练好,下一次上课师傅就不会教授新技艺。

虽然辛苦,但陈文财没有放弃,他深深被舞狮的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动作和造型给吸引,舞狮所带来的兴奋感,足以抵消训练的辛苦。陈文财说,他是从鼓乐开始学习,懂了鼓乐的韵律与舞狮动作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再学舞狮就有更大的领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徒得以学会不同技艺,但师傅会观察学生的专长,之后再让他专攻某个动作。”

代代相传一家人

舞狮是一项讲究严格纪律的传统文化团体活动,受访的资深舞狮师傅都异口同声认为,青少年好动好勇好斗,舞狮活动正适合他们。事实上,不少体育会的醒狮团员,已经延续两三代,一些“舞狮父母”会带着孩子到会馆继续学习,除了希望能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也让孩子能有更充实的生活。

鸿杰体育会会长余思文的父亲余秀清是当年健强国术体育会的创办人,余思文从小就在舞狮的环境中长大。他说:“武术和舞狮是我成长的一部分,当年的小孩没有什么其他娱乐,除了读书就是到会馆活动,由于以前会馆不时会和黑社会扯上关系,所以会馆的‘家教’很严,严禁党派混入,会员也不能文身。年少时候加入会馆学习舞狮,让我学习过团体生活,学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能强身健体。”

因为父亲的关系,鸿杰体育会会长余思文从小就受舞狮文化的熏陶。(林国明摄)

健强国术体育会早年的醒狮表演,声势浩大。(受访者提供)

经营素食餐馆华津素食的余思文说,像醒狮团这样的团体,有很强的家庭元素。“当年我老爸退休后,会馆的事务由哥哥接手,我则继续充当鼓乐手。在一脉相传的过程中,有可靠的长者监督年轻人,文化传统才能完好保存,如果这个长者是亲人,可能还会事半功倍。”

身为鸿杰体育会会长,余思文最大的期望是这个由师兄弟建立起来的醒狮团,一定要继续传承下去。

鸿杰体育会有同时学习狮艺的一家两代人。负责鼓乐和龙狮制作的陈莲清和负责舞狮尾的李南利(56岁)是夫妻,他们的孩子也在体育会学习舞狮,陈莲清的两个弟弟陈文山(48岁)和陈文财,则负责舞狮头和鼓乐。

狮头狮尾一家亲

一头狮要舞得完美,狮头和狮尾之间的信任和默契非常重要,当这两个人是一家人,默契就更好了。受哥哥姐姐的影响,陈文山在小学三年级加入会馆学舞狮,从扎马步开始,掌握鼓乐的窍门后,专攻狮头。

陈文财小时候学舞狮,起初两年只学扎马步的基本功。(林国明摄)

一家两代舞狮高手陈文山(前左顺时钟)、陈莲清、陈文财、陈欣励及李南利。(林国明摄)

问他为何会被挑中舞狮头,起重机操作员陈文山说:“除了对狮头有兴趣之外,我的体形较小,弹跳力较好,比较适合。如果身形太大,舞起狮头也许不够灵活,舞狮尾的团友的体形也必需要更健壮才能配合。”

舞狮头30年的陈文山说,狮头要舞得栩栩如生,就得观察和模仿一些动物,如猫狗的动作和神韵。如果基本功好,要掌握好成熟的动作并不难。比较有挑战性的,是与狮尾的配合。他说:“狮头狮尾是一起练习的,我们会一起研究各种动作,才来配合,特别是动作的快慢,因为有时狮头须要先快两步,有时是狮尾得先进行某个动作,这种默契要长久练习,练到不必想就可以做到的地步。”

陈莲清在醒狮队中担任鼓乐手,也制作龙狮。(林国明摄)

长期与陈文山搭档舞狮尾的,是他的姐夫李南利,两人合作多年,默契无间。

一般人看舞狮主要聚焦狮头,狮尾往往被忽略,但狮尾劳苦功高,是舞狮的无名英雄,因为狮子的动作如“睁眼”、“洗须”、“舔身”以及“抖毛”等,都得由狮头和狮尾完美配合才能活灵活现。李南利专长狮尾,狮尾对他而言,特别有吸引力。他说:“狮尾的魅力在于能与狮头配合无间,而且要‘预知’狮头会有什么动作,才能‘先行一步’,让整头狮子的动作完美。”

鸿杰体育会醒狮团在2019年的新加坡龙狮节资深传统南狮比赛中,荣获最佳默契奖。(吴庆康摄)

经验老到也会失手

虽然长期与小舅子合作,但由于经验老到,李南利就算与不相熟的狮头合作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他指出,舞狮尾除了要控制狮尾巴,还要有力气支撑舞狮头者,让舞狮头的搭档能随心所欲攀高跳跃,腰马合一因此很重要。

舞狮尾超过40年的李南利,正业是卡车司机,晚上时间较自由,每周可以抽出两个晚上练习。他分享说,舞狮的最大满足感是代表新加坡出赛获奖的时候,比如在2000年到泰国出赛获得冠军,很有成就感。

李南利(右)和陈文山(左)一同舞狮几十年,默契十足。(林国明摄)

即便是狮头狮尾一家亲,也不是每次演出都万无一失。这些年来,陈文山和李南利都曾失手。陈文山说:“一次做跳桩表演时,因为桩滑,狮头狮尾一起往下掉,我伤到脚踝。另一次比较严重,在桩上练习回跳的时候,我跳过了,但狮尾没顺利跳过,姐夫摔下时胸口重重地打在铁盘上,伤得不轻,住院三天。”

舞狮跳桩虽然好看,但危险度高,陈文山和李南利后来为了安全不再表演跳桩,只专注于传统的舞狮表演,也只教授传统舞狮。陈文山说:“传统舞狮的套式动作好看,又有传统味道,而且安全,家长也放心。”

舞狮文化的改变

舞狮的起源有不同传说,一个版本是源自1500年前的北魏,到了南宋,庆典中开始出现北狮,南狮的发展则是在近代的广东地区。不论源自何时何地,舞狮文化毫无疑问经历了许多变迁。

在新加坡比较常见的是外表看起来比较威猛的南狮。(林国明摄)

陈文财透露,以前舞狮只教广东人,不外传。当年他的师公从中国南下,生活艰苦,为了谋生也将舞狮技艺传授给非广东人,但条件是学徒得学会讲广东话,要不然会被视为背叛。陈文财说:“所以当年我们的师傅虽然不是广东人,也有机会学,然后代代相传,我这个客家人也才有这个机会,要不然是学不到的。”

舞狮在旧年代不论红白事,每次出动都声势浩大,现在则大多只在喜庆节日才出现。陈文财说,舞狮吃力不讨好,需要很大的经费来维持,一些醒狮团一般会在春节采青时筹集一整年的经费,筹不够的话一年的活动就会受影响。今年醒狮活动大受限制,对许多体育会来说影响非常大。

陈文财指出,一些新晋的醒狮团体为了创新也为了筹集经费,会做一些传统以外的舞狮表演,比如融合新式舞步的舞狮,这些都是舞狮文化的演变。他说:“时代变迁,改变难免,我觉得不论怎么变,关键是需要保持原有的传统价值,不能偏离原本的宗旨。”

陈文财说,一些跟着新时代出现的变化,如霓虹造型狮头,他可以接受,但对舞狮文化的基本尊重,不能以新时代新作风为借口而丢失。他说:“当一个人拿起狮头舞狮,他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头狮了。因此要有对传统舞狮的敬重,比如不能穿着比基尼舞狮,不能偏离狮子的基本动作,也不能坐在狮头上,那是不敬。”

舞狮42年的陈文财说,早年娱乐少,人们较注重传统。现在年轻一代触角广,接触的东西太多,要保留传统文化有一定难度。“祖辈在传承舞狮文化上扮演的监督角色很重要。舞狮有很独特的文化,仍有很大的存在空间,得努力将之发扬光大。有传承,就有人记得,没传承,就会忘记。”

早年舞狮精彩绝伦

根据2019年12月新加坡鹤山会馆出版的《鹤山狮风雨兼程硕果百年》,本地有300多个狮团,主要以结合狮子和猫的形态的鹤山狮居多。舞狮有南北两种,南狮在中国有大约300年的历史,北狮则有1500年历史。新加坡的狮子大多是南狮,南狮外表看起来比较威猛,所以比较风行,主要为广东佛山狮和鹤山狮。不过北狮在50到80年代在本地也相当风行。

我国独立前后的舞狮情况与今日相比大为不同。蔡来福指出,最基本的不同是,早年的舞狮在造型和舞法上都与现在有别。“以前狮头有三色,黄色(代表刘备)、黑色(代表张飞)、红色(代表关公)。现在的舞狮颜色多是七彩的。以前舞狮的每一个招式,根据传统都要站稳马步,现在并不特别讲究。”

毫无疑问,早年舞狮由于采青内容多样化,因此更精彩。陈文财透露,以前醒狮团采青最刺激的就是去牛车水,没有两下子功夫的师傅都不敢去。他说:“因为牛车水一带很多人懂得舞狮,当地的醒狮团和商家都会摆出高难度的青阵来挑战狮团。由于牛车水有很多不同社团和派别,大家对各种青阵的诠释不一样,因此容易产生误会发生口角,甚至打斗。”

这些年来,陈文财记忆中最精彩的,是挑战过蜈蚣青。所谓蜈蚣青,是用柑和辣椒摆成蜈蚣造型的阵。根据记载,狮子桌面探阵后(狮子探阵不可围绕桌子)从蜈蚣尾部上桌,以脚踏着蜈蚣脚,再用脚踏破蜈蚣头和眼,狮子从后而上取所有的柑和辣椒,吃青吐青。然后狮子用柑和辣椒在桌面拼成“吉旺”两字,随后趋前下桌,把两个柑捡回给设青者。

从蜈蚣青的形容想像,这个青阵似乎不难,但陈文财挑战的蜈蚣青内有乾坤。陈文财说:“一般来说,家里有不好的事情或生意不顺,才会摆蜈蚣青,用来破邪,因此狮子得将青里的柑踩破。但当时那个蜈蚣青的柑是钉在木板上的,一踩就踩到铁钉,容易受伤。这个青不简单,当然红包也大,所以青阵不能只看表面。”

在更早的年代,据说还有“蛇青”。李南利分享说,他没看过,但听说是用真蛇,所以师傅多少要有武术底,才能制服真蛇,把蛇杀死,采青才算完成。现在当然没这么残忍,只用竹子来代表蛇。“另外还有采青要破龙缸,难度很高,我尝试过,打不破。”

纪律严培养好品德

谈到当年舞狮环境会否龙蛇混杂,众资深师傅不否认当年确实有黑社会混入,所以过去一些人会将舞狮与党派联想在一起,让人对舞狮活动有负面印象。

陈文财说:“现在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我们的体育会更是绝对没有。事实上,舞狮丰富的内容很有吸引力,甚至引起白领和外籍人士的兴趣。年轻人学习之后就有寄托,不会到处乱跑,或只在社交媒体上流连。加上纪律严,青少年加入后会培养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

陈文山也同意,习狮是很有纪律的团体活动,年轻人会觉得有目标,也就更容易培养上进心。“我们的年代学业没那么重要,现在不一样,所以我们会鼓励学生尽量在两方面取得平衡,不能影响学业。”

为了将舞狮悠久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年轻人接轨,目前很多体育会的醒狮团师傅,会利用社交媒体发布各种与舞狮有关的消息,拍摄视频与会员分享,借此吸引新一代。

陈文财说:“通过社交媒体,肯定会引起年轻人的兴趣,但是否会长久就不确定。社交媒体和任何事情一样都有正负两面,我希望年轻的舞狮学徒不要为了争名气而在社交媒体上互相谩骂。别人的赞美可以拿,批评更要接受,这样才有进步。”

陈文山说,身为师傅,他们很开心这些年在舞狮形象的改变和提升上作出一些贡献,而他个人最大的满足感,是看到成员上下一条心。

只要舞得动就会继续

鸿杰体育会的资深舞狮师傅每个都有几十年经验,虽然年纪渐大,但他们对舞狮的热忱不减,然而,岁月不饶人,体力终究还是会向时间妥协。

陈文财坦言,在动作上,他们这班师兄弟胜任有余;在体力上要应付一般舞狮也还可以,但要和年轻人争一技之长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们不会认输或放弃,只要还舞得动就会继续。遗憾的是,有经验的团员不够,一些酬劳不错的活动我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们宁缺勿滥。”

李南利也说,只要体力还可以,不会放弃舞狮。“因为一旦放弃练习,体能会马上下降。所以我现在每周仍最少跑步三天,一个星期至少跑20公里。”

谈到未来的展望,鸿杰体育会醒狮团的师傅都希望下一代能继续传承舞狮文化,将这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