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新加坡进入第三阶段!在这之前,你可能需要冷静一下

12月14日,新加披总理李显龙发表全国讲话,汇报抗疫最新进展。这也是自新加坡疫情爆发以来,李总理第六次就疫情形势发表全国讲话。

在这次讲话中,李总理宣布:

新加坡将在两周后,即12月28日进入解封第三阶段。

此消息一出,引发全岛狂欢: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第三阶段如今就在眼前了,生活终于可以恢复如常了!

事实上,在新加坡进入第三阶段之前,大家可能都需要冷静一下。

01. 第三阶段就是抗疫胜利?

今年4月7日,新加坡宣布病毒阻断措施“断路器”生效。

5月19日,新加坡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召开记者会宣布:新加坡将按计划在6月1日结束“断路器”抗疫阶段,但为避免第二波疫情,阻断措施不会一次过松绑,而是分三阶段放宽。

5月19日的记者会上,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提到,唯有当社区传播率维持低水平、客工宿舍疫情也继续受控,新加坡才可进入第二阶段,放宽更多措施。

第二阶段属于过渡期,会历时几个月。

第二阶段后,新加坡将自然进入第三阶段,但这不意味着回归到冠病之前的生活,而是进入新常态。

颜金勇还解释道,第三阶段将是可持续的长期方案,直到找到冠病疫苗或治疗方法。

这是新加坡第一次对解封第三阶段进行官方表态,关键点在于:在第二阶段后自然进入第三阶段,且将是可持续的长期方案。

6月2日开始,新加坡进入解封第一阶段。

进入第一阶段不到半个月,6月15日,新加坡卫生部就宣布:6月19日进入解封第二阶段。

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新加坡只花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这也使得所有人都在迫切等待第三阶段解封的消息。

然而这一等,就等了将近半年,甚至有人说:新加坡无法在2020年结束之前进入第三阶段。

11月10日,新加坡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在记者会上指出,新加坡要进入解封第三阶段,得满足三大条件:

冠病病毒检测能力提升

使用“合力追踪”(TraceTogether)APP和携手防疫器的人数达人口的70%

全民严格遵守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

当时,还不能进入第三阶段的主要原因还是市民对TraceTogether APP和携手防疫器的使用不到位。 到11月底为止,新加坡的TraceTogether使用人数只达到了290万,虽然已经超过半数新加坡人口,但是距离政府要求的七成还有100万的差距。

于是,新加坡政府自11月月底开始改以逐区向民众派发TraceTogether防疫器,当时预期的是12月中或12月底才能完成全岛派发,但其实人们还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载TraceTogether APP,如此一来,参与人数自然提高。 这才有了12月28日进入解封第三阶段的消息。

新加坡迈入解封第三阶段,最大的改变就是社交聚会和家庭访客人数限制将从五人放宽至八人。 与此同时,购物商场和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客容量也将增加,宗教集会或仪式和艺术文化表演不再局限于试点场所,所有宗教场所人数上限增至250人。

简单点说,就是人越来越多了。

然后,在第三阶段还没到来之前,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12月的第二个周末,适逢年底消费季节,走到哪里都是人潮。乌节路上许多大型商场已经出现完全没有遵守安全距离的拥挤人潮。大家似乎都抢在圣诞节前血拼购物,迫不及待想刺激新加坡经济。

这时的乌节路看起来,已经和疫情爆发前没两样。

最多人潮共用的小贩中心、食阁的桌椅,人来人往,也不见有人及时擦拭、消毒,好像根本没这个需要一样。

大家似乎有些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只顾著庆幸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却忘了当初疫情肆虐时的谨小慎微,也忘了政府和全岛人民是如何步步艰难的达成了如今天这样的抗疫成果。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对新加坡来说,抗疫不容易,守住抗疫成果更不容易。

12月22日,新加坡单日新增确诊29例境外输入病例(其中21人为新来的女佣),算是最近的一个小高峰;12月23日,乌节文华酒店爆出多宗冠病确诊病例,目前被令暂时关闭。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清醒一点,因为危机始终还潜伏在我们身边。

迈入解封第三阶段,并不意味着抗疫胜利。

02. 狡猾的新冠病毒

古往今来,在众多的病毒之中如果设个“狡猾排名”,新冠病毒肯定位列三甲。

首先,它的源头和中间宿主至今不明。

9月18日下午,在中关村论坛的平行论坛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病中心主任石正丽介绍了新冠肺炎病原学鉴定和可能的起源。

石正丽透露,团队研究显示,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也不排除其他野生动物,但中间宿主尚未找到,这也证明,该病毒非常狡猾,从野生动物传到人类社会悄无声息。

其次,它的变异可能会导致传染率大幅上升。

从今年年初开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已近一年,此前也曾多次有过变异毒株的报道。

作为RNA病毒,新冠病毒出现新变体并不奇怪。因为病毒基因突变是永恒的,目前所能检测到的变异都是能成功存活和传播的病毒。但之前的这些变异并未引起如此大的恐慌。

而这次,英国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比原始毒株的传播性高出70%。

据《卫报》报道,当地时间12月19日,英国首相詹森发表全国讲话,由于新冠病毒的新变种,英国确诊病例数量在过去2周之内猛增。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病毒学家斯图亚特·尼尔( Stuart Neil)表示,几周前这种变异病毒只与10%~15%的病例有关,而在上周已占到伦敦病例的60%。

英国出现新冠病毒新变种后,伦敦宣布封城,欧洲多国相继紧急宣布关闭边境、停飞往返英国航班等措施,一时间人心惶惶。

夸张一点地说,英国俨然已成为今年初武汉的翻版,人人闻之色变。

12月22日,新加坡卫生部也宣布,因英国可能出现传染性更强的变异型新冠病毒,新加坡将收紧针对英国的边境管制措施:过去14天曾到过英国的长期准证持有者和短期访客,将禁止入境新加坡或在新加坡转机。相关禁令从12月23日23时59分起生效。

然后,就在12月24日,新加坡本地发现了首例英国变种新冠病毒确诊病患……

再次,它的传播途径莫测,空气、飞沫、物体表面等等都有可能。

总的来说,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病毒只会“人传人”。

12月19日,锺南山院士在公开场合提出,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的新课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解释道:环境传人又叫物传人,通常指物品受到病毒污染,人接触后造成感染。

目前在我国一般由进口物品引起,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物品污染较重;

病毒在物体的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时间越长;

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在此之前,关于新冠病毒“环境传人”的研究早就受到了多方关注。

今年10月,澳大利亚顶尖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可长时间停留在钞票、手机屏幕等物体表面。

澳洲科学家指出,新冠病毒“极度顽强”,可在室温下或20摄氏度左右,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存活长达28天,例如手机屏幕、银行提款机、超市自动结账柜台,以及塑料钞票等,而一般的流感病毒大约只可以存活17天。

此外,研究也发现病毒可在不锈钢平面上存活,这也说明在肉类生产和冷冻设备,以及新鲜和冷冻食品上发现病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就有多地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甚至造成疫情传播:

7月,大连在连续100多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后出现本地病例,前五日确诊病例中近八成是凯洋海鲜公司员工及家属;

9月,青岛港两名装卸工人感染新冠,其在青岛市胸科医院隔离期间,因共用CT室,造成院内感染,累计确诊12人;

11月,福建泉州4份冷冻货品外包装、湖北武汉3份巴西进口牛肉外包装、甘肃兰州1份冻虾内包装、山东济宁1份进口冷冻牛肉制品外包装、山东济南进口冷冻食品及包装标本等均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9月的青岛疫情溯源过程中,从冷链包装中检测到活病毒,首次证实新冠病毒可以通过冷链传播。

吴尊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被污染的冷链食品相当于一个导火索,

“在一个没有疫情或已经成功控制本地疫情传播的地方,病毒经污染物带进来,人因接触污染物感染,产生新的‘零号病例’,从而触发聚集性新冠疫情或暴发疫情。”

美国顶级生物学家、全球健康智库国际便捷医疗组织总裁威廉·哈兹尔廷(William A.Haseltine)撰文提醒公众:

尽管世卫组织和美国疾控中心称食品包装引起的感染风险很低,但物传人的概率也许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低。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食品和食品包装是新发疫情或聚集性病例的潜在源头。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安德森博士指出,病毒可以在低温下存活较长时间,而冷冻设施的条件往往更利于病毒生存和传播。

换句话说:冷链有可能成为之后全球抗疫中最脆弱的环节。

众所周知,新加坡大部分生活物资靠向国外进口,冷冻食品和冷链运输食品在新加坡也很常见。

因此在新加坡,除了常规的人传人,物传人也有必要引起重视。

不过吴尊友也提示了,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接触到可能污染的物品时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是可以防止感染的。

最后,新冠病毒甚至可能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达到完全免疫。

重庆医学团队和伦敦国王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很多研究表明: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力很短暂。人们可能必须定期进行后续疫苗注射,因为疫苗可能仅能提供几个月或几年的免疫力。

另一方面,疫苗通常对年轻、健康的人更有效果,年龄较大或患有疾病的群体中效果较差。

本身老年人就更易染病,且容易转成重症,偏偏疫苗对老年人的作用是否足够他们抵抗病毒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这意味着,新冠疫苗可能无法保护最需要保护的人。

源头与中间宿主至今不明;变异可能导致传染率大幅上升;传染途径莫测,有“环境传人”可能;甚至可能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达到完全免疫……

如此看来,我们与狡猾的新冠病毒的抗争还远未结束。

03. 第三阶段“回不去了”

李显龙总理在宣布新加坡即将于12月28日进入解封第三阶段的同事,也提醒公众:

即使进入第三阶段,这场与新冠疫情的战役“离胜利还很遥远”。

“冠病病毒尚未消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世界各地,这场大流行病仍在肆虐。许多国家正在经历第二、第三乃至第四波疫情,单日病例创下新高。”

哈莉玛总统也通过个人Facebook账号指出,在迎接新年之际,人们仍须继续保持警惕。

“我们不希望看到因自满而引起的第二波社区感染。”

卫生部长颜金勇再度提醒,这绝不是举办庆功宴的时候,必须继续提高警惕,以防新一波疫情。

这么多新加坡领导人都在呼吁大家提高警惕,是因为即便新加坡迈入了解封第三阶段,但情势可能真的没有公众想的那么乐观。

新加坡目前最大的威胁是输入型病例。

而英国一直是新加坡输入病例的主要来源国之一,加之变种病毒的威胁,新加坡在防控境外输入这一块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再说,解封后疫情反弹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看来其实并不在少数。

之所以一直强调提高警惕,也是因为如果解封后因为限制变宽而导致社区疫情再度爆发,对新加坡而言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与此同时,新加坡还面临着新冠病毒存在的“环境传人”的风险。

最后,虽说首批辉瑞BioNTech冠病疫苗已于12月21日运抵新加坡,李显龙总理也曾许诺,所有新加坡公民和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居民将能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但,要想通过疫苗达成群体免疫,就算一切按计划进行,也要到2021年第三季,才有足够疫苗为全国人口接种。

这段时间里是否还会出现新的变化?没有人会知道。

12月19日,人力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表示,进入解除阻断措施第三阶段并不意味着回到新冠疫情前的状态,新加坡须谨慎松绑措施。

“我觉得正确和负责任的做法是通过调准和渐进的方式逐步开放。我们也从很多其他社区和国家学习到,如果我们不顾风险太快开放导致新一波的疫情,我想我们的情况会更糟。”

关于新加坡“回不去”了这件事,李显龙总理早在6月就给公众打了预防针。6月7日,李显龙透过电视台发表讲话示警,疫情过后,世界将变得不同,而新加坡可能也难以回到疫情之前的状态了。

可以预见,新冠疫情将对新加坡的生活、社会和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其带来的多方面调整和变化很可能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结构性转变。

卫生部长颜金勇11月5日在国会答复询问时指出,新加坡第三阶段的病毒阻断措施解封可持续长达一年或更久。

他也重申,第三阶段解封不是恢复到冠病疫情之前的状况,而会是一种新常态,并将持续到全球其他地区都能严格控制病毒,或直到出现可广泛使用的有效疫苗或治疗。

所以在第三阶段,我们是可以跟更多的朋友聚会,也可以看到公共场所的人数明显增多,但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勤洗手、多运动……这些都该是始终坚持的。

新冠病毒的杀伤力不止于人命,它给全世界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一点对于新加坡这样的开放型国家尤为明显。

如今虽然疫苗已逐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接种,但即便有了疫苗,人类可能还是要被迫长期与新冠病毒共存。

不可否认,进入第三阶段确实代表新加坡在抗疫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享受这份优秀的“成绩单”带来的喜悦的同时,或许我们更该冷静地思考下如何保持住这份成绩。

毕竟,骄傲可是会使人退步的。

资料来源:

1. 联合早报:解封第三阶段和疫苗须知

2. 8视界新加坡:陈诗龙:进入解封第三阶段不意味回到冠病前状态

3. 8视界新加坡:锺南山:冠病出现“环境传人”新问题

4. 新加坡红蚂蚁:英国冠状病毒变种导致人心惶惶 疫苗还会有效吗?

5. 新民晚报:冷链成为疫情防控新挑战,多国认识不充分,中国如何防范物“传”人?

6. 央视新闻:锺南山: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如何应对?

7. 联合早报:若更多人使用“合力追踪” 我国有望年底进入解封第三阶段

8. 8视界新加坡:澳研究:病毒可在钞票和手机屏幕存活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