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年一度的预算日即将在2月16日到来。按照惯例,每年新加坡财政部长都会向国会提交预算案,随后是一系列热烈的辩论,议题覆盖所有政府部门。
即将出台的这份预算案将不同以往。
过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新加坡国会史无前例地召开了四次预算会议,并发布了两份财政部长声明。
去年的预算总额高达1,880亿新元,用以支持企业、家庭和个人,这相当于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40%。更重要的是,国家储备金减少了520亿新元。
教授简介
扫码查看
英文简历
Lawrence LOH | 卢耀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策略与政策系副教授
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
(CGS)所长
研究领域:公司治理、科技政策、战略管理等
随着新加坡准备过渡到后新冠时期,2021年的财政预算案要采取一些不同的考量。
首先,各种各样的预算方案和计划不应无限期延续下去,2021年的预算案必须是一项充分负责的预算案。
对于新加坡来说,三项挑战摆在眼前,2021预算案将会是一个转折点。
第一项挑战在于是否要让市场做仲裁。
出于必要考量,2020年的预算案的重点是援助。尤其是与就业有关的一系列方案,其中包括关于支付薪资的雇佣补贴计划(Jobs Support Scheme)、协助雇用新雇员的招聘奖励计划(Job Growth Incentive)以及“新心相连”
(SGUnited)就业与技能计划中的各种措施。不过,大多数方案将在今年第一季度到期。
政策面临的困境在于是否要从以援助为中心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出发点来考量?要如何做出转变?
无限期地维持现行的诸多补贴计划不符合实际,这会使得劳动力市场发生扭曲,导致效率低下,造成一批本来就没有生存能力的“僵尸”企业无法被淘汰。
2021年1月11日,新加坡莱佛士坊金融商务区(AFP图片)
第二项挑战是“安全网”的形式和范围。
如果2021预算案采用市场约束准则,即使是分阶段实施,也必须采取措施来扶持特定战略行业的从业人员,如航空业者,或者一些弱势群体,如年长工人。
从公共资金的角度来看,情况很复杂。许多计划既有广泛因素,也有特定因素,很难用行业或人口统计标准来衡量。即便是每个类别当中,是否应当扶持也存在差异。
例如,按行业进行援助就可能会出现“一刀切”问题,因为不同行业内的企业状况也各不相同。
更为根本的问题是,政府是否应该用公共资金来保住那些无法适应变化的企业?此外,长期的个体安全网是否会削弱人们努力工作的动力?而新加坡并不希望成为一个福利型国家。
第三项挑战是能力建设的重点。
疫情期间,企业必须转型,甚至迅速投入新兴产业。出于这种考虑,政策支持一直放在特定技能发展上,例如,着力支持数字化的快速发展。
但困境在于,要如何在解决眼前需求的能力与适应新需求的能力之间取得平衡。职业培训通常教的是具体的“即学即用”技能。
然而从长远来看,能够持续对自己的技能发展进行指导的能力才更为关键。除了“说明书”式指导之外,我们还需要“剧本”。
展望未来,能力建设应当包括学习新技能的能力——类似于“元技能”。
总而言之,新加坡2021预算案必须解决这三大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短期内把合适的市场化方式与目标明确的安全网结合起来,在长期内实现精准的能力建设。
2021年预算案将成为新加坡的分水岭,也是引领新加坡进入后新冠时代的转折点。
文章英文版原载于亚洲新闻台官方网站yahoo!finance
原题为Three challenges for Singapore’s coming turning-point Budget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作者:卢耀群,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治理与永续发展研究所所长
翻译:吕雨池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