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959年摆脱英国统治后独立,1965年从马来西亚分离后正式独立。其独立前只有富人才能接受教育。独立之初,200万人口中大多数是文盲和非技术熟练工人,但新加坡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工业经济力的转型,完成了“从第三世界到第一世界的”的转型。
在过去的10年中,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一直在世界主要的教育系统排名中名列前茅。这其中高效的教育系统的作用功不可没。
在新加坡,教育自始至终被视为经济和国家建设的核心。其战略目标是把人力资本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政府能成功地匹配教育和技能的供需,这是新加坡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存导向阶段1959--1978年
初期目标:培养好人,培养有用的公民。此阶段的教育水平不是很高,主要是任务是扩大基础教育。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建成学校,大规模招聘老师,各类学校统一划归到新加坡的教育体系中管理,出台双语政策,创立教材中心为学生提供教科书。在此阶段的末期已经成功创造了一个全国的公共教育体系。到1979年,一项教育报告凸显了当时较高的辍学率和较低的教育标准,成为新加坡教育发展的一道分水岭,开创了下一阶段的改革。
第二阶段:效率导向阶段1979--1996年
此阶段政府的经济战略是把新加坡从一个第三世界、劳动力密集型的经济体变成第二世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国家。1979年新加坡抛弃了此前过于单一的教育途径,引进了一个新的教育系统。为学生创造多种途径,减少辍学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熟练的劳动力。学业上引进分流机制,从小学就开始实行,目标是”使所有的学生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发展并不同步“。这样学生有个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不同阶段的学习。
多种途径包括:1,学术型高中,为升入大学做准备;2,理工综合类高中(多科技术),主要提供高级的职业和技能培训,也可以升入大学。3,技术培训机构,主要为排名在后1/5的学生提供职业和技能培训。新加坡成立了课程发展署,为各个方向的教育开发高质量的教科书和教学材料。
因为此阶段新加坡主要寻求吸引更高端技术的公司,所以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各级技术工人。主要措施是在工艺教育学院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在城市周围建立大量的校园,学院的技术和职业教育质量有很大提高,具有高科技的设施和设备,与其他地方的现代大学相比毫不逊色。每个技术领域都采纳该工业部门的建议,以与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新的技术保持同步。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到综合性理工院校或者大学。由于这些变化,职业教育的形象和吸引力大大提升。在最高端的技术工人那里,大学或者工艺大学的数量在此期间也增加不少,壮大了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队伍。
第三阶段:能力基础,理想导向阶段:1997年至今
20世纪90 年代起世界经济明显出现向全球性的知识型经济的转向。国家竞争力的框架被重新定义,民族进步将越来越多地由发现和应用新的市场化理念来确定。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加坡的教育系统进行一个革新、创造和研究的范式转变。政府的科学技术研究局提供大批资金用于科研和吸引顶尖的科学家和科技公司。在学校层面,新加坡创建新的教育理念,即“思想的学校,学习的民族”。
“思想的学校代表一种学校的愿景,它可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终身学习的热情、国家对年轻一代的希望。学习的国度是一种视野,学习作为一种国家文化,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会蓬勃发展。”“思想的学校,学习的民族”都有一系列的方案去使教育适应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灵活的选择,改变教育的结构。
课程和评价方式的转变引导人们更加重视课题研究和创造性思维。对资源的诉求转化为了信息通信技术(ICT), 实现自我导向、合作型学习。为学生设计了题材广泛的课程,鼓励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及对许多独立的学校进行组合,尤其是在艺术、数学、科学、体育方面。
当时的教育部长尚达曼解释说,“我们需要大批卓越的人才,而不只是一个天才,鼓励所有的年轻人满怀激情地继续奋斗”。在“思想的学校,学习的民族”的理念下,推出了“少教点,多学点”的理念。该理念的提出旨在“通过促进不同的学习方式来触摸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进行思维,而较少地依赖死记硬背、重复考试和教学,更多地鼓励学习、通过经验去发现、分化教学、终身技能的学习、通过创新和有效学习的途径和策略来打造学生的品格”。
此外,“信息超载已经给批判性的分析能力造成负担。跨文化的工作将需要语言表达能力和更广的全球视野”。对小学的审查重点放在如何可以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爱玩的天性来驱动每个孩子的学习问题。课程规划重新强调,教育必须植根于价值观:“没有道德和伦理的指导,所有的学习都将化为乌有。”
新加坡具有独特的规划整合能力。人力部和各经济部门协作,负责促进特定产业集团的发展,确定主要人力需求和规划未来技能需求,然后再反馈到职前培训和继续教育部门。新加坡的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转移到需求日益增长的部门,迅速改善需求下降地区的供过于求问题。政府有能力成功地干预教育和技能的供应是新加坡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新加坡正在寻求成为一个全球的科技中心,汇集政府的各个部门,包括财政部、经济发展部、人力部、教育部、城市和环境规划局、住房和移民局,这些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创建了一个平台。
附录:重视技术教育:工艺教育学院
在许多国家,技术教育是被看不起的,被当做最后的选择。其教育质量低,通常不能满足雇主不断变化的需求。但是,职业教育是新加坡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1992年,新加坡在认真审视国内受轻视的职业教育之后,决定对其进行改造和重新定位,使它不再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选择,并创建了工艺教育学院,此举改变了职业教育的内容、质量和形象。它的目标是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技术教育机构,促进“有效地满足知识型经济的需求”。
工艺教育学院(ITE)的创始人引进了具有广阔视野的领导和关心学生的员工,他们完全改变了课程和劳动力的认证体系,在新的工业领域开发课程,把现有的技术学校变成大型校园,具有成熟的技术基础,而且与跨国公司有密切联系。为了回应对社会对成绩较差学生的偏见,工艺教育学院发展并重新命名了一种“动手、动脑、用心”的实用学习。结果自1995年以来入学率增加了一倍,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目前大约占大专教育人数的25%。超过82%的学生在2009年完成了他们的培训和工作安置。工艺教育学院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也较高,技术教育轨道现在被学生视为一个通往光明未来的可靠途径。
技术教育在工艺教育学院取得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学生在学术生涯的早期有了厚实的学术基础,使他们能够获得前沿雇主所需要的更复杂的技能。工艺教育学院获得了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艾什(ASH)政府治理与创新中心颁发的IBM创新奖,并已被确认在技术教育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