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常被形容为隐形疾病,患病初期一般没什么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易引发骨折,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由此可见,此疾病不容忽视。《活得好》请骨科专科医生谈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因素和防治方法。
百汇东岸医院骨科医生Hitendra K Doshi说,骨质疏松症是指骨骼失去骨量和骨质。
他进一步解析,当骨骼组织流失的速度快于产生的速度时,就会引致上述状况;骨骼会变得更脆弱,容易骨折,其中髋部、脊柱和腕部的骨骼特别容易骨折。
此外,当病情到了晚期,患者或会出现驼背、变矮、背痛,尤其在下背部疼痛等症状。
骨质疏松会造成骨骼弯曲、驼背,患者也易骨折。(档案照) 风险因素:
女性:患病风险比男性高一倍。在更年期后的5至7年内,可能多达20%骨质流失。
女性更年期提前(45岁前)。
年龄:一般来说,骨量在我们20多岁时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有家族史(家族有人患骨质疏松)
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
体重过轻。
患有某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甲状腺疾病。
服用某些药物,如甲状腺药物和皮质类固醇(通常用于治疗哮喘和关节炎等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可治疗的;医生可开药,如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以帮助增加骨密度。
重要的是要做适当运动,以使骨骼更坚固,并保持健康饮食,避免过量饮酒、摄取过多咖啡因和钠,因为会导致骨质流失和/或影响骨骼形成。
记者:庄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