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齐慧源:​美国乔治城大学图书馆中英文版《金瓶梅》知见


摘 要: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海外反响也很大,该书明代就开始流行,陆续被介绍到国外, 翻译成多种语言,其在欧美各国的翻译来说,也有多个译本。

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图书馆藏有多种版本的《金瓶梅》书籍,有全译本、缩减本和研究专著,这一现象说明《金瓶梅》在海外还有是有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金瓶梅》;乔治城大学;图书馆



产生于十六世纪的《金瓶梅》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在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海外也反响很大,

该书明代就开始流行,陆续被介绍到国外, 翻译成多种语言,就其在欧美各国的翻译来说,也有多个译本。

《金瓶梅》中文原著主要有词话本、崇祯本、张评本三个版本系统。

1.词话本(1606—1618)指《金瓶梅词话》,又称《新刻金瓶梅词话》,因其中含有大量诗词歌赋而得名,又因初刻于明万历四十五年间(1617)而称万历本。

2.崇祯本(1628—1644)因附有200幅木刻绣像插图而得名,刊刻于明代崇祯年间,又称绣像本、说散本,全称《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3.张评本(1670—1698)即张竹坡《金瓶梅》评本,因书中带有清初文人张竹坡在崇祯本基础上的十余万言评点而得名,全称《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又有《第一奇书》《第一奇书金瓶梅》等名。

张竹坡《金瓶梅》评本,因书中带有清初文人张竹坡在崇祯本基础上的十余万言评点而得名,全称《皋鹤堂批评第一奇书》,又有《第一奇书》《第一奇书金瓶梅》等名。

张评本中除去张竹坡的评点文字外,内容上与崇祯本大致相同,是一种颇便于阅读的版本。

词话本未被发现以前,张评本是海内外流传的主要版本。


皋鹤堂本



目前所见《金瓶梅》的英语全译本共有两种:

一是由英国人埃杰顿埃翻译的《金莲》(theGolden Lotus),共四卷,1939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凯根保罗国际有限公司, 印刷于大不列颠。

此版是欧洲最早的全译本,也是西方比较权威的《金瓶梅》译本,先后发行四次。

以后再版四次(1953、1955、1957、1964)。全译本精装四册,绿色羊皮面,烫金脊。

另一译本是由美国汉学家芮效卫翻译的《金瓶里的梅子》(The Plum in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共五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39,2001,2006,2011,2013年出版。

芮译本是由美国汉学家芮效卫翻译的《金瓶里的梅子》(The Plum in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3,2001,2006,2011,2013年出版。

美国乔治城大学图书馆藏有这两个系统的《金瓶梅》版本以及演变的本子多个, 2018年暑假笔者在乔治城大学图书馆见到,简录如下:


一、THE GOLDENLOTUS(《金莲》)


英译本书封



英译本书脊



埃杰顿(Egerton)翻译的<THE GOLDEN LOTUS>(《金莲》)1939年在英国首次由凯根保罗国际有限公司出版。

埃杰顿在老舍的协助下,用了五年的时间将《金瓶梅词话》中文原著翻译成书的扉页上郑重地写着一行字:

“To C.C.Shu My Fri end”。“C.C.Shu”就是舒庆春,是老舍先生的原名,他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时就用的这个名字。


“C.C.Shu”舒庆春,老舍原名。



上图此书<THEGOLDEN LOTUS>(《金莲》)1995年再版。

书名:THE GOLDEN LOTUS

作者:埃杰顿(Egerton)

社出版:英国伦敦G·劳特莱基(Routledge )出版

绘图封面,共四卷,精装,带书匣 非删节版全本。


二、GoldenLotus(金chin 瓶Ping 梅Mei )


英译本封面


英译本外封


此书是埃杰顿的《金莲》(the Golden Lotus )的缩减本,由富兰克林·陈缩写而成,共一册。棕色布面硬壳封面,贴有纸质绘画,一女子怀抱琵琶,有“金瓶梅”三个字和汉语拼音“chin ping mei”。

书前有其本人所写的序言,

此版本在1971年由宾夕法尼亚中文出版社出版。


英译本内页



  • 作 者: 富兰克林·陈改埃杰顿(Egerton)
  • 出版社: 宾夕法尼亚中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71年

装 帧:精装


三、 THE GOLDENLOTUS(金chin 瓶Ping 梅Mei )


英译本封面


英译本封底


1939年,老舍协助埃杰顿翻译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The Golden Lotus的再版,全译本精装四册,

此版本“THE GOLDEN LOTUS”平装全两册,是2011年由Tuttle 出版机构出版。

封面有绘画,书的上端写着“中国古典小说”,中间是书名“THEGOLDEN LOTUS” 汉字“金瓶梅”和汉语拼音“JIN PING MEI ”,下端:中国最杰出的肉体爱情小说——赛珍珠(中央大学任教)。

最下端介绍说明:克莱门特·埃杰顿翻译,舒庆春(老舍)协助,罗伯特·黑格尔(美汉学家,东亚汉语言学教授)撰写前言,新加坡印刷。

英译本扉页


英译本扉页


四、The Golden Lotus(金瓶梅)


英译本书脊


英国人埃杰顿埃在老舍的协助下翻译的(the Golden Lotus)凯根保罗国际有限公司初次出版,1964年再版。

2011年收藏于乔治城大学图书馆。全译本精装四册,枣红色羊皮面,烫金脊。书的扉页上写着

First published 1939

Repinted 1953

Repinted1955

Repinted1957

Repinted1964

右边郑重地写着一行字:“To C.C.Shu My Fri end”。

“C.C.Shu”就是舒庆春,是老舍先生的原名。


英译本扉页


五、The Plum in the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

《金瓶里的梅子和金瓶梅》


英译本(五卷本)


美国汉学家芮效卫他曾经用30年时间将《金瓶梅》译成英文出版。

英文名字 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 or chin p'ing mei(《金瓶里的梅子》),共五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3,2001,2006,2011,2013年出版。

此版本是1993年初次出版,硬牛皮外壳,五卷本,书中有插图。

芮效卫选择词话本作为原文本,有人认为词话本是“最早的、与原作者原始著作最接近的、最能反映作者修辞创新手法的版本”,符合版本选择的原则。

可见芮效卫英译本在翻译原文本方面至少有权威性,内容全,其译作更有阅读价值。


五卷本插图内页


此书在1994年收藏于乔治城大学图书馆。


六、The Rhetoric of Chin p'ing mei


《金瓶梅的修辞》封面


《金瓶梅的修辞》版权页


《金瓶梅的修辞》美国凯瑟琳•蔻尔莉茨所著(Katherine Carlitz)根据《金瓶梅词话》研究, 1986年由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出版。


《金瓶梅的修辞》目录


凯瑟琳•蔻尔莉茨对《金瓶梅》里反映的复杂的综合文化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第一章《金瓶梅》的文学世界,就介绍了《金瓶梅》成书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潮流。

第二章讨论《金瓶梅》结构和主题;

第三章关于《金瓶梅》的宗教问题。

全书共有七个章节。

在以后的章节里还讨论了《金瓶梅》的语言结构和叙事结构、宗教等问题。

这部书的出版标志着在英语的环境下对中国晚明小说进行全面研究论述的专著已经开始出现。


七、《金瓶梅》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

[香港]印行


汉文版《金瓶梅》有两种,一部是由星洲世界书局有限公司[香港]印行,吉隆坡世界书局发行,上中下三卷,1978年3月版。


港版封面


港版内页


有前言和附录,介绍作者与创作时代,学界对作者版本的争议情况,这两部分都没有署名作者。

附录在最后落款只有时间地点:1993年10月10日北平。该书100回,回目与崇祯本几乎一样,有个别的地方不同,如:

第二回 俏潘娘簾下窥人,老王婆茶坊说口

第二回 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说技 (崇祯本)

第七回 薛媒婆说娶孟三娘 杨姑娘气骂张四舅

第七回 薛媒婆说娶孟三儿 杨姑娘气骂张四舅(崇祯本)



港版回目


根据回目可以判断该书是以崇祯本为底本翻译的。

有前言,讲作者和成书时代 无作者

有47页的附录,介绍学界对作者版本的争议情况,和作品创作时代背景的介绍。


八、《金瓶梅词话》上海杂志公司刊行于

民国二十四年十月(1935年)初版


民国版封面


民国版封面


上海杂志公司刊行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1935年)初版,32开平装全五册100回。

兰陵·笑笑生撰具明万历本排印,贝叶山房张氏藏版。

施蛰存校点,铜板插图, 一版一印,世称“施校本”《金瓶梅词话》,

书分甲、乙两种版本,此为用道林纸精印的甲种本,印数和流传较少。

此书为抗战前夕出版,后经战火洗礼,全五册留存极少。

该图书馆见到第二、三、四册三本,缺少第一、五册。


民国版内页


民国版版权页


总之,《金瓶梅》问世之后,被翻译介绍到海外,而到底出了多少个英译本以前似乎没有人确切统计过,美国乔治城大学所见的以上版本,并不全。

因为乔治城大学没有中文专业,图书馆所收图书仅仅为普通读者阅读而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该图书馆却藏有多种版本的《金瓶梅》书籍,有全译本、缩减本和研究专著,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金瓶梅》在海外还有是有不小的影响,

一方面说明《金瓶梅》的西译从通俗简易向原味完整发展,汉语古典小说的海外传播从浅层欣赏走向学术研究。

此次美国访书匆匆掠过,并没有细细查询,可能可能还有没看到的《金瓶梅》其他版本,期待将来有机会再去细细查询。

本文作者 齐慧源 教授



文章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本文获授权刊发,原文刊于《2019(石家庄)国际金瓶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