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新加坡早报介绍说,上个月共有54人死于冠病,除了一人年龄介于12岁到59岁外,其余53名逝者皆是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专家指出,这个群体仍属高风险人群,仍要提高警惕。
自从5月3号回到新加坡,我就没有带过口罩了,在地铁和巴士上,看到少部分人戴着口罩,但是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那种恐惧感,所以也随着大多数人一样没有戴。
在我回新加坡的前几天,我家亲戚去北京出差,发现喉咙不舒服,过了一天,有一点点儿发烧,嗓子难受,有点儿像感冒的症状,吃了两片我带回去的班纳杜,烧退了,只是喉咙痛,说话有点儿鼻音。过了两天吃东西没有味道,味觉和嗅觉丧失了,到了第八天,自测抗原是弱两道杠,又过了几天,共十多天吧,逐渐的症状消失了。
亲戚是第一次中新冠,在中国2022年12月和1月新冠大爆发的时候,他们全家没有一个中的。没想到在4月22号去北京出差的时候,却中了新冠,不过症状都较轻,没有我们大爆发时那么难受痛苦。
在中国的时候,我每次出门都认真的戴着口罩,因为家里有老人总担心把病毒带进屋,年纪大了,免疫力低下。
在很注意没出门的情况下,2022年12月我还是中了新冠,在我和母亲都康复了的时候,父亲却发烧不退,仅2天的时间就离开了我们。有内疚有自责,全家是我第一个中的新冠呀,回国一年半的陪伴照顾,仿佛父亲还在,音容笑貌,善解人意的每句话,就在眼前耳边......
忙完父亲的后事,回到新加坡,因为中过还没过半年,所以感觉还有免疫力在吧,一直都出门没有带口罩,虽然心里还是没有安全感,但俨然没那么警惕了。
看了今天的报道,我突然又重视起来。新加坡今年1月有12人因冠病死亡,2月则有五起死亡病例,3月份为13起,加上上个月,今年首4个月冠病死亡人数达84。
数据显示,这84名冠病死亡病例中,只有三名死者的年龄介于12至59岁,其余81人都是60岁及以上的长者。
新加坡本地传染病专家梁浩楠医生依此形势估计,5月份的死亡人数可能会更高,而60岁及以上的年长者仍是风险最高的群体,因此决不可放松警惕。
Chua Medical诊所家庭医生蔡源吉受访时举例,最近有一名86岁老翁,确诊后却毫无症状。他因妻子感染后发烧,怀疑自己可能中招自行做ART检测发现果然已确诊,而且是距离一年后再确诊。“感染了冠病却无任何症状的情况并不罕见,但若是年长者则存在一定的风险,这可能会加剧他们原有其他疾病的情况,若太晚才发现他们已感染冠病,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因此冠病弱势群体尤其是年长者若身边有亲人确诊了,务必要记得自己多量体温、测血氧,若有异样也能尽早发现并接受治疗。 ”
新加坡医生和传染病专家指出,一般再感染病例与上一次感染时间间隔大约在一年左右,但梁浩楠医生则引述去年医疗报道曾出现的一起罕见病例,该病患在三个星期后再度感染冠病。因此,其中也有个人体质等因素。
新加坡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古阿烈(Alex Cook)副教授却指出,相较于疫情前新加坡每日约有两人死于流感,单月54起死亡病例并不算高。“另外,早前在疫情最严峻时,有好几个月有近300人死于冠病。”他也希望大家鼓励并提醒身边人,尤其是感染弱势群体,及时接种冠病和流感疫苗。
新加坡冠病疫苗专家团呼吁60岁及以上年长者,以及身体虚弱者在距离前一次接种追加剂约一年后,应接种最新的二价疫苗追加剂。
冠病疫苗专家团5月22日发文告说,这些民众在最近一次接种追加剂的五个月后,就可接种新的二价疫苗。那些尚未完成基本接种程序的民众也应尽快接种。
最近几周冠病病例激增,住院病患也增加。感染冠病可导致现有病况恶化,造成严重感染或呼吸困难,尤其是年长者、身体虚弱者,以及他们当中尚未接种二价疫苗的人。
专家团注意到,住院的冠病病患比较有可能是尚未更新疫苗防护,以及尚未接种二价疫苗的人,其中相当多的病患甚至没有完成基本接种程序。
虽然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基本保护在超过一年后仍能预防重病,但造成最近一波疫情的是奥密克戎变种病毒,二价疫苗追加剂能够更有效地对抗这些在国内外散播的变种病毒。
专家团也说,新加坡至今注射了超过1700万剂冠病疫苗,接种疫苗的好处仍远大于风险。随着冠病病例在本地和区域内激增,接种二价疫苗追加剂将可降低出现重症、潜在病况恶化或须住院的风险。
的确,接种二价疫苗的人,中了新冠症状也极轻,我新加坡的朋友过年期间回中国正赶上高峰期,下飞机到家第三天就中了,只是嗓子难受一下,一天就好了。他们就是打了二价疫苗,共4针。
今天的报道再次提醒大家,新冠还在身边,李显龙总理前几天出国访问回来也第一次中新冠了。
我一个新加坡朋友的女儿新冠也刚刚阳康,她也是第一次中,共打了3针疫苗。
不管怎样,大家还是时刻注意卫生,勤洗手消毒!
人多的地方,我还是会戴口罩的,你会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