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所谓的好坏之争只是立场不同,但法律是底线。越过了这个底线,只会自取灭亡。
翻开历史的扉页,有一种人总是能引起大众的激烈争论。他们游走于黑与白的边缘地带,亦正亦邪,一面是善良,一面是残忍。郑翠萍便是这样的人。----引言
1964年,一艘来自中国的货轮缓缓停在纽约港口,搬运工们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卸货工作。忙乱之中,无人注意到从船上下来了一名中年男子。他穿着船员制服,混在卸货的队伍中,成功躲过了监管,朝着繁华的纽约城而去。
这名男子便是郑济良。他是一名中国船员,老家在福建福州,是亭江镇盛美村人。郑济良家中有一位年迈的老母亲,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女儿,名叫郑翠萍。
郑翠萍是个聪明有主见的孩子。郑济良偷渡到美国后,郑翠萍和奶奶留守在老家,时不时就会收到郑济良寄来的钱和信件。
这些钱都被郑翠萍攒起来了,只留出一小部分作为家用。至于那些信,郑翠萍则是反复读了好多遍,因为信的内容实在太吸引人了。
信中,郑济良极尽夸赞之能事,将美国描绘成了自由繁华的人间天堂。在父亲的影响下,郑翠萍对美国产生了极大向往,这种向往随着年龄的增大越发深刻。
1973年,郑翠萍和家人搬到香港,初步展现了她的经商天赋。她拿出自己攒的钱开了家百货商店,经营得有声有色,很快就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后,郑翠萍开始扩大业务。她将目光放在了与香港毗邻的深圳上,在这个城市开了家服装厂。
至此,郑翠萍也算是小有成就的商人了,但她仍旧不满足,心心念念着美国这个繁华国度。
然而,美国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郑翠萍没有门路,只能效仿父亲,和丈夫混上了一艘开往美国的商船。
郑翠萍如愿在美国留了下来,但她的运气属实不太好。在美国待了两年后,美国移民归化局就发现了偷渡过来的郑翠萍,郑翠萍被拘留了一段时间,随后被遣返到香港。
这次的失败经历并没有让郑翠萍知难而退,相反地,在亲眼见过美国的繁华之后,郑翠萍去美国的执念更深了。
1981年6月,郑翠萍的商店里来了一对美国夫妇,郑翠萍深知她的机会来了。她亲自接待了这对夫妻,并热情地和对方攀谈,话里话外充满了对美国的向往和喜爱。
夫妻俩对这个怀有“美国梦”的福建宝妈很有好感,表示愿意帮助她去美国,但是是以保姆的身份。
让人没想到的是,郑翠萍答应了。当她去办理签证时,工作人员再三和她确认:“你真的要放弃香港的一切去美国当保姆吗?”郑翠萍的回答非常坚定,并且自信她会成为最优秀的保姆。
于是,郑翠萍再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久别重逢,郑翠萍的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豪情。她不会说英语,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只能去唐人街碰碰运气。
唐人街是华人聚居地,且大部分都是福州人。在老乡的照拂下,郑翠萍很快就融入了这里。她重操旧业,在唐人街开了一家百货商店,逐渐站稳脚跟。
这之后,福州的偷渡之风愈演愈烈,时不时就有亲朋好友联系郑翠萍,让她帮助他们偷渡到美国。极具商业头脑的郑翠萍立马嗅到了商机,开始将偷渡作为一门生意经营。
要偷渡到美国?可以,交钱就行。郑翠萍拿钱办事,帮助一个又一个福州老乡实现了“美国梦”。
一开始,郑翠萍的客户还很少,只有十几个熟人,但最后,郑翠萍逐渐打开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那么,郑翠萍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偷渡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的?答案在于她制定的偷渡路线。
郑翠萍的偷渡路线繁琐复杂,不走寻常路,多是一些偏僻的路线。虽然耗时长了一点,途中劳累了一点,但安全系数更高,风险也更小。在偷渡客们的口口相传下,郑翠萍成功打出了口碑,来找她的偷渡客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郑翠萍的服务也别具一格。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偷渡还有服务可言吗?当然有。
郑翠萍收了偷渡客的钱之后,会嘱咐手下在路途上悉心照料他们。轮船停泊靠岸,郑翠萍还会和家人去接,仪式感给得足足的。
不仅如此,郑翠萍还有“售后服务”。偷渡客们初到美国,人生地不熟,很容易产生恐慌感。这时候,郑翠萍就会派一个人陪着他们熟悉下环境,带他们去购置生活用品,带他们去理发买衣服等等,可以说十分贴心。
质量和服务的双重加持下,郑翠萍的招牌逐渐打响。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郑翠萍已经小有名声。与此同时,从福建偷渡到美国的人数达到了历史顶峰,郑翠萍的“黄金时代”也正式来临。
乘着这股东风,郑翠萍又开辟了一项新的业务:帮老乡寄钱。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偷渡客们虽然迫于生计远走异国,但大部分人都放不下远在中国的家人。在美国找到一份工作小有积蓄后,他们都会把钱攒起来寄回家。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寄?
有需求就有市场,郑翠萍注意到这个问题后,思想开始活络起来。她在纽约、福建和香港都生活过,这三个地方都有她的人脉,最重要的是她有钱,完全有能力在人民币和美元之间自由兑换。
于是,郑翠萍的寄钱业务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需要往家里寄钱的华人,只要将美元交给郑翠萍,并支付3%的佣金,便可将钱顺利寄到家中,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天,十分方便快捷。
郑翠萍的寄钱服务一经推出,就在华人圈里迅速普及。一时间,“要汇钱,找萍姐”成为了许多华人的共识。每年,他们通过郑翠萍寄回国的钱就多达上百万美元,郑翠萍在中国福州的汇钱网络也越来越完善,有了“一家独大”的趋势。
在金融行业尝到甜头之后,郑翠萍再次迸发新的赚钱灵感:放高利贷。
郑翠萍的高利贷业务主要面向两种人:一种是初到美国找不到工作,生存艰难的偷渡客。另一种是想来美国,但是付不起偷渡费的人,他们都是郑翠萍的“肥羊”。
每借出一笔钱,郑翠萍就收取30%的利息。实在还不起的就以工抵债,在郑翠萍手下打工,直到还清债务为止。
不得不说,郑翠萍真的精明无比。此时的她手握偷渡、汇钱和高利贷三种业务,赚钱赚到手软,但她依然不满足。
为了“可持续发展”,郑翠萍用赚来的钱在老家盖了一栋具有西方特色的别墅。别墅有四层高,每一层都有阳台,屋顶还矗立着华丽的宝塔。这座别墅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村里人:偷渡到美国就可以发家致富赚大钱。
不仅如此,郑翠萍还资助盛美村建立了一座英语学校,专门教村民说英语,就连村里的孩子都被送进去学习,大有把偷渡作为祖传事业发展的趋势。
在郑翠萍的有意刺激下,越来越多的人抑制不住对财富的渴望,纷纷偷渡到美国,郑翠萍也从他们身上捞到了大量油水。
据调查,在19世纪80年代末的唐人街,几乎每个福建人都和郑翠萍借过钱。为了招待这些老乡们,郑翠萍还特意买了一栋房子,让“客户”宾至如归。
这便是郑翠萍的高明之处。她站在偷渡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的事情很有温度,比那些只知道收钱的“蛇头”更有人情味。况且,她的“偷渡一条龙”服务也切实为老乡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故而,在这些人眼里,郑翠萍不是资本家,而是带着他们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是乐于助人的慈善家。短短几年时间,郑翠萍的名声就水涨船高,人人都敬称她为:“大姐萍”。
20世纪90年代初,郑翠萍认识了福清帮的老大郭良琪。郭良琪也是偷渡客出身,他的性格果断利落,敢拼敢打,和郑翠萍一样经营着偷渡业务。不同的是,郑翠萍的偷渡是小作坊形式,而郭良琪则走的高端路线,他的偷渡工具,是专门载客的客轮。
通常情况下,一艘客轮可以装几百人,偷渡一次的利润就足够让人眼红。
郑翠萍和郭良琪相熟后,得知他有购买轮船的渠道,便有了想要合作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一方提供“客源”,一方提供交通工具,靠着偷渡国人大肆敛财。强强联合之下,郑翠萍的偷渡事业迎来了巅峰时期,被尊称为“偷渡皇后”。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更何况是危险莫测的偷渡之旅。1993年,郑翠萍、温玉辉和郭良琪三人合作的轮船在肯尼亚发生意外搁浅,船上的偷渡客都被困在了上面。
郑翠萍心急如焚,立马联系了郭良琪,让他重新弄一艘船来。郭良琪二话不说,找到了一个认识的台湾蛇头,让他帮忙从新加坡购买一艘船。然而,这个台湾蛇头不太靠谱,船虽然买到了,但却是一艘货轮,而且破破烂烂,锈迹斑斑,看着就不禁造。
当货轮行驶到搁浅地点时,所有人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艘老年船是来接他们的。船上的蛇头大概也觉得这船烂得有点看不下去,就重新粉刷了船头,并且为它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金色冒险号。
看着老破小的金色冒险号,偷渡客们明白这是他们走出困境的唯一机会。没有纠结太久,三百多名偷渡客陆陆续续地上了船。
127天后,轮船靠近了美国海岸线。怕被美国政府发觉,金色冒险号只能在海岸线外的公海上逡巡,等待前来接应他们的快艇。
但万万没想到,原计划前来接应的人已经死于黑帮械斗,且由于局势太混乱,郭良琪也没精力注意到这群人,这就导致轮船上的偷渡客们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接应的快艇。
两个小时后,船上的蛇头发话了:快艇来不了了,想要去美国就自己游过去吧。
此时已至深夜,偷渡客们望着黑漆漆的海面,想到自己的美国梦和财富梦,还是咬牙跳了下去,就连不会游泳的也加入其中,想要拼死一搏。
几百个人往海里跳,制造出的动静非常大,很快就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美国警方迅速出动赶到现场,从海里捞出了两百多名人蛇,其余十人均溺水而死。
他们漂浮在海面上,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梦想中的国度触手可及,然而所有的希望,都随着海上的泡沫消弭于无形。
金色冒险号惨案一经披露,就惊动了整个美国社会,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正视起被他们忽视多年的偷渡问题。经过一番调查后,案件相关负责人逐一浮出水面。
郑翠萍早早就听到风声,逃回了福建老家,温玉辉和郭良琪动作慢了一步,被美国政府抓获。
此后,郑翠萍一直用假护照游走于美国、福建、香港等地,在老乡的掩护下继续顶风作案,帮助一批批中国人偷渡到美国。
1998年,郑翠萍再次翻车。由她组织的偷渡队伍在海上遇到了意外,轮船倾覆,导致十四名人蛇溺亡。
这次的意外事件就像是一个不详的开端,为郑翠萍的偷渡王国敲响了丧钟。
2000年年初,一位驻香港的美国领事馆官员像往常一样,整理着机场丢失的绿卡。好巧不巧,郑翠萍小儿子的绿卡就在其中。
这名官员看到绿卡之后,立刻就联系了香港警察,双方制订了一个抓捕郑翠萍的计划。
这个计划以一封信函为开头,由机场发送给郑翠萍的小儿子,主要内容是告知他他的绿卡丢了,需要来机场办一下相关手续。接着,香港警方迅速在机场布控,等待郑翠萍自投罗网。
这个诱饵计划很完美,但谁也不知道郑翠萍会不会来。
好在,郑翠萍还是来了。她刚出现在机场,就被蹲守已久的警方抓获。这个在偷渡界叱咤风云的“蛇头皇后”,终于迎来了法律的制裁。
郑翠萍被抓后,香港政府判处她两年监禁。两年时间一过,郑翠萍就被引渡回美国,接受最终的审判。
2005年,郑翠萍的案件在纽约法院开庭,她的老熟人温玉辉和郭良琪也作为污点证人出现在了庭审现场。
不仅如此,美国检方还找来了郑翠萍的“客户”,披露了她收取高额偷渡费的行为。种种铁证之下,郑翠萍坐实了人口走私和敲诈勒索的罪名。
郑翠萍不服气,声称这是污蔑。为了证明自己,她当场就说了一大段自我陈述,将她的所作所为归为一个母亲的无奈之举。
然而,郑翠萍的这番陈述并没有说服法官,他对郑翠萍说:“你并没有被诬陷,你把中国人对美国的渴望变成了牟利工具。”
随后,法槌重重落下,郑翠萍的宣判也尘埃落定:她被判了35年监禁。
审判结果传到郑翠萍老家后,许多村民都接受不了。他们纷纷给美国政府写信,表示自己愿意分担郑翠萍的刑期。只要每个人轮流服刑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萍姐就不用受苦了。
村民的请求当然没得到回应,郑翠萍还是老老实实地蹲大牢去了。狱中生活沉闷凄苦,郑翠萍的身体很快就垮了下去,并且患上了胰腺癌。
2014年4月24日,郑翠萍在病痛的折磨下痛苦死去。她的葬礼十分盛大,数千名受她恩惠的人自发前来送行,唐人街上更是停了一百多辆林肯,极尽豪奢。
郑翠萍死后,世人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她是好人,圆了家乡人民的美国梦,带着他们发家致富;也有人说她是坏人,罔顾法律和人命,用高利贷吸劳动人民的血。但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郑翠萍都是法律不能容忍之人。
诚然,郑翠萍为家乡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但同时,她也触犯了法律。所谓的好坏之争只是立场不同,但法律是底线。越过了这个底线,只会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