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大航海时代,除了陆地争霸以外,还有同等重要的海洋争霸。这两者都是塑造全球及区域秩序的主线。即“陆地争霸则是塑造区域秩序的主线,而海上争霸是塑造全球秩序的主线”(参考至《枢纽》)。但其实我们仔细看下来的话,这个海洋争霸的过程,其实就是英国对抗海洋霸主西班牙的故事。其结果我们都知道,那就英国成功击败了海上霸主西班牙,从此取而代之,成为全新的世界霸主。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在英国和西班牙这段海洋争霸的过程中,英国之所以会取得胜利,除了必备的军事实力之外,实际上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观念转型。也就是从传统的陆地视角转化到全新海洋视角的过程。要知道,这是现代国家秩序当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变化,同时,也是我们在学习世界历史及国际政治史的一个很重要的视角。
当然了,我们也知道,任何转型都是十分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转型通常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原来的舒适区,进入到一种此前没有过的生存方式中。成功者往往对于过往的成功方式有着较强的路径依赖,所以基本上不会愿意主动转型。毕竟进入到新环境中,就意味着要面对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转型这种事,通常都是落后者或者失败者,在百般无奈下才会做出的观念转型,这样反倒还能有逆袭的机会。而我们要说的英国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之下,被迫走上了转型自强的道路!
英国舰队
英国观念转型的背景
我们知道,相对于英国等欧洲国家中,西班牙率先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但是他们一直以来都是单纯的“陆地视角”。什么意思呢?西班牙开启大航海以后,主要的目的就是在海外攫取财富,从而走上到了欧洲霸主的地位。但是,西班牙在海外的战略设计,就是先掠夺大量的土地,然后再开始攫取财富。这也就是说,西班牙人认为,财富和力量最重要的基础是来源于土地的。
当然了,西班牙的这种思路本身也没有什么错误,毕竟土地的确能给人带来确定性和安全感,相比之下的海洋则更多充满着不确定性。所以在此前的欧洲历史上,占有土地一直都是争霸的核心手段。对于西班牙来说,开展航海其实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的手段,除此之外,航海本身的意义并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仅是西班牙人的固有思路,那时候的整个欧洲也都是这样的思路,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陆地视角”。即便是当时的英国也不例外。
英国是一个独居海外的岛国,而在陆地视角下,岛国就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处境。所以英国统治者从中世纪以来的长期战略目标就是如何在欧洲大陆抢夺到更多的地盘,其中英法之间著名的百年战争就是因为英国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才开展的。但是在1453年的时候,百年战争就宣告结束了,而战争的结果,就是英国在欧洲大陆抢到的领土几乎全部丢掉了,再度回到孤悬海外的境地,似乎就要沦为一个二流国家了。
不仅如此,在此之后,英国又发生了持续三十年之久“玫瑰战争”,国内的王亲贵族们开为了争夺皇位的继承权,彼此屠杀,可谓是惨不忍睹。而等到英国的王位争夺终于告一段落以后,英国还得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抚平伤痛。等到好不容易重新站立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在大航海上已经远远落后了。其中,美洲的一些富庶的土地已经被西班牙人给占领了,最后留给英国的只有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
此时西班牙人也没有闲着,他们凭借着在美洲抢来的财富,开始组建起大规模的舰队,横行四海,这样一来,英国就更加难以招架。此外,在1493年教皇的主持之下,西班牙与葡萄牙还瓜分了统治全世界海洋的权力,其他国家人如果未经这两个霸权国家的允许就到海上去进行航行活动,那就会被定义成海盗行为,接着便会遭到这两个国家舰队的“合法”打击。所以,英国在海外开展的各种活动,都因此而欠缺正当性。
所以我们能看到,此时的英国手里几乎全是烂牌,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翻盘的机会了。但是我们在上文也说到了,往往是那些落后者或失败者才敢做出转型的决定。而英国的观念转型,正是在这样的困窘不堪的状态中被迫开始的。
玫瑰战争
英国的观念转型
在西班牙与葡萄牙瓜分了统治全世界海洋的权力之后,这就意味着英国已经没有办法再去海外占领土地了,所以英国只能不去过多的追求占领更多的土地,而是开始着手于控制海上航道。因为英国意识到,只要自己能控制住海上的航道,那么就能够控制远洋贸易。英国的这一观念转型,便是我们上文说到的,从“陆地视角”到“海洋视角”转变。
但问题是,怎样才能去控制海上的航道呢?
英国舰队画
英国一开始的时候,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占领一些特定的据点,比如好望角、苏伊士、新加坡等等。这些据点都是海上航线的咽喉之地,例如新加坡就是控制值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咽喉。所以只要控制住这些地方,那么海洋就近乎就是英国的内湖,从而就能使得海洋贸易的财富全部都进入了英国人的腰包里。最重要的是,英国完全不用负担占领和管理这些土地的成本。
换言之,一旦英国控制了这些据点,那么即便西班牙占领更多的土地,其意义也不大了。因为西班牙那些领土上的财富,如果不能运回去,那么也没有什么意义。而如果想要运回去,就必须得从海上走,而海上的航线恰恰就是掌握在英国人手中的。所以说,西班牙的财富,相当程度上就不能自己做主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控制海上据点有那么多的利益,为什么西班牙人就想不到呢?
西班牙军队
其实,并不是西班牙人想不到,实际上他们早就知道了。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样,领先者是没有动力去主动转变思路的,他们是不轻易,也不情愿转型的。西班牙作为大航海的先行者,他们所关注的财富,其首要还是来源于土地。他们从美洲的土地上已经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了,而海上据点并不能直接产生财富,所以西班牙人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去占领它们。
我们要注意的是,海上据点与财富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一种根本的观念转型才能够被发现出来的。西班牙人虽然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却由于没有遭遇到大的困境,所以自然不会想着去改变原有的观念。要知道,改变观念实际上比改变工具要困难得多,如果没有到困境之时,一般来说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一点,英国就是典例!
正式由于这种观念的转型,才能让英国轻装上阵,最终击败了军事实力爆棚,但同时观念陈旧、负载过重的西班牙。其中最标志的事件就是发生在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一支舰队,拥有一百多艘战舰,三千多门舰炮,数以万计的士兵。而且,这还只是西班牙派去攻打英国的军队而已,要是算总数的话,当时的西班牙巅峰时候就有一千多艘舰船,总排水量甚至超过了现在美国单支航母编队。要知道,那可是木帆船时代,由此可以想象西班牙的海军规模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那么,西班牙如此强大,为何会在短短十几年之后,输给了英国呢?
西班牙无敌舰队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西班牙开启了造船术的变迁,但是在战争技术上并没有发生变化。即便是海战,它依然执着于近身肉搏。相比之下的英国,则放弃了这种近身肉搏的传统低效的打法,而专门用火炮。英国的舰船虽然其吨位小于西班牙,但是火炮的射程却远大于西班牙的火炮射程。毕竟这对于西班牙的近身肉搏战来说,火炮射程的长短则不是他们考虑的范围。所以英国人就是依靠着这样的“优势”,机动灵活的摆脱了西班牙的战舰,避免了近身肉搏战,并同时用火炮攻击。最后便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给打败了!
三十年战争
总结:
通过1588年的这场海战,我们可以隐约看见一个趋势,那就是西班牙式的陆地视角已经过时了,英国式的海洋视角才代表着未来,现代国际秩序也将沿着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逻辑展开。英国和西班牙海上霸权之争,就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参考资料:
- 《枢纽》
- 《国际政治学》
- 《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