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政府的雇佣补贴计划真的是挽救经济一剂良药么

为协助企业应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新加坡政府今年2月推出雇佣补贴计划(JSS)。该计划于3月、5月和7月三次追加拨款,用以补贴新加坡本地190万雇员的薪资。

10月29日起,新一轮补贴总额55亿新元即将发放。加上此前三次追加补贴,新加坡企业雇主共获得215亿新元政府资助。

这项以助力企业保住员工为目标的雇佣补贴计划,因为一再延长和追加,引发了社会讨论和学界关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Dimas Fazion认为,雇佣补贴计划从短期来看能起到帮助企业员工保住工作的作用,但也会影响企业创新和劳动力再分配。

教授简介

Dimas Fazio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金融系助理教授

英国·伦敦商学院

金融学博士

教研领域:实证公司金融、金融网络、银行、劳动经济学等

当前,新冠疫情在公共卫生和经济领域都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对此,各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制定了史无前例的经济政策予以应对。

以新加坡为例,政府实施了雇佣补贴计划为企业提供临时经济救济,帮助企业支付工资来留住员工。新加坡政府宣布补贴新加坡本地员工薪资的25%至75%(上限不超过4,600新元)。这项计划原本定于5月到期,后又一再延长,最新消息是会延长至明年3月。

有关于这项雇佣补贴计划到底应该什么时候终止,是否还要延长,眼下都成了问题。政府是否要再次延长补贴期限,亦或是直接终止?毕竟,这项计划属于临时措施,而疫情危机最严重的时期似乎已经过去了。

全球的经济学家有这样一种共识,即政府应在中短期内继续补贴劳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即便是在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新冠的影响也还远没有结束。经济的脆弱性和疫情进一步蔓延的风险给经济复苏带来了严重风险。小企业和低收入工人仍然极易受到危机的影响。因此,过早取消这些政策可能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公司破产。

中短期的问题

尽管很多人赞成相关政策,但并未考虑到其潜在的成本问题。除了给纳税人带来负担之外,对劳动力的补贴还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这些措施会否在短期内产生作用,但在中长期来说,却导致经济复苏延迟?

雇佣补贴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帮助公司留住员工。一方面,该计划作为一种临时措施可能非常有效,因为短期来看能否留住员工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该政策可能会降低员工跨公司流动的可能性。

为什么从长期来看这可能造成问题?因为可能会增加成本,甚至会阻止其他公司雇用受益于补贴的员工。

最糟糕的情况,员工可能会选择留在经济前景不佳的公司中,而他们原本可能会选择跳槽到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小且经济前景较好的公司或部门,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这种劳动力分配不当意味着一些绩效较好的公司正在补贴其他公司,因此降低了总生产效率和经济活动水平。

影响创业和劳动力再分配

另一方面,补贴措施会抑制创业和新公司的创立,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

原因有二:首先,创办公司本身就是一项冒险的尝试,尤其是在当前不确定的时期。因此,创业人员可能不愿意放弃相对稳定的补贴工资而冒险选择创业。

其次,由于缺乏劳动力流动性,这一时期雇用员工可能会更加困难,开设公司的成本可能更高。

新公司开设数量减少,其直接后果是经济中的创新力和职位空缺减少。在这种几乎冲击到社会和劳动关系各个方面的模式转变危机期间,创新是开发适应现状的新技术的关键。

因此,雇佣补贴计划可能会导致另一种隐性补贴:即该计划实际上帮助的是创新能力较弱或对当前危机无法灵活适应的公司,但牺牲了更具弹性和创新力的公司的利益。

总体而言,尽管雇佣补贴计划可能阻止了经济活动的进一步恶化,但无限期延长该政策也会产生一些弊端。

新加坡滨海湾中央商务区(资料图片)

近期来看,新加坡的公司可能仍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继续运营,但政府也应设法消除此类援助的不利影响。

政府今年8月宣布会提供9.2万个就业和培训机会,并将采取额外措施来改善劳动力的流动性。例如,提高被解雇的员工在第一年的失业保险金。

如此一来,雇员可能会愿意承担跳槽至另一家公司的风险,因为即使在那之后不久被解雇,这些雇员也有足够的失业保险做后盾。

同样,拥有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也会受益,因为他们有望获得足够的人力来维持公司的发展。

过早缩减劳动力补贴可能会带来高昂的经济成本,但这一成本可能比政策制定者最初预计的要小。

尽管在经济脆弱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雇佣补贴计划这样的政策为低收入雇员和较小的公司提供支持,但政府也应好好思考如何面对这一政策所带来的其他后果。

文章源自NUS Business School Bizbeat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原题为Shortcomings of the JSS as a permanent solution to the pandemic crisis

作者:Dimas Fazio,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

翻译:师文华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