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简称国大(NUS)是新加坡最高学府,在教学、研究以及创业方面于世界上都具有卓越的领先优势。在2019年最新的QS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居世界第11名。
国大拥有来自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000名学生,学生的多元化背景和都市化的环境造就了国大三个校园丰富的学习与生活氛围。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开办了60个本科专业,设有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商学、法学、建筑学、电脑学、杨潞龄医学院和杨秀桃音乐学院。
另有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东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校园内还分布着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TLL)和属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数据存储研究所(DSI),信息研究所(I2R),材料研究和工程研究所(IMRE),分子细胞生物研究所(IMCB),量子科技中心(CQT)等高级研究机构。
新加坡国立大学凭借雄厚的教学资源在新加坡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其科学研发手段更是在不断进步,近日更是频频发出研发成果,今天就来盘点一下新加坡国立大学究竟研发出了哪些好成果。
研发胃癌血液检测法
胃癌分别是新加坡男性和女性第五和第六大癌症杀手,每年造成约300人死亡,但早期胃癌的五年存活率高达95%。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上肠胃外科主任兼高级顾问医生苏博欣教授说:
“ 多数胃癌病患确诊时已处晚期,五年存活率甚至低于5%。因此若想减少胃癌死亡率,一个有效的方案便是尽早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研究团队从2012年起分析682名病患血液中的578份微核糖核酸(microRNA),发现12个microRNA组成的生物标记能诊断病人是否患胃癌,准确性超过92%。研究团队也以此研发出符合临床标准的胃癌血液检测试剂盒,于2013年至2018年之间对国大医院和陈笃生医院超过5000名病患进行验证。
他们发现,把血液检测与内窥镜检查和活体组织检查进行对照后,无论病患年龄、性别和肿瘤阶段,血液检测都能成功测出87%的胃癌,其中包括87.5%的第一期胃癌,准确性高于其他血液检测方式。
怀疑患上胃癌的人,现在只需化验几滴血,就能初步测断自己是否有患癌,再决定要不要通过内窥镜做进一步确诊,并尽早接受治疗。
新加坡生物科技公司MiRXES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医疗诊断发展中心也根据这项检测方案,研发名为GASTROClear的试剂盒。试剂盒已获得欧盟的CE标志认证和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批准,目前已在新加坡公共和私人医院使用,并在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中国和日本进行临床研究。
研究团队目前打算在基层医疗通过检测方案评估群体胃癌风险,并提升试剂盒的实用性。苏博欣教授也透露,其他研究团队也正在分析别的癌症生物标记,以后或能结合成一套检测不同种类癌症的试剂盒。
新胃酸倒流治疗法
面对胃酸倒流,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也推出新的治疗方法,病患可选择在食道下端套上一种用铁珠子连起的环形仪器,帮助正常缩放食道,控制胃酸往反方向推回食道、胸口或喉咙。
根据患者的食道大小,通常一个环形仪器有约12到17颗胡椒粒般大小的铁珠子。铁珠子附有磁铁,通常是缩著,避免胃酸返反方向流上食道,一旦食物滑下就会开启。
比起得采用缝合技术缩小食管道下部以阻止胃酸逆流的传统手术,病患须约六周才能进食固体食物,新方式可让患者在植入仪器当天就照常用餐。
国大的研究不仅在于治疗胃病上,面对甚为严重的冠状病毒,新加坡国立大学也作出巨大的努力研发出了亚洲首创新科技。
60秒验出冠状病毒
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生贾祝楠博士和杜放,经国大研究创新计划(简称GRIP)支持成立的起步公司Breathonix,成功研发了一种易于使用的呼吸测试,可在60秒检测出冠状病毒。
测试者只需对着与高精度呼吸采样器相连的一次性吹口(Mouthpiece)吹气。之后,收集的气体被送入一台先进的质谱分析器(Mass Spectrometer)进行测量。
机器学习软件会对口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进行分析,不到一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贾祝楠博士说,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由人体细胞的各种生化反应产生,不同疾病会导致化合物的特定变化,并从呼出的空气探测到。因此,挥发性有机化学物质可作为测量冠状病毒的指标。
Breathonix团队与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合作,针对180名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检测冠状病毒准确度达到90%以上。临床试验还在进行中,须要进行更多的测试以提高准确度。
如果这项呼吸检测系统获批,能运用于机场和宿舍等人流量高的地方,快速进行大规模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