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在中国首次上映,距离它在日本第一次上映的时间,已过去18年。
2001年,日本。
由于人们高涨的热情,《千与千寻》在院线上映了半年之久,累计2350万的观影人次,最终票房高达300亿日元(17.8亿人民币)。
至今,后无来者,它稳居日本影片票房榜首位。
之后,它更是斩获了影界最高荣誉——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在市场表现与艺术成就上皆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千与千寻》堪称「平成神作」。
18年后,无数影迷仍兴致高昂地购买电影票,重返那个纯真世界。
这就是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的魅力。
艺术作品无法脱离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宫崎骏和吉卜力工作室崛起于泡沫经济崩溃时期的日本。
《千与千寻》故事时间的设定,也正是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惨淡光景。
而它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于日本国运的警世寓言。
时间回到1988,日本街头有许多人拿着1万日元(800人民币)的大钞票拦出租车。
而且,他们要去的不是什么十几公里远的地方,仅仅只是从这边的舞厅到那个街角的拉面馆,不到一公里的距离,他们也不愿意走了。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会直接把万元大钞甩给司机:「不用找了!」
在那个时代,日本超乎想象的繁荣,花钱这样大手大脚的日本人遍地都是。
在当时,东京很多夜店的见面礼就是一块金表;在夜店里热出汗了找不到纸巾,顺手就拿现金擦;原来只有大款才能玩得起的高尔夫,在那时的日本迅速平民化。
市场上因为抢不到人倒闭的公司太多了,很多零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脚还没踏出校门,不少企业就先为他们预付半年工资,还要请他们吃饭,保证在学校里就把人抢到手。
东京有一个HR美滋滋地向领导汇报说:「我只花了4万日元就把他(学生)搞定了!结果领导反而勃然大怒:「工作不行也就算了,连钱也不会花吗?」最后亲自请大学生吃高档料理赔礼道歉。
在90年代初,如果你告诉一个日本人,你们现在的繁华只是昙花一现,很快要进入失去的二十年,从此一蹶不振,那所有人都会把你当成疯子,这怎么可能呢?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日本从天堂跌落地狱的故事,从那份《广场协议》开始……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开了一个会,一起商量如何操纵汇率,让美元贬值、日元升值。
这就是著名的《广场协议》。
这并不是一场美国单方面逼迫日本签的协议,而是美日双方各怀鬼胎。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而且受越南战争、美苏冷战等影响,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严重。里根总统决定采取金融紧缩政策,美联储将美元的利率提升到了两位数,一时间海外热钱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将美元越推越高,导致美元大幅升值。
美元升值严重影响到了美国的出口竞争力,而当时正是日本制造风靡全球的时代,日本的汽车、半导体、摩托车、机械设备不但质量不逊于美国产品,还因为美元升值的原因明显具有价格优势。
在日本厂商的冲击下,美国传统制造业基地五大湖区的企业出现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美国第一次感受到巨额贸易逆差的压力,在此背景下,里根政府决定让美元贬值,于是诞生了「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订后,上述五国开始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在国际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以实现美元贬值。
9月23日最早开始营业的市场是新西兰惠灵顿市场,美元对日元比价从239跌到234,然后是香港和新加坡,美元不断走跌。
接下来的是纽约市场,市价到225,10月后东京市场日元也进入210。
全世界都在卖美元!
让人没想到的是,日元升值如脱缰的野马,根本停不下来……
1985年9月底,《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开始升值,初值是240元;1986年2月,190元,就已经达到了当时财政大臣的预设目标;1986年9月,150元,超过目标完全停不下来;1988年1月,120元……
由于美元贬值速度过猛,1987年上述五国与加拿大又签署了《卢浮宫协议》,意在结束广场协议,阻止美元的持续贬值。
但日元的升值势头却无法遏制。仅仅两年三个月的时间,日元兑美元已经升值了一倍。
在美元结算的世界里,这就相当于,日本国民的平均财富值凭空增加了一倍。
由于日本的生产资料严重依赖进口,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情况下,日本企业制造成本下降,缓解了出口成本上升的压力,所以当时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也是非常低的,不超过1%。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始的那一幕,一向以高储蓄率和节俭出名的日本人,开始放飞自我,推崇消费主义。日本企业展开了全球疯狂买买买的模式。
1987年,日本三菱地产以14亿美元购买了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美国媒体称日本人「买走了美国人的灵魂」。同年,索尼以34亿美元买下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1991年,亿万富翁横井英树又以4000万美元,将被视为纽约心脏的帝国大厦收入囊中。
美国社会惊呼:「美利坚被推上了拍卖台」!
1989年,日本政府再次决定出手,想让过热的股市和楼价降温。
日本政府又祭出了5年前使用过的招数——调利率,这次是往高调,而且调整的幅度太大了,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五次上调中央银行的利率,从2.5%升到了6%。
可是,金融市场的反应又超出了日本政府的预期。
1989年,日本调高利率,1990年,股市在开盘首日就跌了202日元,投资人开始抛售股票,但是抛售的人越多,价格跌得也就越快。
没过多久,和日元升值时候一样,日本股市也变成了脱缰的野马,拉都拉不住了。
日本股市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1991年,日本房价也开始一泻千里。
后面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日本迎来了失去的20年,从此一蹶不振。
再回到2001年的《千与千寻》。
剧情一开始,是千寻一家人驾车搬家的情节。
从画面中的背景、千寻妈妈说到以后买东西都要跑很远的路、千寻的慵懒不屑以及父母对周遭环境的新鲜感,可以推断出千寻一家是从城里搬到农村。
当时对于推崇一户一屋的日本都市来说,由于泡沫经济地价上升带来了严重的住宅不足问题。
对于居住在大城市中心的普通劳动者,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地租和房租,只能被迫迁往郊区。
千寻一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误入神灵地盘,经受劫难。
后是迷路。
千寻爸爸对这片新鲜的领域不熟悉,却勇往直前开过了头,又自信自己这辆四轮汽车的优良性能而飞奔攀爬上坡,然后又认为自己口袋里的现金和信用卡能够打发一切,而毫无顾忌坐下来吃不明来历的美食。
他们居然也不担心会在这片不熟悉的地方迷路,无法回家,也不担心万一车坏了在荒山野岭找不到人帮忙,还没有顾忌吃下这些无人照看的美食会不会中毒。
他们觉得一切理所当然。
只有千寻从头到尾都在哀求父母赶紧离开。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千寻父母正是见证日本腾飞的一代。日本80年代的经济奇迹,造成了他们盲目自大的性格。
他们充满冒险精神,在未知的境地,认为信用卡和现金战无不胜。
而相比之下,千寻是在90年代成长起来的「迷失的一代」。
日本泡沫经济的幻灭给当时的社会罩上一层消极的色彩,她并不像她父母那样勇敢、充满自信,她甚至没有什么好奇心,只是追求着平淡生活。
这两代人性格和做法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日本从80年代到90年代的巨大落差,从繁华到萧条。
除此之外,动画片中还有两处地方明显地提到日本泡沫经济这一状况。
当千寻一家穿过隧道,发现了一些残破的房子,千寻爸爸介绍说,那是主题公园的残骸,90年代开发,后来发生泡沫经济就倒了。
曾经的繁华壮观如今成了一堆废弃的建筑和石块,日本的急剧发展在此驻足,停滞甚至破灭。
还有一处是后来千寻回忆起琥珀川的遭遇,琥珀川是一条河流,是白龙原来生活的地方,后来被填埋了就变成了建筑物。
这里反映了日本两个社会现实:热衷于建设主题公园和填海造地。
主题公园极大地开发了日本的旅游资源,在发展白热化的时候形成一股热潮,但大多是短暂现象,或是投机对象。
像膨胀到最大的泡沫,极其易碎。
填海造地,则是为了满足日本不断增长的欲望需求而处于持续进行中的活动,原来的湖泊都成了人类的居住地。
狂热的日本人把经济繁荣当作了唯一的寄托。
一刻不停止地发展生产,再发展生产,而不能收手,也看不到目前的繁荣景象掩盖下的社会有多么脆弱和问题重重。
这种盲目的做法,为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社会萧条埋下了伏笔。
结局,千寻拯救了因贪吃而变成猪的父母,孩子成了拯救者,成人则因耽溺付出了惨痛代价。
他们离开了神的世界,原本盲目自大想走捷径,最终却只能原路返回。
而返回的过程亦是反思,顺着自己原来的方向回去,找回原来的目标,用正确的方式去开始新的生活。
在大部分人们谈论《千与千寻》赚了多少钱的时候,宫崎骏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千寻上车的那一瞬间,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那正是,日本迷失的一代重新找回方向的时刻。
参考资料:
[1] 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其原因究竟是日本大藏省自身的失误,还是美国人逼的?——知乎
[2]《千与千寻》背后的日本经济衰退—— 正解局
[3] 回眸日本泡沫时代 —— 腾讯图话
[4]30 年前,賣掉東京的土地幾乎可以買下整個美國? —— 野口悠紀雄
[5]大崩溃前的1990年,日本年轻人有多疯狂? —— 南七道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