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日本企业时我们究竟是在谈论些什么?
似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刻板印象,就是每每谈到日本企业,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百年企业、百年传承、工匠精神、管理严格、一丝不苟……
似乎「年限」这个评判标准,是我们定义一家企业好坏的标准之一。
这也很好理解,就算是放到国内,我们也常用「百年老字号」这种title来形容一家企业、一家店的知名程度。
甚至也有人曾统计过从1994年至2014年之间,整个日本拥有260万家企业,其中百年企业就占到了25321家。
纵向上看比例似乎并不高,也就0.97%,但在同年间的世界范围内,日本的这个占比排在了第1位,第2是美国:11735 家,第1名和第2名相差了近一倍。
剩下排名依次是德国、英国、瑞士、意大利、法国、奥地利、荷兰、加拿大等。
缺乏改变社会的「动力」和「信心」
日本有没有创业公司?毫无疑问肯定是有的。
但当再进一步问到「有没有成功的独角兽创业公司?有多少?」的时候还是会迟疑一下,这种迟疑也很准,因为确实我们好像很少听到有日本独角兽公司上头版头条的新闻。
根据CB Insights(一家拥有业务分析平台和全球数据库的分析评估公司)的统计,截止至2019年,全世界范围内共有390家独角兽公司,其中美国占191家、中国占96家。
相比之下,日本只有3家企业上榜,比印度(19家)和韩国(9家)都要少,甚至比不上印度尼西亚(4家)。
此外,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新兴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的公司又有多少呢?
根据所能查到的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共有22家,其中美国占12家、中国占8家,新加坡以及英国各占1家。到了2019年的第一季度,中国增加到了10家,而日本的「超级独角兽」数量为0。
日本人创业、成功成立新公司并持续保持运作的数量少是真的。
在《GEMレポート 2018-2019(全球企业家报告)》中列出的排名显示,创业意识低、创业信心低以及害怕失败成为日本人不敢创业,日本创业公司少的主要原因。
在报告中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就是TEA(Totalearly-stage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早期创业活动指数),即18-64岁从事创业活动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其中日本排在倒数第5,仍然处于世界底流。自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日本的综合创业指数一直处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最低水平。
这一因素也直接导致了在安倍执政时期极力推出各项新政策,学习中国的中关村和美国的硅谷,计划打造所谓的「创业基地城市」。
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日本的创业者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相当之大,久而久之负面情绪便会涌上来「我这么做(指创业),能不能改变未来?」、「失败实在是太可怕了」。
角色转换后,成功心态占据上风
日本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不允许失败的社会(失敗を許さない社会),因此日本创业者由于恐惧失败而放弃创业的倾向很大。
「失败其实是可以被允许的,因此害怕失败又何尝不可呢?失败是成功道路上必然的过程,但(对于创业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失败中学习,从而取得成功」。巴布森大学(Babson University)创业副教授山川恭弘曾这样描述日本创业者需要维持的一种心态。
在日本创业的世界里,有个「5-50法则」(5-50ルール):新公司在注册的5年内,有50%的几率将会注销或被大公司吸收、合并。
总之,即便每位创业者的初衷都是为了成功,最后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是负面的。
与其说是「害怕失败」,不如说是「害怕失败以后承担的未知的压力」。
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创业会面对失败,失败后就要接受来自身边四面八方的压力(爱人、亲人、好友等),再加上日本人对失败的容忍度并没有那么高,这更是就加剧了创业者内心的摇摆程度。
而选择入职公司工作,这种压力就小很多了——因为最坏打算无非就是换一份工作罢了。
电视剧《我要准时下班》
不过恰恰是创业者和上班族这两种心态上的差异、角色上的转变,使得日本的职员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行业。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百年企业会很多,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去呵护、经营。
因此在职员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这方面,反倒是日本领先全球,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
电视剧《半泽直树》
在美国则恰恰相反,创业失败的经验反倒是一个创业者胸前的「功勋章」。
我们会在许多公共场合,例如TED、或者其他的分享大会上,看到许多成功的创业者会毫不害羞地分享自己的失败经验。
相反,在欧美人的眼中,没有失败经验的企业家反而会给人一种「不经风浪不靠谱」的印象。
小失败才有大成功
在这个不允许失败的社会中,恐惧、责备等等负面因素越积越多,导致越来越多人在还没有开始尝试之前就开始害怕失败。
「创业失败是常有的事,所以不要害怕失败。尽管这么说,也不是说什么失败都能出现。首先,要事先定义什么是失败,以及明确失败的范围,如何去控制风险等」
在山川恭弘所著的《美国第一商学院教学时的一些思考与实践》中,他曾谈到企业家的「创业三原则(起業三原則)」。
1.行动准则(行動ありき)
着手前从实际开始,列出必要的东西(风险、需求)。
2.定义失败(失敗ありき)
失败和错误是创业路上的家常便饭,尽管如此仍应该定义好风险,在圈定的范围内进行发展。
3.人多力量大(人を巻き込む)
依赖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在与他们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会逐渐找到解决问的多种方法。
根据创业三原则,再进行反复的「行动」(试错)→「学习」(解决问题)→「改善」(轨道修正)。
在享受这一反复循环的过程中积累「小失败」的学习经验,在反复确定风险范围内执行自己的创业计划,这样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小失败」,最终指向的结果就是「大成功」。
失败并非恶,失败也并非绝对要避免的过程,重视在失败中学习就是成功的体现。
几乎绝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会经历从0到1的迷茫、从100到1000的辉煌甚至更有可能经历从100到1的失落。
但至少也要告诉自己:失败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且在日本这个相对成熟的商业环境中,我若不惧失败,是不是就比别人成功的几率大一些呢?
参考资料:
[1].「世界最低水準」続ける起業小国・日本のリアル——全米No.1ビジネススクールで教える起業三原則
[2].中日独角兽数量96:3 日本为何成不了创业热土?
[3].日本有超过 25000 家百年企业,全球之最的背后全靠……
[4].日本经济网:安倍首相、起業家振興に力 ユニコーン育成は道半ば
[5].创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于GEM的实证研究
以上图片截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