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3月15日电(李秋莹)本书是蜚声国际的陶艺巨匠、日本“人间国宝”滨田庄司晚年授笔作者,记录他的做陶生活和创作哲学的采访式传记。
柳宗悦、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是日本民艺运动的开辟者,宗教哲学出身的柳宗悦为民艺奠定了美学理论基础,互为校友又同为陶匠的滨田庄司与河井宽次郎,则分别以自己的实践,将最贴近大众生活的陶器提升至美学上的高度。
日本民艺运动的发生,与20世纪从英国兴起、后波及欧洲的工艺美术运动关系密切。在英国,重新发现手工制作的价值,并将手工陶器提升至艺术地位的,是伯纳德·里奇(Bernard Leach)。里奇出生于香港,年少时成长于京都,后辗转新加坡再回到英国。他求学期间主修彩色玻璃,亦是素描画家和铜版画家,身上汇聚了东西方的艺术精神,对日本故乡般的情感令他最先与曾留学英国的日本陶艺家富本宪吉结识,二人在日本共同展出陶器作品,里奇更是被认为“将闻所未闻的活力带给了日用陶器”。在日本期间,里奇陆续与“白桦派”同人交好,借此认识了柳宗悦,后经柳的引荐,与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会面,他与这批日本文学家、艺术家多保持了终生友谊。
里奇对滨田庄司的影响巨大。原本想成为画家的滨田,因为看了里奇与富本宪吉在东京展出的陶器,而被深深触动,从此立志成为陶匠。1920年,他以助手的身份随里奇回到英国,在圣艾夫斯一起建窑,开设里奇的工作室陶坊。在英国游历期间,二十六的滨田庄司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在梅雷夫人家,滨田和里奇见到了英国建筑师、设计师埃里克·吉尔,随后在他附近的家中借住。这些艺术家们过着的生活让滨田叹服——自己酿啤酒,做奶酪和面包,织布,做家具,那是一种和周遭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他感到自己发现了真谛。虽然道路漫长,但他毅然下定决心,并在回国后立即开始行动。1924年,滨田庄司回到日本,在益子町建立了自己的工坊,益子烧也因他而一举闻名,在益子人心中,滨田庄司由一开始的“外乡人”,成为“益子烧之父”。直到今日,益子仍然是手工匠人创作陶器的理想之地。
虽然滨田庄司早年在西方游历多年,他的创作却取法于东方哲思。他的浇挂釉技法独具特色,挥洒自如。他上釉时非常迅速,常常只需十几秒,当有人质疑是否求快时,他回答:“在你看到的十几秒上,再加六十年。”滨田庄司的益子烧只用益子当地的陶土,而益子的陶土质地粗粝,一般用来制作大钵、米缸等大件陶具,但滨田庄司在充分尊重土质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方式,亦烧制出饭碗、碟盘等小件的实用器物,将大盘、大钵演变为一部分观赏陶,在实用和艺术之间做了绝佳的平衡。
本书作者苏珊·彼得森是美国的知名陶艺家,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彼得森遍行美国各地,发表陶艺讲座,普及陶艺发展史。她研究了世界各地的陶瓷民间艺术,常常怀抱着巨大的好奇心,花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观察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全过程。彼得森在1960年代录制了一档50集的电视节目《陶轮、窑与黏土》(Wheels, Kilns and Clay,1964-65),是美国首位以此为媒介平台向大众推广陶瓷艺术的陶艺家。
她在滨田1952年访美期间与其结识,后成为交访密切的益友,滨田的整个家庭都与彼得森关系亲近。1970年,作者受邀来到滨田庄司的山中院落,通过四个月的观察、交谈,忠实记录下滨田庄司如何试图在现代世界保留传统的节奏,对陶坊工作日常运转的组织安排,早期在英国的生活经历如何影响他在益子的创作与哲思,更重要的是,全方位呈现滨田庄司如何通过日复一日的全身心工作,坚定追随内心的理想,完成对传统的超越。
比起日本人为滨田写下的传记,本书更多关注了滨田庄司的家庭、弟子、工坊成员,甚至整个益子的创作环境。以高难度的传统方法手工制陶,艰辛亦浪漫。从准备泥料开始,到烧制成器,需要投入极大的耐心和长时间细致准备。书中附有大量作者亲自拍摄的珍贵照片,透过这些镜头,读者可以近距离观察滨田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怎样为完成整个制陶过程贡献一己之力,了解滨田拉坯创作的过程、使用的工具、烧成的作品,以及整个工坊运作的场景。
此外,书里还有滨田夫人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生动片段,比如,作者写到了滨田好吃,全家人对于食物都有极大的热情;也采访滨田的大弟子做了11年学徒的感受、他对于学艺的理解,“弟子需要抛下自我,而我已抛下自己11年了,我非常清楚,做陶已深入骨髓,成为我的一部分”;更有晚年滨田对陶的融会贯通,“欧洲的陶罐专注于釉色,但我认为,器物的形远比釉重要,釉只是外衣,而形是心”。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了解到为何滨田庄司在日本乃至西方世界影响为何会如此巨大。滨田庄司把时间和生命献给做陶,亲自拉抷、装饰,对每件器皿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作品充满丰富变化,同时他也不得不把一半的时间分给陶土以外的活动;他定期向天皇讲授民艺课程,也慷慨地招待每一位到访家中的陌生访客;他的作品被全世界追捧,却过着简朴地乡村生活;他身居乡野,也热情地策划展览、创立博物馆、指导馆藏,在考古和文化史方面颇有造诣。
滨田庄司将所有生活中的美作为艺术的滋养,身体力行地指引了一条生活和工作相融为一的路径。阅读他的制陶之路,有助于我们省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编辑:李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