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南海危机,美军在做两手准备,除了菲律宾,另一路人马去了新加坡

南海,这片35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12米的广阔海域自近代以来就风云变幻,尽管中国早已表达了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态度,但南海局势还是在美国的屡屡推动下,呈现出危机之态,菲律宾就被当成了一枚“绝佳”的棋子。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军方这次做了两手准备,不仅是在菲律宾扩大部署,还派另一路人马去了新加坡,留了一记后手。

(性能强大的无人侦察机进驻,对那个地区来说都不是好事)

菲律宾媒体和政界声称,今年2月以来,中菲两国的海警和军舰在中业岛、黄岩岛、仙宾礁和美济礁等海域,发生了多次“突发状况”。有的菲媒炒作,中方海警船与菲律宾军警发生摩擦时,用激光设备“照射了菲军人”,更有菲媒宣称“中国已经拿下仙宾礁”。

在这样的造势之下,美国立即跟上,由驻夏威夷的陆军第25步兵师第2步兵旅担当主力,派出1500人的战斗队登陆吕宋岛,与菲律宾陆军第7师的1500名士兵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代号“盾牌”,举办地选在菲律宾最大的军事基地麦格塞塞堡,演习时间为期三周。这也是2016年以来,美菲两国举行的最大规模联合军演。

(事实上菲律宾国内反对与美军军演的也不少)

与菲律宾的联合军演搞得无比高调,美军另一路人马的部署却极为低调。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早在今年1月,美国空军就已经把RQ-4“全球鹰”战略无人侦察机轮流部署到新加坡。随后新加坡国防部证实,确实有美军“全球鹰”在该国“短期部署”,还声明这是“1990年美国在新加坡使用设施的谅解备忘录的一部分”。

这样的部署看起来很普通,但有两点极其耐人寻味,一是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和美国驻新大使馆,都没有回应“全球鹰”无人机的部署问题;二是据新加坡消息人士透露,这些巨大的无人机几乎只在夜间执行任务。按照美国空军的数据,“全球鹰”续航时间超过34小时,意味着它可以夜间起飞,整个白昼不落地执行任务,等到第二天夜里才返航降落。

(无人侦察机在夜间执行任务,也算是家常便饭)

而且,在这次不同寻常的部署期间,还适逢“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和“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进入南海,并且都到过樟宜海军基地。再结合“全球鹰”本身的侦察能力来看,有很大可能,这些无人机是去新加坡给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提供空中情报支援的。

RQ-4“全球鹰”由诺格公司开发制造,1998年首飞,使用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和光电/红外传感器监视,每天可扫描1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土地,相当于韩国的国土面积。美国空军把它作为高空长续航平台使用,原计划采购63架,但成本超支被砍到45架,2013年又封存了21架,计划2027年退役全部“全球鹰”。

(除了美国空军,德国、日本、韩国也都引进了“全球鹰”)

关于“全球鹰”,比较有意思的是两件事,第一件是90年代开发时,由于预算削减,技术成熟也廉价的“全球鹰”,击败隐身设计,更先进也更贵的洛克希德·马丁“暗星”无人机,成为美军战略无人侦察机——以当今的形势来看,美军内部应该有不少人后悔当初没有选择“暗星”;第二件是本来“全球鹰”的测试拖沓,但随着“9·11”事件爆发,“全球鹰”迅速绕过所有正常程序,2001年11月就被投入到阿富汗战争中,代价是3架原型机因故障坠毁。

可以说“全球鹰”是一种不算先进,但侦察和续航都很强大的无人机,很适合在较大范围内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此番部署到新加坡,航程完全可以覆盖几乎整个南海海域,尤其是对南沙、西沙群岛的不间断监视。这对美军在南海地区快速集结和投送兵力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但是对解放军在南海执行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却构成了严峻挑战。

(中美两国在南海的较量,是长期性的)

从在菲律宾和新加坡两个点同时“撒网”可以看出,美国绝不会满足在东南亚和南海地区扶植一个“代理人”。相反,美国在尽可能地拉拢更多的国家“入伙”,利用超级大国的霸权实施威压,进一步侵害中国的南海主权,围堵我国的发展道路。

对美国的这种图谋,我们在坚持军事斗争的同时,也是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途径结合,与南海周边国家努力实现尽早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把任何域外势力挡在南海以外,让全世界都能看到那个准则,即南海问题应当由也必须由中国和相关国家自行解决,坚定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