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推荐书籍《李光耀观天下》以新加坡国父视角看天下

了解这本书是因为卢克文的推荐,花了两天时间看完,觉得自己重视读书还是太晚了,这是一本10年前的书籍,相遇恨晚,但是现在看也觉得有些推论跟认识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应该说总体的表达是比较真诚的,有助于开阔视野,长见识。

豆瓣评分9.2,微信读书里也是92.7%的推荐值。

先说说我的一些收获,对欧盟后期的走向做了很有意思的推论:可能缩小成几个国家组成也就是局部解体,或者全部解散,回归各自本国货币。欧洲人的主观意愿是推出一个共同的财长,一个中央机关,监督全体欧元区的国家预算,最后达成货币一体化,欧盟一体化。

对印度,李观耀先生说:印度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一性的实体,那是英国人想出来的概念。

比较符合我对印度的判断,如果他们不能统一语言,统一意识,不可能像我们中国一样具有凝聚力和超强的执行力的。

语言的多样让我心惊,400多种,印地语只有差不多40%是覆盖的,英语只有10%多一些。我能想到的出路就是在初步工业化的过程当中普及教育,统一语言。他们现在也意识到,也在做了,有一定效果,现有57%能使用印地语,但效果不明显,执行力不行,至今为止还有2.8亿的成人文盲。宗教,种族制度,国家制度都是问题和障碍。在工业化时代,这样的人口就是负担,无法转化为人口红利,尤其是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时代。

说一个比较武断的判断,在莫迪这样比较强权的政治人物都不能解决,后续更难。

而对于印度尼西亚,群岛国家,为了保持国家统一,地方化,区域化的发展,向300多个县政府下放权力。还有新加坡采用英语为官方语言,弥合种群,引导团结,把全世界作为腹地,资产分布全世界,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

真的是每个国家都因地制宜。同时从他的表达来看,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周边国家对我们的警惕,它们的策略永远是左右逢源,两边骑墙。当然我们也有应对策略,就是进行经济的区域化整合。

说到美国,其中文中提到一个点确实我们要警惕,那就是他的创造力,活力,不断吸引各国的优秀人才。现在正是智能化,数字化革命的竞争,当前他们确实走在前面,别冷不丁的给咱们来一个"惊喜"。那给我的反思就是如何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活力。

当然不要落入他们的语境里,创造力和活力代表的仅仅是科技创新,我们对于美国霸权也有我们的解读。美国霸权的三个支柱,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

再提三个点,跟中国比较相关的。

一个是关于邓小平爷爷何以成为第2代领导人的核心。

李观耀的评价和答案是:邓小平是同一时代的最伟大的领袖。而何以获得支持,"因为邓小平参加过长征,解放军认识他,知道他是位伟大的领袖,真诚地为中国献身的人,军队信任他。邓小平当时除了出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之外,就没有其他职衔了,解放军和国务院大部分人都相信他有能力拯救中国。"

关于这一点其实也引起了我的好奇,因为我看本书之前就有注意到邓小平爷爷其实在职务上没有担任过我们的国家主席。除了对历史的好奇还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掌握权力,践行使命。从我零碎的了解,确实可以看到他是为中国献身,极具魄力的这么一个人,改革开放这个决定跟执行真的做得很不容易。

另外一点是关于人口生育率的问题,从新加坡,日本,韩国乃至欧洲向我们揭示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人口减少的客观规律。

也就是说我们当前对于人口的努力,比如鼓励生育,延后退休等不是没有用,但是最终只能做到延缓,甚至要做好接受移民的准备。这一点在中国人的心理准备上可能没有那么足,国家也做得比较克制。

我感觉人口断崖式的下跌来势汹汹,我按照北京的数据比例推算了2022年出生人口也就850万左右,比大多数人之前预测要低。我也一直在等确切的官方数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

开始意识到李观耀的这段话蕴含的实际困难,近些年更是加剧产生了他意料之外的其它挑战。"数个严重的国内挑战将消耗中国政府大量的精力、时间和资源去处理。如果任何一个挑战失去了控制,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或社会动乱。"

另外一个就是当前正在发生,而李观耀10年前已经预测到的廉价的劳动力即将耗尽,扩大内需,扩大国内消费,增长分配向西部,向中低层倾斜,尽量惠及所有人,鼓励消费。换句话讲我们要自立门户,不再过度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

本书还说了中东,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其他国家。

所以说本书真的是很好用来观察世界的一个地图书,当你要研究某个国家的时候,里面的一些观点跟认识有助于你去切入,可以多翻几遍。虽然可能一些观点一些角度不太一样,也有预测错误的地方,比如中国的反腐败,但是由于新加坡本身与世界绑定,分散风险的性质,它就需要这样的敏感性跟敏锐度,比较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