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场航母对航母的海战,有着“世界第一战列舰”的日本竟被打败!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这是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争,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美国海军在此战役中成功击退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日军在海战中大败,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来看看中途岛战役之前的日本海军舰艇。

大和号战列舰(日文:やまと,英文:Yamato,中文:大和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帝国海军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曾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

瑞鹤号航空母舰(Zuikaku)是翔鹤级的二号舰,二战中日本帝国海军主力航空母舰之一。1938年5月25日由kawasaki, kobe船厂开工建造,1939年11月27日下水,1941年9月25日完工。参加了珍珠港偷袭和珊瑚海海战。在菲律宾海战中受损。在莱特湾战役中命中七枚炸弹沉没。

日向号(日本语:ひゅうが)战列舰,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所属战列舰,为伊势级战列舰(日本语:いせがたせんかん)第二号舰,以位于现在宫崎县的日向国(日本语:ひゅうがのくに)命名。该舰为扶桑级的改良型。30年代中期曾接受了现代化改造,在二战期间因为过于老旧而很少参加大规模的战役。

爱宕是二战期间日本海军的重巡洋舰。高雄型2号舰。于吴海军工厂建造。舰名来自京都府的爱宕山,亦为继承自上一代在未完成就被迫停工的天城型巡洋战舰3号舰。在日本海军中为第3艘使用该名称的舰艇。爱宕于1944年10月23上午6时53分被美军击沉,机关长(轮机长)堂免敬造中佐以下360人战死。

高雄级重巡洋舰是日本帝国海军继妙高级重巡洋舰之后建造的一型万吨级重巡洋舰。高雄级重巡洋舰在妙高级的基础上改进设计,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巡洋舰之一。1945年7月31日,停泊在新加坡的“高雄”号遭英国潜艇“XE3号”的攻击,到日本投降时仍未修复。1946年10月29日,由英军拖曳航至马六甲海峡自沉。

赤城号航空母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天城级重型航空母舰二号舰,舰名是以关东北部的赤城山来命名。赤城号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从初战的偷袭珍珠港到最后中途岛海战被美国海军企业号(CV-6)击伤,鉴于坚持损管没有意义,被山本五十六下令用鱼雷击沉,于北纬30度30分,西经178度40分,1942年6月6日凌晨4时55分沉没。

矶风(いそかぜ)为日本海军的驱逐舰。驱逐舰是以天气现象命名。矶风意即“吹向海滩的风”,是阳炎级的驱逐舰。阳炎级和夕云级并称二次大战中帝国海军最优秀的量产驱逐舰。1942年6月4日,矶风担任航空母舰苍龙的护卫,曾被命中接近弹一枚。1945年4月7日,矶风参加了大和特攻,被美国海军第58特遣舰队击沉。

雪风号驱逐舰(日语:ゆきかぜ,Yukikaze,英文:“Snowy Wind” destroyer ),1938年8月开工,次年3月24日下水并被命名。它参加了太平洋战役大部分战斗,自身未受严重损伤。日本投降后被改名丹阳号,编号DD-12,加入中华民国海军。1966年11月16日退役,1971年拆毁。

响号驱逐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为吹雪型(特型)第22号舰(III型2号舰)。是在经历了残酷的战场之后仍然存活下来的舰船。战后作为赔款交付苏联,被用于练习舰;一直使用到1953年。

【摄影资料:昭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