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童黎 编辑/陶立烽】
还记得“蒙脱石散”冲上热搜,一夜脱销吗?这背后原因离不开那句“XBB.1.5毒株在美国登顶”。
自2022年10月被发现以来,XBB.1.5在“奥密克戎家族”里“左冲右突”,已经挤占美国东北部新增感染者的近四分之三,成为美国头号毒株。
此时新年换旧年,当春运开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出入境逐步恢复,XBB.1.5这个“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被投以了更多关注。
比如这串字母、数字、标点意味着什么,还有它那个广为流传的绰号;比如美国XBB.1.5疫情感染高峰能有多高,如今正当“上山”、“峰顶”还是“下山;比如医学界日益担心的另一个问题……
名副其实的“海怪”?
纽约一项研究显示,从发现新变异株,到感染者所占比例升至30%,新冠变异株BQ.1用了26天,XBB.1.5只用了17天。
2022年的最后一周,XBB.1.5在纽约迅速取代BQ.1、BQ.1.1、BA.5和XBB这些当地主流毒株,把新增XBB.1.5感染者比例猛地拉高到73%。无怪乎国际上对它产生了普遍共识——“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
纽约检出的新冠变异株比例 图自纽约市政府网站
无论是XBB.1.5这一串字母和数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新变种肆虐的美国现状如何?还是全球会不会面临新一轮疫情……在国内多地宣布已过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之后,XBB.1.5成为互联网和媒体报道中的高频词汇,讨论皆围绕一个主题:该不该怕它?
而想了解XBB.1.5的“前世今生”,就不得不提“奥密克戎”这个名字。
2021年5月,世卫组织开始使用希腊字母命名新冠病毒变异株。这样命名简单且易于使用和记忆,避免了污名化和歧视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名称,但不会取代病毒原有的科学名称。
图自《自然》网站
于是,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被命名为“Delta”(德尔塔)。
而形如B.1.617.2的字母、数字和标点组合,来源于“Pango命名法”。英国爱丁堡大学进化生物学家、“Pango”组织成员安德鲁·兰博(Andrew Rambaut)说:“你可能都不会听说我们命名的大部分病毒谱系,因为它们无法与病毒的其它变异株竞争,已经消失了。”
全球新冠变异株监测情况 图自Nextstrain,数据自GISAID
“据上海浦东疾控介绍,这样命名的首字母代表病毒的谱系标签,标签的顺序从A到Z,然后从AA到AZ,BA到BZ,等等。后面的数字以句号分隔,表示该谱系的变异子代分支。
当某一分支的数字后缀超过3个时,将按照字母顺序使用一个新的字母作为谱系标签,如分支 B.1.1.1的第1个的子代支系不是 B.1.1.1.1,而是 C.1。”
图自上观新闻
2021年11月,南非首次报告的B.1.1.529被列为“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并取名“Omicron”(奥密克戎)。此后,“奥密克戎大魔王”逐渐取代早期的新冠变异株,并衍生了许多更具传染性的“后代”。
XBB是奥密克戎BA.2衍生的2个变异株的重组毒株。“X”,代表重组。
在印度最早被检测到后,XBB很快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主要流行株,但它的亚分支XBB.1.5是2022年10月在美国首次发现的。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的伊万·哈里森(Ewan Harrison)认为,XBB.1.5可能是有人感染两种不同奥密克戎毒株时产生的。
为什么“XBB”、“XBB.1.5”以及我国本轮疫情主流毒株BA.5.2、BF.7没有自己的希腊字母名称?对此有疑惑的不在少数。它们常见诸媒体报端,大众却不见得能准确复述、区分其“真名”。
针对鼎鼎大名的“奥密克戎家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疾控原主任高福近日在凤凰网主办的峰会上说,奥密克戎在变,只是如果再按过去阿尔法、贝塔、伽马、德尔塔的命名方法,恐怕24个希腊字母用两遍都不够。
世卫组织病毒学家洛伦佐·苏比西(Lorenzo Subissi)则在去年表示,奥密克戎亚变异株彼此之间的免疫逃逸能力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未来的研究证明,一种奥密克戎亚变异株相比其它亚变异株能够引起更严重的疾病,该机构的评估可能会改变。
不过这里有个小番外。XBB.1.5还有一个广泛传播的绰号:“Kraken(海怪)”。
“美国发现XBB.1.5变异株,其他国家却未对其采取措施”
“海怪”来自北欧神话,被一部分科学家定为XBB.1.5的“俗名”。
据英国广播公司援引专家介绍,XBB的一个突变能帮助它击败人体的免疫防御,但也降低了它附着在人类细胞上的能力。XBB.1.5出现了名为F486P的关键突变,可以恢复这种感染人体的能力,使得它更容易传播。
于是,“海怪”首先在美国东北部“兴风作浪”,感染者已经占到当地新病例的近四分之三。由于各地区所流行的毒株不同,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在截至1月14日的一周内,“海怪”估计占美国新冠病例的43%。一周之前,这一数字还是30%,高于美国疾控中心先期估计的27.6%。
在美国,XBB.1.5所占新增病例比例持续上升 图自美国疾控中心网站
与此同时,全美新冠病例曲线迅速攀升,住院人数也随之增加。1月9日,纽约市两家医院的7000多名护士举行罢工,要求更好待遇。
《华盛顿邮报》提到,考虑到民众的免疫力下降,戴口罩等防疫措施频率减少,以及节假日在室内聚会,因此很难将病例激增完全归因于XBB.1.5。
但随着各种新冠变异株、流感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并行肆虐,美国密歇根州、马萨诸塞州、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地一些学区临时恢复了口罩令。
美媒指出,口罩令在美国被“高度政治化”,可能增加地方上恢复这一基础防疫措施的难度。
拜登政府将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一种极具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让人们担忧美国可能在冬天面临又一波住院潮。
事实上,自2020年1月以来,美国每90天就会延长一次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一旦结束这种紧急状态,入院人数激增之时,医院将在人员安排、增加床位和病人护理等方面遭遇新的阻碍,药房的疫苗接种也可能受影响。
可XBB.1.5如此迅速地“占领”美国,难免引发全球恐慌。
从2022年10月22日至今年1月11日,世卫组织共收到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的5288份XBB.1.5病毒基因测序,其中有82.2%来自美国。
欧洲疾控中心13日发布评估称,XBB.1.5可能在一到两个月后在欧盟/欧洲经济区成为主流变异株。
在近日世卫组织秘书处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中国没有发现新变异株,但欧洲国家对中国旅客采取限制措施;美国发现XBB.1.5变异株,其他国家却未对其采取措施。
1月10日,世卫组织欧洲紧急事务办事处高级官员凯瑟琳·斯莫尔伍德(catherine smallwood)说,“各国需要研究做行前检测的证据基础”,如果考虑采取行动,“应该以非歧视的方式实施旅行措施”。
她补充称,这并不意味着建议在现阶段对来自美国的乘客进行检测。
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温斯勒斯(Tom Wenseleers)明确表示,考虑到目前XBB.1.5的传播情况,他怀疑对中国旅客的限制“没什么意义”,“更应该做的是确保老年人接种疫苗。”
“XBB.1.5并不是终点,但如果退一步看一下高峰……”
“海怪”的动静似乎变小了些。
点开美国疾控中心18日更新的最新数据,美国新增感染病例曲线经历几起几落之后正处于下降趋势,随之下降的是新增入院数据。
向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的新冠病例数量趋势(每周)图自美国疾控中心网站
入院数据中,代表老人的曲线起伏变化尤为明显。
美国入院新冠病例趋势:所有年龄段(左),各年龄段(右)图自美国疾控中心网站
但受病程影响,重症高峰延迟到来,全美新增死亡病例数持续上升,直到本周更新的最新数据。
向美国疾控中心报告的新冠死亡病例数量趋势(每周)图自美国疾控中心网站
但《华盛顿邮报》在10多天前刊文称,此时的美国新冠住院数据是自2022年2月底以来的最高水平,可远低于大约一年前创下的峰值。
美国贝勒医学院国家热带医学院院长彼得·霍特兹(Peter Hotez)说:“尽管病毒在继续演变,但如果退一步看一下高峰,它们并不像2021年下半年的德尔塔或早期奥密克戎变异株BA.1那么凶猛。”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新增报告感染病例、住院和死亡病例趋势(7日平均) 图自《纽约时报》
新加坡去年下半年经历XBB时的疫情曲线,也表现出了类似特点。
新加坡新冠感染病例及死亡病例趋势 图自新加坡卫生部网站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去年11月16日报道,“上个月本地所有新冠确诊者感染的都是奥密克戎毒株,其中本土病例中有多达65%为XBB变种毒株。”
新加坡卫生部在感染高峰期间表示,虽然XBB毒株令本地新增病例增多,但是重症患者人数维持在低位。这很可能是因为公众接种了疫苗,以及在过去几轮疫情中建立了免疫力。
1月11日,世卫组织表示对XBB.1.5致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仍在进行当中,当前还未发现该亚谱系带有已知的可能改变致病严重程度的突变。
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绝对优势毒株是BA.5.2和BF.7,个体在感染BA.5.2或BF.7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在短期内(3个月)会维持相对较高水平,预期对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分支(包括XBB)有较好的交叉保护作用。我国短期内,由XBB系列变异株包括XBB.1.5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观察者网注意到,同日,白宫新冠特别工作组负责人阿希什·杰哈(Ashish Jha)连发12推讨论XBB.1.5,其间称如果上次感染新冠已经是在2022年7月之前,或者没有在9月后接种最新二价疫苗,那么“你对XBB.1.5的抵抗力会没那么好”。
对此,香港特区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也持类似看法称,XBB.1.5病毒免疫逃脱能力是最强的病毒株,即新冠疫苗功效会大打折扣。不过,疫苗生产商测试显示,新冠二价疫苗仍然有一定作用;原始疫苗对XBB.1.5抗体水平大跌,效力近乎无。但原始疫苗仍可减少重症及死亡风险。
高福则进一步呼吁,新冠疫苗应学习流感疫苗的批签发,只要是同一公司、同一技术路线,只是更换了毒株或者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就无需再做全流程的临床试验,最多只需做I期临床,然后尽快批准使用。
然而,密集的疫苗接种倡议也引来了异议。《华尔街日报》刊登编委会一名成员的评论文章称,反复接种疫苗使美国人更容易感染新变种。
“疫苗在给新变异株帮忙吗?” 《华尔街日报》网站截图
《华盛顿邮报》将这描述为“XBB.1.5的突变引发了科学阴谋论”。FDA局长罗伯特·卡利夫(Robert Califf)发表一系列推文,提及盛行的“错误信息/虚假信息”称,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的论点。
另一方面,大到世卫组织,小到纽约政府网站,它们或多或少提到“数据来源单一”、“近期数据不完整”,进而影响评估结论可信度。
美媒文章指出,当地官方病例数不再被认为是可靠的,因为有居家检测结果并未上报,而废水监测和其他手段表明了全美各地的疫情趋势。
包括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传染病医生雅各布·勒米厄(Jacob Lemieux)在内的一些专家相信,XBB.1.5并不是终点,他们甚至预计XBB.1.5的“后代”可能很快就会完成突变,变得更容易传播。
“但在世界范围,测序工作量已经削减很多,XBB.1.5‘后代’的发现可能随之推迟。”《纽约时报》写道。医学界人士直言,这将导致难以追踪奥密克戎的每个亚变种。
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呼吁,疫情暴发三年来,美国几乎流行过所有新冠病毒变种毒株及其分支,是存在新冠病毒变种毒株最多的国家之一。美方应当及时、公开、透明、充分地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美国的疫情信息和数据,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
写到这里时,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又转移了一部分大众视线。
中疾控19日回应表示,目前我国尚未监测到XAY.2变异株,中疾控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而截至13日,我国累计报告了XBB本土病例16例,都是XBB.1的进化分支,暂没有监测发现XBB.1.5的本土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