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张局,在昨天其实透露了一些非常核心的数据。
第1个就是,深圳全市住房累计数量1068万套、6.12亿平方米,人均面积27.8平方。他这个数据的是以深圳总人口2,200万人来计算的,说明常住人口2,200万人,已经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并且采用了。
而且他的这个数据一定是包括深圳的城中村和农民房的。因为深圳的商品住房的总面积大约是2亿多平方米,城中村大概是4亿平方米。70%多的人居住在城中村,城中村占深圳住房面积的54%左右。但是,引用的很多记者竟然说不包括城中村和村民房,这绝不是事实。
深圳的目标是学习新加坡模式。让深圳60%的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租赁或者出售的住房中。而其他的城市是55开,深圳提出的是64开的住房比例。这就意味着深圳新增开发量的放大,不会带来商品房新增供应的放大。
就好比说今年房地产开发量是去年的2倍,是十年来量最高的一次,达到了1200万平方米、是过去10年平均数的两倍,而过去10年最高峰的2013年,终值是913万平方米。
但其中的住宅部分的60%是属于保障性质的住房,能够供应给商品房市场的就很少了。估计也就是3万套左右。而接下来深圳的房地产产能触顶之后要不断下降,以后的商品住宅的供应主力将进一步的倾斜到二手房市场,存量市场的价值体现更有保障了。
新加坡模式对房价的影响是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新加坡模式和香港模式是不同的。其实不是这样。两者的设定是相同的。香港是有一半的市民住在政府的公屋居屋中。新加坡是有60%的市民住在政府的小区中。而且也有类似居屋的政策,拥有多年以后产权归自己。但是香港模式和新加坡模式又有区别。区别在于四个。
一个是公屋和居屋的单套面积上。香港的公屋和居屋的单套面积控制的非常小。而新加坡的面积放得非常大。轻轻松松90平米100平米。而且新加坡的保障性的住房的档次也是比较高的。深圳如果要让市民安心一辈子住在政府的房子里头,那么就要让政府的房子的单套面积有保障,按照现在的设定,面积也是偏小的,学习的是香港。
另一个是土地资源的供应商,新加坡建国以来填海面积非常大。如果按与原有国土面积的比例来算,新加坡是全球填海造地的第1名。而且新加坡的土地平坦,能够开发建设的土地非常多。香港者不同,山地太多了。所以新加坡的土地成本比较低,供应比较多。这就导致了香港政府的房价控制能力远远低于新加坡政府。如果深圳要学习新加坡模式,必须要尽快的增加土地供应,而且要能控制地价。
第3个是新加坡政府的政府补贴能力非常强。由于位居马六甲海峡,可以收过路费。而且新加坡是美国海空军的大基地。每年收了很多的租金。新加坡还是一个巨大的原油制造中心,把中东的石油运过来,经过加工以后卖,赚的钱不比中东少。所以新加坡的国有经济非常发达,然后用这些钱进行转移补贴。才成就了新加坡的巨大的政府房屋体系。
深圳要能够实现这个补贴力度的话,除了税收之外,就要大力发展国有经济。且发展这种国有经济,不能剥夺内部的民间力量。必须对外获取利益。深圳如果能够做到这个,才能够学习到新加坡模式。否则的话是持缺乏后续的动力的。
第4个是,新加坡的人口数量非常可控,对房地产实行计划经济非常好做。这个很不像深圳,由于位于超级大国,聚集的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远超新加坡。而且人口还有进一步增长到3,500万的可能,这就给房地产的计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要满足如此巨大的人口增长,政府的产能是不够的。而且与新加坡的年龄结构非常成熟、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而且拥有成熟的裙带关系不同,深圳的年龄结构非常年轻、刚性的需求非常猛。而且深圳缺乏成熟的裙带关系,导致没有借居的条件。深圳的每个人都必须去租房或者购房,不可能去借居在自己爸妈或者兄弟姐妹家里,人人都有需求、普遍都很年轻、每年生下20万儿童……这种情况在全世界也很少见,房地产的供应和计划面对的是这个无解的问题。
因此深圳要真正地学习新加坡的房地产模式,在。20年的时间里困难非常非常大。我担心的是我们把这个预期吊起来了,但最后又做不到,导致民间有些怨气。而更担心的是,很多人产生了这个预期之后,放慢了或者取消了参与商品房市场的脚步,若干年之后,他们将产生巨大的损失!
其实我们在面对房地产问题的时候。要深刻的认知到一个人类的宿命,那就是:任何住房政策都将失败。其实早就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曾经说过,人类没有任何其它经济政策,象住房政策一样完败。什么意思呢?就是人类至今任何的住房政策都是失败的,请注意,包括完全自由的商品房市场也是失败的——只不过说商品房、市场化是坏处最小的一种方式。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土地是有限的,但土地又是人类的总约束条件!人类至今无法逃脱土地对自己的限制。所以无论如何折腾都是悲剧命运。这是人类的宿命,我们无法摆脱地球。即使我们摆脱了地球,也同样要面临新的空间的约束。所以想完全突破时空限制,其实是一种妄念。
所以深圳的房地产问题已经解决的很好了,没有什么能睡大街呀。咱们的基础住宅也比国外的平民窟要好得多呀。所以要适度宽怀,用不着那么紧张。要为深圳房地产取得的成就高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