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5战斗机是20世纪50-60年代美国洛斯罗普公司研制的一种第二代超音速轻型战斗机。该机价格低廉、易于维护、性能良好、具备短距起降性能。它于1959年7月30日首飞,1962年装备美国空军。
1955年,美国诺斯罗普公司正式启动设计代号N-156的轻型战斗机项目,不过由于美军海军轻型航母的退役和空军不需要采购新型的轻型战斗机,所以退回了洛斯罗普N-156轻型战斗机的方案。但是空军确实需要一种新的教练机来取代过时的洛克希德T-33,并认为该机作为一种廉价战斗机可以提供给美国的盟友,解决建立一支较现代化的空军的需要。在1958年年初,洛斯罗普公司改进了方案,提出了N-156F方案。终于在1962年美国国防部选中N-156F作为军援计划的战斗机。1962年8月19号N-156F被正式命名为F-5A和绰号“自由战士”,同时双座版的被赋予F-5B的代号。
在之后的越南战争中,为了应对苏联的米格-21。1968年美国空军宣布一项国际战斗机计划,要求其空战能力更强一些战机,最后诺斯罗普公司用J85-GE-21发动机改装的F-5A-21获胜,飞机最后编号为F-5E,绰号“虎”Ⅱ。 F-5E单座版于1972年 8月11日首飞成功,1973年服役;F-5F是双座教练型,1974年9月25日首次试飞,于1976 年服役。诺斯罗普公司共生产了1871架F-5系列战斗机,主要用于出口,包括加拿大、瑞士、新加坡、伊朗、沙特、韩国,台湾等地区,授权生产了776架,1987年F-5E 在美国停产,最后一批是在1989年交付。
F-5E战斗机机长14.45米,机高4.06米,翼展8.13米,装备2台J85-GE-13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起飞重11.21吨,有效载弹量3324千克,最大时速1741千米/小时,作战半径1060千米。其装有AN/APQ-153火控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为33千米。同时装备有电子对抗设备,包括雷达告警器、箔条/红外干扰分配器和外挂的保形干扰系统。F-5战斗机在机头上部有两门20毫米M-39航炮,每门备弹280发,翼尖挂架可以挂装两枚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同时在机翼和腹部还有3个外挂点,可以挂载保形副油箱和多种对地攻击武器,包括MK82/MK84炸弹、CBU24集束炸弹、AGM-12“小斗犬”空地导弹、AGM65“小牛”空地导弹以及激光制导炸弹和无控火箭等。
70年代初,台湾空军开始实施现代化计划。1973年,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与台当局航发中心(现汉翔公司)签订协议,许可在台湾本地生产,首架F-5E战机于1974年出厂,共生产100架,被命名为“中正”战机。随后驻台美军在1979年全部撤离之后,航发中心又开始仿制生产F-5E/F战机,到1986年停产为止,共生产242架F-5E和66架F-5F战机,使台湾成为全球最大的F-5战机使用地区。
在90年代末20世纪初,台湾空军仍然有大量的F-5E/F战机服役。2001年,汉翔公司提出为40架F-5E/F战机结构强化升级,也换装了AN/APQ-159(V)5雷达,至今仍作为战术侦察机和攻击机使用。不过采用IDF战机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升级的F-5“虎”2000战斗机却无疾而终了。本来升级后的F-5E/F战机在美方评估下能只能服役到2015年。
随着该机服役时间越拖越长,维护保养零部件又缺失,导致这批服役46年的战机从2001年来共发生8起事故,几乎每年掉一架,而台军F-5战斗机全部退役则要在2024年,还有4年的时间不知道还会摔几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