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得寸进尺与上兵伐谋:二战强大日本海军败于美军的中途岛海战新探

一、珍珠港事件后的日本征服狂潮,已经完全达成了“南进”目标

自1941年12月7日袭击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之后,日本迎来了一连串的征服狂潮。

  • 1941年12月8日,泰国曼谷陷落;
  • 1941年12月19日,香港陷落;
  • 1942年1月31日,马来亚陷落;
  •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陷落;
  • 1942年2月中旬,苏门答腊和婆罗洲陷落;
  • 1942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巴达维亚)陷落;
  • 1942年3月8日,爪哇岛陷落;
  • 1942年3月底,帝汶岛陷落;
  • 1942年5月1日,缅甸陷落;
  • 1942年5月6日,菲律宾陷落。


此时的日本,已经完全达成了当初陆军和海军总参谋部制定的“南进”作战目标,即占领“菲律宾、关岛、香港、英属马来亚、缅甸、俾斯麦群岛、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西里伯斯、帝汶”,形成了日本主导下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结果,日本获取的战略资源非常可观:

获取了全球70%的锡矿储备,以及全部的天然橡胶资源,迫使美国人为其汽车轮胎研发合成橡胶,日本的石油产量(790万吨)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伊朗的总和;日本人每年还从苏门答腊和婆罗洲运走140万吨煤炭;从菲律宾运走110万金衡盎司的黄金(超过了阿拉斯加,或除加利福尼亚外美国各州黄金产量)和约50000万吨的锰、铬、铁;从泰国运走了锡;从缅甸运走石油、银、铅、镍和铜。

而且,日本还将中国和其他同盟国的陆上交通线彻底斩断,形成了非常主动的战略态势。


按照总参谋部的原定计划,日本的下一步行动,应该利用战争获得的优势,和美国谈和。

可是,俗话说得寸进尺。既然得到如此优越的条件,日本已经不满足当初的想法。

二、日本陆军的不配合,让日本海军准备单独打一场漂亮仗

珍珠港事变前的日本,大于90%的石油和大量钢铁都靠从美国进口,其“南进”目标的达成,基于对英、美、荷兰作战的胜利,因此存在不确定风险,由此定下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有限目标,一旦达成此目标就要和美国谈和,迫使美国承认日本武力获得的既得利益。

可是,在太平洋上的一连串胜利,让日本认为英、美、荷兰都是纸老虎,其实力远不如想象的那么强。

崇尚武力是日本武士的传统,战胜不了对手会切腹自杀,一旦认为能够战胜对手,就会毫不犹豫地砍下对手的头颅,丝毫没有怜悯。


此时的日本军中武士们,将原定的目标扔进了垃圾堆,重新制定了新目标,将美英荷兰彻底赶出太平洋。

除此之外,日本不愿意止步于原来的计划,还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日本以武力开拓为国策,担心日本军人的战斗精神逐步衰退;第二、担心经济基础强大的英美获得喘息之后,会对日本进行反攻。

确定了要继续对美英作战的目标之后,日本海军将目标定在了夏威夷和澳洲,因为海军担心美国海军从夏威夷和澳大利亚两地对自己构成威胁。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一直对偷袭珍珠港的不成功感到后怕,它担心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出珍珠港,还担心美国海军利用澳大利亚做为反攻日本的跳板。

因此,日本海军希望日本陆军配合,对夏威夷或者澳大利亚进行登陆作战。

可是,日本陆军却有不同的想法。

日本陆军希望以中国为中心,东进印度,因此,他们希望实施对锡兰(今斯里兰卡)的作战,不愿意打澳洲和夏威夷。因为陆军看来,打这两地的目标太宏伟,需要大量的兵力和时间,陆军不想冒险。


为了让日本陆军首肯自己的计划,日本海军认为必须先单独干一场漂亮仗,通过打赢一场大战让日本陆军转变观念,配合海军攻占夏威夷和澳洲。

于是,日本海军的目标,盯上了珍珠港以西1000英里的中途岛和澳大利亚周围的所罗门群岛、斐济等岛屿。

三、日本海军的两线作战战略

针对夏威夷和澳洲的作战,日本海军又分两派意见:

1、山本五十六和联合舰队司令部希望攻击中途岛;

2、海军参谋本部希望攻占所罗门群岛、斐济等岛屿,切断美国和澳洲的联系。

争论以海军参谋本部占上风,日本海军开始对澳洲周围的群岛进行积极备战。

可是,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原有结论。


1942年4月18日,日本东京遭到美国空袭。

为了避免东京再次遭到美国的下一轮空袭,日本海军决定,除了对澳洲周围的群岛进行作战外,同时对中途岛作战。计划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深入所罗门群岛,攻占图拉吉岛做为水上飞机基地;

第二步:攻占新几内亚的莫尔兹比港,以此为基地,轰炸澳洲的昆士兰;

第三步:攻占中途岛;

第四步:攻占瓜达尔卡纳尔岛,截断美澳交通。

于是在战略上,日本海军就面临对澳洲和中途岛的两线作战。

四、珊瑚海海战,为中途岛海战奠定基础的前哨战

1942年5月3日,日军按计划占领了澳洲东北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岛。


掩护日军登陆的是“翔鹤”和“瑞鹤”2艘航空母舰以及护航的4艘重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共125架飞机。

接到情报,美军“约克敦”和“列克星敦”2艘航母及护航5艘重巡洋舰和7艘驱逐舰,共141架飞机从珍珠港出发。

5月8日上午,美日双方在珊瑚海相遇,结果日本“翔鹤”和“瑞鹤”2艘航母被击伤,美国“列克星敦”航母爆炸沉没,“约克敦”航母负伤。

美日双方的这次相遇,使得美军损失1艘航母,似乎损失大过日本。可是由于两国工业能力的差距,日本的两艘航母短期内无法重返战场,而美国的“约克敦”号很快就出现在了中途岛海面。


珊瑚海海战,成为为中途岛海战奠定基础的前哨战。

五、中途岛海战:日军使用诱饵战术

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又进行了两个方面的作战,即主力对中途岛作战,还有一支偏师对中途岛北方的阿留申群岛作战。

中途岛海战中,日军出动了几乎所有海军主力,包括:

1、一个先遣潜艇部队:21艘潜艇;

2、中途岛攻略部队,舰队司令近藤竹信:12艘运载5000登陆部队的运输船,8艘重巡洋舰,2艘战列舰,1艘轻型航母;

3、第一航母舰队,舰队司令南云忠一:4艘重型航母,250架飞机,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1艘驱逐舰;

4、主力舰队,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3艘战列舰(1艘为世界最大战列舰大和号),1艘轻型航母,21艘驱逐舰。


充当对阿留申群岛作战的偏师命名为北方部队,舰队司令细萱戊子郎,麾下战舰:

3艘运载2400登陆部队的运输船,2艘轻型航母,2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

日本应对中途岛海战的战术是诱饵战术

先对中途岛北面的阿留申群岛发动空袭,从而吸引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北上支援,如此美军将进入日本北方部队和第一航母舰队之间,北方部队和第一航母舰队将对其两面夹击,以日本6艘航母对美军2艘航母的绝对优势,日本海军将对美军航母进行毁灭性打击。

日本以自身的工业能力判断,在珊瑚海海战中受损的“约克城”航母不可能归队,因此判断美国有2艘航母参战。


正常情况下“约克城”的修复需要90天,可实际“约克城”的修复只花了48小时,这就是美国强大的战时工业能力,如此,美国实际有3艘航母参战。

六、中途岛海战:美军使用伏击战术

美军海军实力为:

“企业”、“大黄蜂”、“约克城”3艘航母,233架飞机,8艘巡洋舰,20艘驱逐舰,19艘潜艇,除此之外,中途岛上还有109架飞机。

美国海军还有一项比日军先进得多的武器,就是情报和密码破译。

由于密码的破译,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对日本的航母情况非常清楚。

另外,美军还有比日本先进得多的水上侦察机,即PBY“卡塔琳娜”水上飞机,其侦查范围可达700海里。


美国应对中途岛海战的战术是伏击战术

美军舰队预先埋伏在中途岛以北日本侦察机视线外,以中途岛放出的PBY“卡塔琳娜”水上飞机对日军舰队进行搜索,一旦发现日军舰队,美军将秘密从中途岛东北方向南下,对日本舰队进行侧袭。

至于日军那支攻击阿留申群岛的诱饵北方部队,美军根本不搭理。

七、美日双方中途岛之战经过

南云第一航母舰队的108架飞机首先向中途岛发起第一波攻击,但为了方便占领中途岛后自己使用飞机跑道,没有将岛上跑道炸毁。同时,为了对付随时出现的美军舰队,有93架飞机装备了炸弹和鱼雷;


在进行第一波攻击时,南云舰队被美军发现,美军116架飞机从175英里外向南云舰队发起进攻;

美军向南云发起进攻,南云却没有发现美军,他以为美军已经被进攻阿留申群岛的北方部队吸引,因此为了向中途岛发动第二波攻击,命令93架飞机将攻击舰队的炸弹和鱼雷换成攻击中途岛的燃烧弹和碎裂弹。

日机正在换燃烧弹和碎裂弹的过程中,日军侦察机报告发现10艘美军舰艇,其中没有航母,南云不予理睬,不久,侦察机报告发现1艘航母。

这时,日机已经都换上了燃烧弹和碎裂弹,而且4艘航母都正在接收从中途岛返航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南云命令已经换上燃烧弹和碎裂弹的日机,重新拆下燃烧弹和碎裂弹,再装鱼雷。于是,甲板上都是炸弹、鱼雷和燃油。


这时,美军第一批41架低空飞行的鱼雷轰炸机飞抵日军航母上空。日军先进的“零”式战机被美机吸引在低空角逐,结果日机将35架美机击落。

当日军飞机都在低空角逐美军鱼雷轰炸机时,37架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出现在19000英尺的高空,出现得如此突然,以至日军飞机根本没有爬高攻击的时间。

没有受到日机干扰的37架美军俯冲轰炸机,很轻松地完成了进攻。南云旗舰“赤城”号受到两次攻击,发生爆炸后沉没;“加贺”号和“苍龙”号被击沉。

“飞龙”号赶来支援,重伤美航母“约克城”号后,自身被“企业”号和“约克城”号的24架飞机击沉。

美航母“约克城”号返航途中被日本潜艇击沉。


如此,中途岛海战以日本损失4艘航母,1艘重巡洋舰和约330架飞机,美国损失1艘航母,1艘驱逐舰和约150架飞机而告终。

日本损失了很多经验丰富的战斗机飞行员,而美军损失的主要是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

中途岛海战之后,日军还有4艘完好的轻型航母,6艘正在建造和维修的航母,可是美国却有3艘重型航母,不少于13艘航母在建。

中途岛之战成为日本转衰的转折点,美国海军得到全面振兴。

八、中途岛作战在战略和战术上的经验和教训

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的日军在中途岛海战的失败,几乎都是主观原因,而少有客观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日军之前的势如破竹而带来的过度狂妄自信。落实到具体的战略战术上有如下原因:

1、战略上,两面作战:

日军既要切断美军和澳洲的交通线,又要进行中途岛作战,战略上使得日军进入两面作战。

2、战略上,多路分兵,而没有集中兵力:

日军虽然兵力对美军占有优势,可是具体到中途岛海战中,却只有南云忠义的第一航空舰队投入战斗,相比美军并不占有绝对优势。

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和攻占阿留申的北方部队都没有参战。

3、战略上,到底是攻占中途岛还是消灭美军舰队?目标不清晰

让运输船随军行动,体现了日军对攻占中途岛还是消灭美军舰队的目标不明确。

以派出北方部队为诱饵看,日军的目的是消灭美军舰队。可是以运输船随行,日军的目的似乎又是攻占中途岛。

运输船行动缓慢,随着主力舰队行进就延缓了主力舰队的速度,也延缓了日本舰队到达中途岛的时间,让美军从容设伏。

4、山本五十六的指挥位置让他无法指挥

山本五十六在离战场数百公里外的主力舰队“大和”上,由于所有参加这次作战的日本军舰都实行无线电静默,导致山本根本无法和他的各个舰队联系,他无法将东京发来的最新情况通报给南云,也无法控制南云的作战。

如果山本待在岸上,或者待在交通和情报中心的东京,就可以达成完全不同的效果。


5、战术上,搜索飞机飞行架次不够

空袭中途岛之前,南云没有派出足够的搜索飞机对美军进行搜索,实际上,美军就是从日军飞机的搜索空隙进入的。

6、战术上,没有让战斗机进行高空掩护

日军的战斗机都在低空对付美军鱼雷轰炸机,而没有在高空担任掩护的飞机,结果让美军的俯冲轰炸机有了可乘之机。

7、战术上,4艘航母上的飞机同时出击,产生防卫空白

4艘航母上的所有飞机同时出击和收回,而在飞机收回时,整个舰队完全没有防御,如果以2艘航母出击,另2艘航母收回,就能在进攻和防御上达到很好的平衡。

8、战术上,信息落后

战役中日本的情报始终无法达成接受者和发出者的双向互动。日本的情报官给山本和南云的报告不及时也不准确。

山本一直以为美国仅2艘航母参战。

南云手中的无线电发报机比山本的弱,因此只能接受山本的信息而无法将自己的信息上报山本,更还要保持无线电静默,使得“大和”号上的山本无法和南云沟通。

如此,南云成了孤军作战。

九、总结:得寸进尺对上兵伐谋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遵循着先武力试探,然后得寸进尺的套路

日本以原本蜷缩列岛的岛国,先对琉球得寸进尺,后对台湾得寸进尺,再对朝鲜武力试探后得寸进尺,再以“九一八”对中国东北的得寸进尺,而后对华北乃至对全中国的得寸进尺,随着得寸进尺的成功和获利,日本胃口越来越大,对自身的力量越来越不自知,乃至最后扩大到对东南亚的得寸进尺。


结果,日本不仅丢了北方四岛,更成了世界上唯一遭受核攻击的国家,终于尝得恶果。

反观美军,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遭到沉重打击下,主动对东京发起空袭,其实空袭并不能造成太大损失,却沉重打击了日本国人的心理,迫使日军进行两面作战,并急于求成想消灭美军主力。

美军又利用先进的情报系统,使自己隐藏在暗处,对日军知己知彼,随时掌握日军动态,将计就计设下埋伏。美军虽总体弱势,可是在具体战役上的力量并不弱,再加以袭击的突然性,最终获胜。

美军的一系列动作,堪称“上兵伐谋,未战而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