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古西南丝绸之路,当地人纷纷出国,走向印度美国带回西方文化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穿越原始雨林,这座藏匿在火山脚下的600多年的和顺古镇是云南最偏僻的小镇之一。它建于明朝,却保留了完整的明清文化。历史上这块边疆之地,当年来了许多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等在此从事军屯和民屯。



由于这里还曾是腾冲的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古道,中外文化的交融便在此相会,这给和顺古镇历史沉淀了更多基础,也丰满了更多异域风情。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先也是最快与国外风土人情所接触的地方,同时外来文化最交融的地方大概也是在这里。



当中原文化和异域风情在和顺这块极边之地快速相融并得以发展和保存的时候,腾冲无疑成为了这边疆土地上文化最凝聚地段。



而对于腾冲人而言,出国可比去省城快多了。因此,和顺古镇也是著名的侨乡,这些侨民一般分布在缅甸、印度、泰国、印尼、新加坡、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如果在腾冲看一场《梦幻腾冲》就会了解些许关于当年的马帮文化与艰辛历程。



600多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通过几十代和顺人的艰辛努力,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培育出了许多文化名人、富商大贾。保留下了大量文化艺术价值很高的古民居建筑群。它不仅是有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也有西方元素的建筑风格。



在古镇的八大宗祠里,最醒目的无疑是中西合璧的古老宗祠:寸氏宗祠,建于清代嘉庆十二年,是和顺古镇最早的宗祠。宗祠门口矗立着两根高大的石柱,石柱上分别还有两根石斗,这象征着举人的意思。一个石斗是中了一个举人,两个石斗即是两个,可见寸氏家族的人才济济。



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这三道罗马式拱门,这无疑是西方建筑风格。每道门上有一个近三角形的顶,图案为浮雕,中间刻着金色字样。但想不到的是这使用的材料水泥、钢筋、沥青都是从缅甸驮进来的,虽然耗费大量资金,却为后人研究当时的中西文化带来了宝贵资料和素材。



如今主门两侧的石柱上仍是清晰的镶嵌着“五嶽宗山百川赴海,千秋报本万古流芳”的楷书石刻楹联,至今保存完整。该宗祠后来还成为了当地的一所小学,后来才被政府归还,又恢复了寸氏宗祠风貌,古老文化再次延续下来。



在这沉淀了600多年历史文化的小镇上,不少传统民居都经历着沧桑巨变。据了解,这里的传统民居多达1000多座,其中清代民居有100多幢,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然而不论今天的和顺古镇如何发展旅游,客栈酒吧如何在狭长深巷里掩藏,属于和顺的朴实与宁静仍是弥漫在这极边之地的上空。



整个古镇没有丽江的闹腾繁华,也没有大理的文艺小资,在火山环保之下,这里绿意盎然,山清水秀,田野里满是水稻,完全是一派如诗如画的风光。当地人说,丽江是情人,大理是爱情,而和顺是亲情。除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和顺人的家族风气十分祥和,不仅充满文化,也倍显温情。



小镇入口的一座古老的博物馆,可谓是和顺人的文化灵魂,被评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内有藏书万余册,当中还有不少珍贵古籍。



直到今天,图书馆一楼还放着许多报纸,很多游客参观这图书馆的时候,还会发现当地人不时会来这里看书。这给浮躁的繁华世俗增添了不少平静与安宁。



亦如我在图书馆内发现一只老猫领着两只小猫,这种再寻常不过的动物却莫名给这安宁的世外桃源又增添了一份温情。所以说,如果带上家人孩子来这里旅游度假的话,和顺古镇还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尤其是待秋深,在银杏村赏完千年古银杏后来到和顺小住两天,必定是完全领会到世外山林的秋高气爽,据说稻田金黄时,整个和顺古镇就如一幅会作诗的画,它比春夏更为饱满。